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长株潭能否发展成为国家的中心城市?为什么?

大顺自然


长沙肯定会是国家中心城市,理由如下:

1、长沙是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连接西部、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级中心枢纽关键节点,区位优势不可替代,独一无二,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对长沙的定位。

2、长沙是连接长三角和粤港澳对外开放的内陆桥头堡和承接长三角、粤港澳向中西部辐射的中转节点。长沙是中欧快线的全国五大常态化节点之一和长江以南唯一常态化节点,并享受与深圳同样货物通关待遇,在长沙海关一次报关,全程即可通关,货运物流直达欧洲、东南亚、中亚各国和俄罗斯,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批物质通过长沙报关出口欧洲、东南亚、中亚各国和俄罗斯;长沙货运专列直达深圳蛇口港,长沙货运快线直达香港港;上海港和重庆港可一年四季直达长沙新港,长沙新港铁路快线与湘欧快线连接,长沙是中南地区唯一的临空港国家级示范区,规划面积达120平方公里。长沙是全国最大的国家级物流集散中心和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内陆对外开放城市,将与深圳具有同等国家战略地位。

3、长沙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全国最大的高铁枢纽中心,居国家三大高铁枢纽(长沙、武汉、郑洲)之首。俗称中国360度城市。长沙人流、物流直达全国,并连接全世界,将是中国最大的人流和物流双集散中心。

4、长沙湘江新区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新区,长沙是东南亚文化之都、中国文化创意之都、中国工程机械之都,中国宜居城市、世界杂交水稻之都,拥有国家超算长沙中心和国家基因库长沙中心,长沙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中心和中国重要汽车工业(长沙、湘潭)和航空工业(长沙、株洲)城之一等,株洲是中国轨道交通之都。

4、长沙是中国的教育强省,拥有双一流高校三所(国防科大、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长沙城附近的湘潭大学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对办好湘潭大学的重要批示精神,将步入双一流大学行列。长沙在基础教育方面名列全国前茅,五科奥赛稳居全国第一!

5.长沙正在积极申报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创意城市、大科学国家中心和中国(湖南)自由贸易示范区(长沙、岳阳、郴洲)。

6、长沙是长株潭及泛长株潭国家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与长沙竞争国家中心城市的有的只是区域级城市群),长沙是长江经济带中游中心城市。

7、长沙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与武汉双轮驱动,承接东部,辐射西部,带动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实现东部、中部、西部协同发展。

8、长沙不像其它国家中心城市一样具有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历史传承,而是一个既不靠海又不靠边的内陆城市,历史传承先势也不显著,但长沙人的湖湘精神和自主创新的工程机械、吨构机及轨道交通技术,奇迹般的人工打造了这一战略优势。

9、欧洲十九世纪有一本名为《历史的地理位置》写到:如果用铁路将中国与德国连接,世界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内陆(黄色)文明将再一次引领海洋(蓝色)文明,长沙就是中国最佳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的交汇点,也是世界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的关键交汇点。长沙靠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精神创造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长沙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情理之中!!


探戈2017


长株潭是指长沙、株洲、湘潭三座城市,是国家全面支持一体化的试验区,曾被定名为长株潭一体化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

按照惯例,我国的九个国家中心城市都是单一城市入选,并没有这样的先例。长株潭入围国家中心城市的可能性并不大,这是三个城市而非一个。若想组团争取国家中心城市,只有长沙牵头整合这株洲、湘潭这两座城市。


另一个方法就是由长沙以单一

城市争取,同样具有极大的难度。从已公布的文件来看,华中地区已经有了两座城市入选国家中心城市,分别是武汉和郑州。在此前提下,困难可想而知。

目前,长沙及株洲、湘潭等湖南城市已划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基本构成全国第三大城市群的事实,由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共同推动。

在加强交流、共同成长的共识之下,长株潭等湖南省将与鄂、赣两省共建“中三角”,为中部崛起起到巨大推进作用,形成全国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正能量贡献者


答案是肯定的!

长株谭一体化是以长沙,株洲,湘潭三座城市,相互辐射,相互扶持,形成一个以长沙为核心的城市群。

那么它都具有哪些优势呢?

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现在的城市群有以上海,纽约等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由于这些地方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可以依靠自身力量辐射周边城市成长,而像长株潭这样的城市,相互作用优势互补,形成带动作用,大概这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吧!


