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航母带刀护卫“近卫舰”!对抗束能武器,直捣中继指挥机

航空母舰需要带刀护卫来保护自己的安全,驱逐舰用来防空和反潜,攻击核潜艇则用来猎杀对方的核潜艇,同样的舰队中的主力舰们也需要一些贴身保护。海军的驱逐舰除了用于对海攻防之外还可以独立承担一些低烈度的对岸压制任务,构建舰队防空网只是驱逐舰其中的一个功能,同样的,太空舰队中的这些带刀护卫们自然也不会只是纯粹的肉盾。如果说巡天舰和空天母舰是太空舰队的核心战斗力和主要支撑,那么这种延续了海军时代驱逐舰作战思想而诞生的太空战舰就是太空舰队的血肉。

空天航母带刀护卫“近卫舰”!对抗束能武器,直捣中继指挥机

这型最初用于承担空天母舰近身保护工作的战舰被我命名为"近卫舰"。

当然,由于环境不同,这种战舰并不是驱逐舰在太空中的简单复刻,这型战舰的任务除了近身保护空天母舰免遭敌方巡天舰束能武器系统的直接打击之外,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对地和对天攻击能力,用于在战场上寻找并猎杀敌方空天母舰的中继指挥机和在一些次要战场上单舰或者以小编组执行对敌方太空要塞、后勤补给站、太空港口和其他舰队维护设施的打击和破袭任务。

一件装备的能力是要根据其所需要承担的任务来设计的,我提出这款战舰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帮助空天母舰抵抗来自巡天舰主炮的打击,因此这型战舰必须对能量攻击有极强的抵抗能力。在本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太空舰队-巡天舰》中,我详细介绍过巡天舰上的能量武器系统的原理——一种利用强大电磁力撕裂物质的原子结构并加速其中的质子使其以亚光速轰击敌舰的超级武器。这种武器之所以拥有一击毙敌的巨大威力,就是因为强电磁场在把质子云加速之后聚集到一起向同一个方向发射出去,用这些高能粒子摧毁敌人。既然电磁力能让原本漫无目的四处游荡的质子集中起来形成强大的质子流,那就同样能把有着极强指向性的质子流重新变成一片毫无威慑力的质子云团。

空天航母带刀护卫“近卫舰”!对抗束能武器,直捣中继指挥机

在我的设想中,这种新式战舰并不是挡在敌方巡天舰和我方空天母舰的中间靠装甲硬抗巡天舰的主炮轰炸。因为如果是靠这种遮挡敌方主炮弹道的办法硬抗的话,那就要为每一艘空天母舰都配备和敌方巡天舰数量相同的近卫舰。这个成本会让任何一个工业实体崩溃——一型拥有和巡天舰同等防御能力的战舰要造得像鱼雷艇一样多?那为什么不多造几艘巡天舰出来?

空天航母带刀护卫“近卫舰”!对抗束能武器,直捣中继指挥机

就像我前面所说的,这型战舰对抗敌方巡天舰能量主炮攻击的主要手段是磁场,强大的磁场!由于不像巡天舰那样需要用强劲的能量输出来维持主炮火力和浮游装甲,这型近卫舰的动力核心并不需要太大的输出。近卫舰在防卫状态时,其主要输出功率会被集中在磁场发生器上,这个发生器会在近卫舰周围形成一个非常非常的强力的交变磁场——就和驱动你家电风扇的那个玩意儿一个样,不过这个要强力的多。我们知道,在一个磁场中越是靠近磁极则磁场强度越大,反之则会越弱。因此当来自巡天舰主炮的质子束闯入这个强磁场的时候,位于质子束前端的质子会受到更大的力,这个力会让这些质子加速通过磁场而后面的质子则保持原速——质子束被拉长了,而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变的磁场方向和磁场强度会让闯入这个交变磁场的质子束趋向于无序化——当一批质子通过磁场某一位置时,在磁力的作用下它们会向某一方向运动,但当下一批质子通过同样的位置时由于磁场的变化它们却会被导向另一个方向,这样一来,这个交变磁场的变化速度越快则闯入磁场的粒子束被迫转向的次数就越多,质子束也就被切割的越均匀。和被复合装甲切割的破甲弹射流一样,被切成了N段的质子束杀伤力也会骤然降低,但这并不是近卫舰对抗粒子束武器的唯一法宝。

