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十個月粉絲突破200萬,“粵省事”公眾號是怎麼做到的?

3月1日,據“粵省事”政務公眾號官宣,當日上午,該服務號粉絲數突破200萬。

“粵省事”屬於政務微信號中的“後生晚輩”,於2018年5月21日才正式上線運營,恰恰處於微信公眾號生態進入成熟期,許多後來者感嘆增粉難的時候,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實現粉絲量的突飛猛進,這讓長期關注政務融媒體運營的廣東企鵝新媒體學院頗感好奇,第一時間聯繫上運營團隊,試圖把背後的乾貨都挖掘出來。

我們先來看下“粵省事”粉絲數“三級跳”的路徑圖

不到十個月粉絲突破200萬,“粵省事”公眾號是怎麼做到的?

如上圖所示,“粵省事”上線當天,即有21萬人果斷關注,運營5個月後粉絲突破100萬大關,現在不到10個月,即加速突破200萬大關。

在“粵省事”內容運營團隊看來,“粵省事”的粉絲得以快速逆勢大增,核心驅動力是指導、統籌、開發、運營大團隊所堅持的融媒體運營路徑。

“粵省事”服務號只是“粵省事”移動民生服務平臺上的一環。據廣東企鵝新媒體學院瞭解,“粵省事”移動民生服務平臺作為廣東省“數字政府”改給階段性成果,是由數字廣東網絡建設有限公司配合廣東省政府全力打造的,以創新技術及全方位服務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數字政府”改革的溫度,為廣大群眾企業提供便捷服務。

“粵省事”除了信息服務的主要載體公眾號,還有移動辦事功能強大的小程序,形成了一個有效傳播+精準服務的閉環政務平臺。

打開“粵省事”服務號,點擊“個人辦事”,即進入“粵省事”小程序,這裡融合了公安、社保、民政、公積金、稅務等多部門的數百項辦事功能,為用戶提供移動辦事一站式服務。

不到十個月粉絲突破200萬,“粵省事”公眾號是怎麼做到的?

具體到“粵省事”公眾號的內容運營,則充分發揮了政務創新及媒體融合的優勢價值。 “粵省事”公眾號運營的背後,是一個有著多種基因的團隊,每一篇發佈的內容後面都有碼字、碼農好手,有專業設計師,有手繪、H5能手,還有滿腦子新點子的創意師

據粵省事公眾號統計,上線不到一年時間,“粵省事”已經精心打造了7個H5策劃、13個原創圖解、2期原創漫畫等,這些精品內容都緊緊圍繞著“有效傳播、精準服務”的目標展開,既達到了卓越的傳播效果,同時也實現了貼心的服務延伸。

廣東企鵝新媒體學院注意到,“粵省事”上線運營後發佈的第一篇文章是《相信我!這是廣東人最需要關注的微信號》,該文詳細介紹了“粵省事”小程序服務廣東人的強大功能,當天就斬獲了10萬+的閱讀數和632的點贊數,最後突破了30萬+的閱讀數。這說明用戶對提供信息和服務較為認可,不斷進行口碑傳播,在微信群、朋友圈等形成‘病毒式’傳播。這篇首秀文章,實際上已經為“粵省事”公眾號的運營訂下了基調,那就是越有用、越好用、粵省事。

廣東企鵝新媒體學院認為,“粵省事”的運營還是一次平臺融合的成功實踐。其中特別是和騰訊新聞、天天快報、QQ、QQ瀏覽器等平臺的深度融合,為“粵省事”粉絲運營提供了強大的驅動力。“粵省事”上線首日,以及之後的公安百項服務、人社百項服務、居民身份電子憑證等功能上線,這些平臺都進行了全方位推送。而單是騰訊新聞在廣東就有超過2000萬的用戶量,天天快報、QQ瀏覽器也都在千萬級以上,這對“粵省事”迅速打響、廣泛傳播、深入人心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2018年11月30日,“粵省事”設粵港澳大灣區服務專題,實現57項政務服務事項隨時隨地預約申請、掌上辦理,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移動化服務的一把指尖利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