事实证明,先天因素很重要,或许这会让我们赢在起跑线上。长株潭地区是老工业基地,中化工业的基础还是比较好的,物阜民丰,只需更上时代的步伐即可,再加上中部地区这样的城市群还是比较少见的,其“独一无二”的特性也会吸引不少投资者和政府的目光。

纵观所有城市或城市群的发展,地理位置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据了解,长株潭位于我过南北交界,与东西铁路,公路线交会。三座城市紧紧相连,这要相互拥抱的感觉,目测,一定带火周边的经济的。

长株潭的发展绝非偶然,而是必然趋势!未来可期!


旅游消费视界


深研规划城建,关注教育,买房上学就看老左说长沙(公号同名)。

1、长株潭不会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国家中心城市目前有9个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都是单体城市,没有城市群成为中心城市的先例,因此长株潭基本不会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2、长沙有可能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发改委对于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义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

长沙目前位列全国12、13位,综合实力强,中部第二,只是南有广州,北有武汉,区位优势没有郑州明显,所以华中区域有武汉和郑州进入国中行列,如果再上长沙的话,华东地区的南京、杭州,华南地区的深圳都会坐不住了。

长沙能否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与名额多少有关。

如果不在扩容,长沙没戏;如果扩容到12个,长沙游有希望;如果扩容到15个,长沙上榜就是大概率事件。


老左说长沙


我的观点是,长沙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可能性不大!

请注意,是可能性不大,并不代表不可能,因为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并不是看中这个城市的经济总量,而是注重这座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和地区首位度。

长沙经济实力很强,目前排在我国城市13位,中部地区仅次于武汉,就辐射力度和地区首位度两项指标来说,长沙不如在中部地区不如武汉,与郑州相当。

1、那为何郑州入选了国家中心城市,长沙却在门外?

我的观点是:郑州周边的经济实力比长沙周边的经济实力更强,河南省的经济总量与人口红利,更容易出一个国家中心城市。

2、那西安为什么也成为了国家中心城市,长沙却不能呢?

我的观点是:西安是西北地区经济首位度最高的城市,也是西北地区经济辐射能力最强的城市,西安方圆800-1000公里没有一个竞争对手城市。所以国家西安选入中心城市,是希望西安更好的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最有希望是谁?

这算一个脑洞题,我只能用概率给大家来推算,目前东北地区还没有国家中心城市,所以就目前来说,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这“F4”其中的任意城市都有可能。只不过按照国家中心城市的选拔标准来看,机会最大的城市应该是沈阳。


总结:

国家中心城市并不是发展经济的王牌,比如深圳、苏州、无锡、青岛、长沙,这五个都是GDP破万亿的城市,但都不是国家中心城市,尤其是深圳,GDP排在全国第三,既不是直辖市,又不是国家中心城市,但是其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全国17个省,所以,长沙能不能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这不是重点,有更好,没有也没关系,应当做好城市发展规划与定位,注重新经济和高新科技产业、金融产业的协调发展,这才是未来趋势所在。最后说一句:湖南人敢为天下先,提倡实干+务实主义!


蒋昊说经济


根据我国目前九座“国家中心城市”分布来看,长沙或者说长株潭在短时间内基本上没有希望发展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其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只是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一定推动和鞭策的作用,而并非是一飞冲天、一骑绝尘。长沙虽不是国家中心城市,但经济总量还在郑州之上。

目前我国九座国家中心城市分布可谓是相当均匀。华东长三角中心为上海、华南珠三角中心为广州(当然也包括深圳)、华北京津冀中心为首都北京和副中心天津、中原地区中心为郑州、华中地区中心为武汉、西北地区中心为西安、西南地区中心为重庆、成都。由此可见我国目前九座中心城市分布在中东西各地,仅长沙周边就有武汉、广州以及重庆三座国家中心城市,长沙想从中崛起很困难。未来若是再新添国家中心城市,我想应该会在东北地区。

首先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东北地区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据调查统计在当时东北经济总量占据全国百分之八十。但时过境迁现在东北已不复往日之辉煌,所以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势在必行。而建设国家中心城又与国家规划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初衷不谋而合,现在东北三省省会沈阳、长春包括哈尔冰又非常热衷申报建设国家中心城,所以这样一来下一座国家中心城市很可能落户东北地区。



言归正传,长沙作为湖南省省会,其经济实力与地区影响力不言而喻,但奈何长沙目前处于中心城市武汉和广州的辐射范围内,所以短时间内长沙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不可能的。在这一点上江苏省会南京、浙江省会杭州、安徽省会合肥也是如此,这三座城市都是有实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但奈何处于上海长三角经济圈内,只能受中心城市上海的辐射,包括其自家规划的城市群影响力也是极其有限。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国家中心城市只是对城市发展起到一定推动和鞭策作用,至于长沙或者说长株潭能否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其实并不重要。在湖南省发展规划当中,一是大力发展长株潭城市群,二是进一步加强省内部分城市与珠三角经济发展交流与合作。这样一来我相信未来长沙就算不是国家中心城市,也能在各省省会当中大放光彩,取得不错的成绩。


