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70年 贛南開國將軍故事】賴傳珠:從大埠暴動走出的上將

日前,記者來到贛縣區大埠鄉大坑村,但見這裡綠樹成蔭,碧水環繞,一幢幢漂亮的樓房坐落其間。村道旁的一棟平房,就是大埠暴動紀念館。記者走進紀念館,聆聽講解員講述1928年2月18日大埠暴動和開國上將賴傳珠的革命故事。

1910年4月3日,賴傳珠出生於大坑村一戶農民家庭。父親給他取號“鵬英”,期望他“大鵬展翅高飛,留下一世英名”。

五卅運動爆發後,賴傳珠積極投身工農革命活動,加入青年幹社,協助總工會開展組織宣傳工作。1927年4月,他不畏白色恐怖,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8月底,受中共贛南特委指示,賴傳珠等回到家鄉秘密組建工會,發展黨的組織,準備發動武裝起義,並任白石黨支部書記。1928年2月18日,賴傳珠等組織領導大埠農民暴動,佔領賴村、彭屋。當天,贛縣南區工農革命委員會在大埠圩成立,賴傳珠當選為委員。贛縣大埠農民武裝暴動是贛南範圍較大的一次暴動,持續了一個月。暴動受挫後,暴動隊員及其家屬900多人慘遭國民黨殺害。賴傳珠的父親被土豪劣紳殺害。

1928年3月22日,賴傳珠奉命化裝成商人連夜來到贛州城,向贛南特委和贛州縣委彙報情況。誰知特委機關和縣委機關已遭國民黨破壞,十餘人被捕入獄。贛州城內不可久留。賴傳珠等人決定上井岡山尋找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隊伍。賴傳珠歷盡艱辛,終於在湖南桂東縣找到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見到了毛澤東,並跟著工農革命軍上了井岡山。上井岡山不久,賴傳珠被任命為特務連、衛生隊黨代表。

紅四軍成立後,賴傳珠先後任第十一師第三十一團黨代表、團黨部宣傳隊長、第二十八團第三營組織幹事兼黨支部書記。大柏地戰鬥勝利後,賴傳珠隨紅四軍進佔寧都城,經黃陂、小布向吉安縣東固前進。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紅四軍在福建上杭縣古田召開全軍第九次黨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賴傳珠被選為代表出席大會。古田會議後不久,賴傳珠升任紅四軍第二縱隊第四支隊政治委員,後來又先後擔任團長、團政治委員、師參謀長、師政治委員等職務。中央紅軍離開蘇區長征時,賴傳珠擔任紅一軍團第一師政治委員。遵義會議後,部隊因減員整編,賴傳珠擔任紅一軍團第二師第五團政治委員。

無論是漫漫長征路,還是血雨腥風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賴傳珠和戰友們一道勇敢頑強地抗爭到底,始終保持著革命者的英雄氣概。

如今,賴傳珠的家鄉發生了喜人變化,人們過著和諧安定的生活。大坑村鋪上了瀝青公路,建起了文體活動中心、籃球場,結合村莊整治和產業扶貧,致力打造紅色旅遊基地,先後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江西曆史文化名村”“國家旅遊扶貧開發重點村”。(熊豔 特約記者 劉世平 記者 蕭森)

(相關史料由贛州市委黨史辦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