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中午睡不睡觉,竟决定成绩好坏!家长必读

孩子的精力是很惊人的,有时候甚至闹腾起来一直不休息。然而孩子一直不休息,对他的生长发育是不利的。很多时候,孩子在睡觉中身体会得到很好的发育,特别是一天当中,孩子的午睡特别重要。

有研究表明,睡午觉的孩子要比不睡午觉的孩子记忆力更好,并且睡完午觉之后下午的精神更好,但并不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孩子平时睡不睡午觉,等到孩子上学之后,在成绩上就会有很明显的差别,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中午睡不睡觉,竟决定成绩好坏!家长必读

中午睡不睡,竟决定成绩好坏

学习是一种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过程,它需要我们时刻保证清醒的头脑。中午不休息,上课不是打瞌睡,就是看不进去书。

注意力不集中是降低学习效率最大的问题。

一般数学、化学都是下午的课程。如函数的学习,极其考验理解能力,需要依靠老师的解题步骤和思路,然后通过大量训练总结出自己的方法。

孩子因犯困错过了一小节的要点,课后花再多精力和时间都不一定能补回来。孩子的听课效率和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降低了,成绩下降那是必然的。

而且,中午是学习效率最低的时间。有些同学为了拼时间利用中午时间进行自习,其实提高不了一点学习效率,还会产生挫败和厌学心理。

由于作业繁多的关系,晚上孩子睡不了8至10小时,午休便能起到调节作用。

这样在老师上课的时候孩子才能够听进去,从而加强了孩子的学习效率,所以说必须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午休习惯。

哪怕让孩子眯眼休息10分钟,都会使下午及晚间的学习效率有较大的提高。

中午睡一觉,孩子更聪明

美国睡眠医学学会旗下的权威期刊《Sleep》和英国《卫报》曾先后做过一个试验,教小学生一种数独游戏。游戏要求孩子记住包括猫、伞、警察等图片在一幅36宫格内。

他们从早上10点开始训练孩子,直到孩子能记住大概27张图片位置为止。

然后将孩子们分成了两组,要求第一组在中午12点到2点之间睡足一小时,另一组不让他们睡。最终测试发现被剥夺睡眠时间的孩子记忆力明显下降。

将两组孩子对调后,结果依旧是睡了午觉的那组孩子,测试成绩更好。

孩子的短期记忆力有限,午睡能让大脑巩固和加强记忆,帮助孩子把最近的经验转化为长期记忆。

此外,如果白天没得到适当休息,疲惫的孩子可能降低注意力、口头表达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学习时间长了,孩子做题目容易陷入“死胡同”。但是午睡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情绪与压力。有午睡习惯的孩子,往往性情温和,易于接近相处。

午休的正确打开方式

1. 午休,要选对时间

睡得短不要紧,正午时,哪怕只有20分钟也一定要睡。美国儿童睡眠专家马克·维斯布朗博士指出:12点至14点是人在白天小睡的最佳时间。

因为在这个时候人的警觉会自动处于下降期,可有效刺激体内淋巴细胞,增强免疫细胞活跃性,从而影响思维能力。

2. 饭后不能急着午睡

很多孩子习惯午饭后就睡,而这时胃刚刚被食物填满,大量的血液流向胃里,大脑供氧下降,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所以午睡前最好能活动10分钟助食物消化。

孩子中午睡不睡觉,竟决定成绩好坏!家长必读

3. 睡醒后一定动动身子

建议在睡醒之后最好喝一杯温水、吃点水果、伸个懒腰、洗把脸,能增加对心、肺的挤压,促进全身的供氧,及时让孩子从午睡状态中清醒过来。

4. 抓住课间10分钟小憩

如果没有条件躺下来睡,就在座位上选个自己喜欢的姿势,闭上眼睛,心无杂念发呆10分钟或出门晒晒太阳是最简单的恢复精力的方法,让注意力更加集中。

5. 和同学讲一个笑话

学习也要就讲究劳逸结合。欢笑是最管用的“降压药”,学习一两个小时后,和同学玩个小游戏、讲个笑话,都可以缓解学习压力。

孩子只有白天休息好了,晚上才能睡得更踏实。看了这些方法,是不是收获很大?家长们快教给孩子吧!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91读好书(ID:jiuyaoduhaosh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