抵制抵制地域黑


长株潭实现一体化,组成新的省会城市,有实力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上海、重庆、武汉、广州四个国家中心城市对长株潭的幅射,不会成为长株潭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阻力,而是动力,将促进长株潭加快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步伐。



长株潭一体化由来已久,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提出了长株潭一体化建设毛泽东城的规划建议,2005年,湖南省正式公布长株潭一体化规划方案,2007年,国家确定长株潭为两型社会试验区。经过几十年的改革、探索和总结,实现长株潭一体化,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条件已经成熟。

2013年,习近平主席考察湖南时指示:“希望湖南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城市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接合部的区位优势”。长株潭一体化是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要求,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要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指示的实际行动,是湖南开放崛起,经济腾飞的愿景规划。



长、株、潭成“品”字型布局,相距不到20公里,地理位置结抅紧凑,有着密切的经济社会往来,是全国独一无二的近距离城市群。长株潭接合部留下绿心未开发,不是隔离长株潭一体化,而是留下一个城市空间和花园。目前,长株潭已实现公交一体化,生态一体化,养老金发放医保结算一体化,市场发展一体化,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共享,环境同治。长株潭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后,已形成半小时工作生活圈。



长株潭一体化,抱团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在27个省会城市具有明显优势。 (1)经济总量达到13941万亿元;(2)人口达到1426万人; (3)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87亿元;(4)实际利用外资达69亿美元;(5)上市公司达59家; (6)专利授权量达5535件; (7)三甲医院14家; (8)高校总数80家。长株潭,加油!


大顺自然


国家中心城市主要根据区域辐射范围来定的。目前湖南所在的华中已经有武汉和郑州两个中心城市,西边有重庆和成都,东边有上海,南边有广州。

湖南五个邻省已经有3个中心城市,说直观点,就是整个湖南都已经在其他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之内,所以湖南不论如何整合城市优势,都不可能再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机会。否则国家中心城市在大多数省份都有的话,那么所谓中心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岂不是跟省会没什么区别?

此外就是辐射半径问题,北边武汉辐射安徽和江西局部,南边广州辐射广东广西和福建局部,西边重庆辐射贵州全境,所以如果长沙成为中心,也就只能辐射湖南省内,这又和省会作用没有区别,那么不论从中心城市现有分布还是辐射半径来看,湖南都已经没有存在中心城市的可能和必要。而且事实上,湖南已经在被辐射范围当中被分为三部分,分别又重庆、武汉、广州所覆盖。


城市发展报告


湖南的高速公路交通网络规划是全国最差的!南北向的交通大动脉京珠高速在湖南段就变成了卡脖子的蜗牛段!广东、湖北都是双向8车道、6车道,而湖南还是双向4车道!福建、浙江、江西到湖南就更不要说了,全部是单线联通。全省都没有形成高速交通环线网,就现代物流来说,进出成本很高,谈什么大发展,谈什么中心城市?


徐术培


截至2018年二月份,国家中心城市再增加一座西安,达到9座,全部12座国家中心城市,还有三座等待确定。长株潭城市群是位于湖南省的一个品质型城市群,国家确定国家中心城市是对于单个城市。那我们拿长沙来说,我认为长沙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可能性不大。


国家中心城市要对地区具备集散辐射引领作用。湖南中北部地区有武汉可以起到该作用,湖南南部地区处在广州的辐射范围之内,如果再确定长沙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话,辐射带动区域会有较大重叠,作用不大。

国家确定国家中心城市是为了带动区域的发展,所以要平衡地区国家中心城市的密度。我们可以看一下,中国七大地理区之一的华中地区,一共有三个省分别为河南湖北和湖南,河南和湖北的省会郑州和武汉都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已经能起到带动华中地区发展的作用,如果再把长沙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华中所有省会都会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中部地区国家中心城市的密度稍显拥挤。



最后我们猜想一下,剩下的三个国家中心城市是哪些?国家中心城市基本上是会在我国东部地区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确定,现在放眼全国人口稠密区,基本上有三个地区还未确定国家中心城市,分别为东北地区,以山东半岛为核心的苏北,冀南地区,以福建为中心的江西,浙南,粤东地区。所以我认为东北地区会确定沈阳为国家中心城市,山东的青岛为国家中心城市,福建的厦门为国家中心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