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都死了,何以屍體還要被五馬分屍,什麼仇,什麼恨?

公元前338年的一個傍晚,處於秦國和魏國交界處的小飯店迎來了一位客人,這人五十歲左右,臉色黑中透亮,滿臉的剛毅,頷下一縷稀疏的鬍鬚,兩隻眼睛透露著堅定,身穿普通商賈的衣服,但給人的感覺不是普通人。只見他手中提著一個很輕的包袱,腳步匆匆的走進這家小店。

商鞅都死了,何以屍體還要被五馬分屍,什麼仇,什麼恨?

來人進來後,說道:“店家,給我準備一個乾淨的房間。”店主人也是見多識廣,看出來人絕對是著急趕路的,就問道:“房間是有,但請客人拿出來身份憑證,馬上就帶您進房間。”來人一愣,而後說:“憑證,什麼身份憑證,難道住店也要憑證嗎?”店主人聽後,就知道來人根本就沒有身份憑證,就說:“我大秦國商君變法,要求住店必須有憑證,你說沒有,我可不敢收留你,要是連坐的話,可是要服勞役甚至殺頭的。”來人聽後,嘆口氣說:“我沒想到,商君變法竟然變到了這種地步!”然後無奈的出了店門,往外走去。

來人正是商君,即商鞅,因為他被封在商地,所以時人稱其為商君。戰國時期衛國(今河南省濮陽市)人,自幼好刑名之學,受吳起,李悝的影響很大,可以說從小商鞅就想有一番大作為。離開了弱小的衛國後,來到了魏國都城,商鞅投靠在魏國相國公叔痤的門下,公叔痤很是看中他,每有大事都同他商量,商鞅也都能提出切實有效的可行方案。本打算推薦商鞅給魏國國君,可是公叔痤突然病死了,無奈的商鞅只能跟隨秦孝公的求賢令來到了秦國。

商鞅都死了,何以屍體還要被五馬分屍,什麼仇,什麼恨?

舉目無親的商鞅通過大太監景監見到了秦孝公,雙方進行了四次交談。第一次,商鞅講帝道,秦孝公昏昏欲睡;第二次,商鞅講王道,秦孝公依然沒有精神;第三次,商鞅講霸道,秦孝公終於打起了精神;第四次,商鞅講強國之道,秦孝公主動的靠近他。通過幾次的交談,秦孝公準備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為的是富國強兵。變法之前,商鞅舌戰群儒,一舉說明了變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終於,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為大良造,實行變法,短短十餘年時間,秦國由一個偏遠的二流國家,一舉超越其他六國,成為了最強大的虎狼之國。

商鞅變法,極大的解放和發展了秦國乃至來秦國的其他國家人們的生產力,最終的場景是戰士們拼命砍敵人腦袋,耕夫們玩命的耕種鋤犁,婦女們不要命的織布。變法變法,變得是現成的法,必然會損害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無形之中,商鞅已經得罪了很多人,其中就有國君秦孝公的太子。秦國富強了,然而秦孝公卻已經老了,病危中,秦孝公要把國君之位傳給商鞅,客居在秦國的商鞅是怎麼也不敢同意的。秦孝公死了,他的兒子秦惠文君繼位,馬上就收到了公子虔的誣告,說商鞅謀反。於是惠文君派人去商地討伐商鞅,商鞅無奈才想要去魏國躲避一下,這才出現了傍晚投店的事情。

商鞅都死了,何以屍體還要被五馬分屍,什麼仇,什麼恨?

商鞅來到了魏國城邊,被守城的將士認了出來,拒絕他入內。原來商鞅曾經帶領軍隊打敗過魏國,生擒了主帥公子昂,迫使魏國遷都大梁。無奈的商鞅只好再次回到自己的封地,組織人馬武裝反抗秦惠文君的討伐,結果自然是寡不敵眾,最後兵敗被殺。然而,似乎還不解恨,秦惠文君讓人將商鞅的屍體帶回都城,然後把商鞅的屍體進行車裂,就是五馬分屍,可嘆一代改革家死都死了,還落得個這般下場。

商鞅都死了,何以屍體還要被五馬分屍,什麼仇,什麼恨?

商鞅何罪?難道變法就是罪責嗎?沒有商鞅變法,只怕秦國永遠都只是一個邊陲小國;沒有商鞅變法,秦國又怎麼可能富國強兵?沒有商鞅變法,秦國早晚會被中原強國給吞併;沒有商鞅變法,若干年後,秦始皇哪來的統一天下的基礎!可嘆,這麼一個了不起的人,最後卻被五馬分屍!說商鞅薄情寡恩,說商鞅刑法太重,作為一個客居在秦的衛國人,他能怎麼辦,再說秦國,當時是個疲弊的小國,亂世用重典,你好我好大家都好,那還變個什麼法!清朝譚祠同說“自古變法未有不流血犧牲者”,不流血不死人那不叫變法,改變必然是痛苦的,也必然是會影響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的,可笑公子虔和秦惠文君竟然因為私仇舊恨車裂商鞅,讓人想起後來的蒙恬,忠心耿耿,祖孫三代為秦將,最後卻被賜死,這樣一個嬴氏家族,才是真正的無情無義帝王家,也活該他們被項羽滅族滅門,活該他們斷子絕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