對貴妃的寵愛,和對宦官的信任,讓這個皇帝失去了辨別能力

明憲宗是明朝的第八位皇帝,但是他卻是個懦弱的人,而他對宦官的重用和對貴妃的寵愛也讓朝廷一片混亂,他簡直比他的父親還要頑固,就是這麼一個頑固的人,他是如何當上皇帝的,他又是怎樣葬送了明朝的江山的。

對貴妃的寵愛,和對宦官的信任,讓這個皇帝失去了辨別能力

第一是明憲宗的命運,他在戰亂中被立為太子,可是當時的朝廷是由孫太后和朱祁鈺來掌管,太后本來想讓他繼承大統,但是為了穩定國家的局勢,朱祁鈺就被擁立為王。等到他的叔叔上位之後,根本無心在將皇位還給他,不僅將他父親幽禁了起來,還讓自己的兒子成為了太子,只是因為他子嗣少,最終無奈才將王位還到了他們父子手中。

對貴妃的寵愛,和對宦官的信任,讓這個皇帝失去了辨別能力

明憲宗從小就生活在這種政治鬥爭中,但是他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如此的艱難,英宗常年在牢獄中也沒有機會好好教育自己的兒子。明英宗對權利也沒有什麼嚮往,他在宮中也沒有什麼鬥志。當年明憲宗和汪皇后的關係很好,而他也是很顧及舊情的人,他曾經受到皇后很多的關懷,所以當他父親決定除掉朱祁鈺和他的嬪妃時,憲宗趕忙去向父親為汪氏求情,汪氏才得以活下來。我們能看出憲宗其實是個很重感情的人。

對貴妃的寵愛,和對宦官的信任,讓這個皇帝失去了辨別能力

第二就是憲宗的選擇,憲宗繼位之後他人用了當年他父親身邊的人,並對他們加以重用,這就讓朝廷當時的情況得到了緩解。在執政前期,他確實做了很多對國家有利的決策,但是從他開始寵幸貴妃後,事情就發生了改變。其實他並不算也是一個有遠大抱負的好皇帝,當國家的局勢穩定下來後,他就開始了自己享樂的人生。他對自己的皇后不喜歡,但是他卻喜歡一個比自己年長的女人。

對貴妃的寵愛,和對宦官的信任,讓這個皇帝失去了辨別能力

萬貞兒就是當年憲宗寵幸的女子,她本是太后宮裡的一個小侍女,但是因為和明憲宗常見面,因此一直以來兩個人的關係都很不錯,憲宗上位後更是專寵她一個人。仗著皇帝的喜愛,她還多次挑釁皇后,最後也導致皇上廢除了當時的吳皇后。再立皇后,但是卻沒有人敢和這個受寵的貴妃抗衡,她其實才是後宮的主人。

對貴妃的寵愛,和對宦官的信任,讓這個皇帝失去了辨別能力

第三就是明憲宗政治道路上的阻礙,當時萬貴妃受到了專寵,她雖然替皇上生下過兒子,但是不久後孩子就去世了,她自己沒有辦法懷孕就開始對宮裡其他妃子進行破壞,但好在皇上的香火沒有被斷。貴妃不僅在後宮很得勢,就連在朝廷上,她也想有一番勢力,當時奸臣汪直就是她推薦給皇上的,汪直替皇上掌管了很大的權利,他也開始培植了自己的勢力,這時候的皇上已經聽不進別人的勸諫,汪直也藉機打擊那些對他不利的人。

對貴妃的寵愛,和對宦官的信任,讓這個皇帝失去了辨別能力

除掉了奸臣,大家本以為皇帝終於要有一番作為了,可誰能想到憲宗竟然開始重新那些宦官,除此之外他又開始迷上了佛術,這個時候那些奸臣又趁此機會向皇帝舉薦了一番僧人,當那些僧人為他研製了他需要的藥之後,他就開始更放肆的享樂了,當時他連大臣的面都不願意見了。宦官也是趁這個機會開始掌管朝政,皇帝的指令都由他們傳達,那些宦官也因此開始玩弄權利,開始在朝中培養自己的勢力。萬貴妃去世之後,皇帝雖然擺脫了貴妃的控制,但是不久之後他也去世了。憲宗在位的時候並沒有為國家做出什麼實際性的貢獻,但是他對貴妃和宦官的信任卻讓朝政日益危機,導致朝廷上下混亂不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