空天航母带刀护卫“近卫舰”!对抗束能武器,直捣中继指挥机

在使用交变磁场切割粒子流的同时,近卫舰的磁场发生器还会高速自转,这样原本的交变磁场在每一个瞬间都同时又会是一个螺旋磁场,这个一直在旋转的磁场会给质子束中的每一个质子都施加一个不同方向的力迫使它们的前进路线发生偏移,这只作用在微观层面的偏移是那么的微小,以至于需要非常精密的仪器才能检测出来,但在宏观上,一束指向性极强的粒子流却被分解成了一片人畜无害的质子云团。在整个防御行动过程中,近卫舰并没有用磁场去硬抗巡天舰主炮那强大的质子流,而是以"四两拨千斤"的太极功夫化解了来自巡天舰的攻击——通过近卫舰防卫磁场后的质子们甚至都没有损失多少速度,巡天舰主炮赋予质子们的强大能量几乎没有多少损失,但失去了指向性的高能质子云团不过是一群散兵游勇罢了,当这些被赋予了重要使命的质子到达原本的目标附近的时候,它们对空天母舰的杀伤力也就比遍布太空的宇宙射线高点儿。这点儿辐射强度对于空天母舰的铁壳子来说毫无压力。当然,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还可以给空天母舰的壳体里装个铅质夹层,把原本的匀质钢舰体变成复合装甲,让这些质子无功而返。

在执行防卫任务的时候,近卫舰需要前出至空天母舰前方、巡天舰战线后方的空域待机,之所以选择这个位置是因为近卫舰是用于对抗对方越过巡天舰战列线的束能武器系统火力的,如果部署位置太过靠前甚至越过了巡天舰的战列线,那近卫舰就会遭到敌方巡天舰动能武器系统的定点清除,近卫舰上的磁场可以搞定质子束但却无法干扰沉重的金属炮弹——使金属炮弹维持稳定的力量是一种比磁力还要强大的力,磁场对付不了这种力量。而借助强磁场对抗质子束的近卫舰如果太过靠近巡天舰的话,近卫舰的强磁场就会干扰到巡天舰用于控制浮游装甲的磁场,这会对巡天舰本身产生致命威胁。因此近卫舰只能躲在巡天舰的后面利用巡天舰的强大防御力躲避动能武器系统的打击并和巡天舰保持一定距离。

但如果部署位置太过于靠近空天母舰,那敌方巡天舰射来的质子束就有可能会因为磁场的散射不充分而留存有一部分杀伤力,这会对近乎裸奔的空天母舰带来潜在危险。此外,我们知道,当发射源位置一定时,则遮蔽物后面的阴影区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的,部署位置距离巡天舰太远也会威胁到近卫舰自身的生存。

空天航母带刀护卫“近卫舰”!对抗束能武器,直捣中继指挥机

除了磁场发生器,近卫舰还需要一些手段对抗敌方小型机动兵器的袭击并歼灭对方的中继指挥机。航空母舰为了确保自身不被对方预警机锁定身形一般会派出战斗机猎杀预警机,在太空中虽然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预警机,但却有一个更加重要的新机型——中继指挥机。这种有人驾驶的指挥机并不一定有强大的战斗力,但它却是攻击无人机群的大脑,负责在战斗中指挥和调动无人机群完成各种战术任务。出于加强生存力的考虑这种指挥机绝壁会和普通的炮灰无人攻击机长得一毛一样。而之所以会用中继指挥机指挥前线机群而不是由空天母舰直接指挥就是考虑到舰队交战区那因为各种各样的战舰和战舰上的磁场而被搅成了一团乱麻的电磁环境实在是不利于远程指挥——来自空天母舰的任务命令会用激光通讯技术先传达到一架能够直接看到空天母舰的中继指挥机上,然后再由这架中继指挥机转发给它能直接看到而空天母舰看不到的其他中继指挥机上,在层层转发后,机群中的每一架中继指挥机都能收到自己的那份任务包,接到任务包的中继指挥机就可以用抗干扰能力较强的长波指挥无人机群完成任务。而因为没有足够的制空权争夺需求而撤销了在"制空战斗机"这一机种的空天母舰却不具备自主识别和猎杀如此重要的机型的能力。(猎杀其实很简单,关键在于识别)显然,这一任务也要交给近卫舰来解决了,毕竟是空天母舰的带刀侍卫嘛。

在地球上,攻击机群和飞航式兵器想要对航空母舰发起攻击要突破驱逐舰的防护网,突防的空天母舰舰载机一样要面临这个问题。面对蜂拥而至的无人攻击机群,比空天母舰更靠近战场的近卫舰显然需要一些手段来解决他们。

前文说过,导弹这种在大气层内无往而不利的武器到了外太空因为没有了空气动力的辅助而变得鸡肋,那么近卫舰拦截敌方攻击机群的重任还是要落到管子们的身上。和巡天舰相比近卫舰的动力核心输出功率不值一提,它周围的强磁场也不允许束能武器系统发挥作用,因此,近卫舰的可选选项也就只剩下了一个——动能武器系统。高射速的近防炮不仅可以用来拦截突防的敌舰载机群还可以让近卫舰在脱离舰队编队独立执行低烈度对地压制任务的时候从近地轨道快速向目标投掷大量的金属块。

空天航母带刀护卫“近卫舰”!对抗束能武器,直捣中继指挥机

某科幻游戏中的"上帝之杖"之所以被大群硬核军迷吐槽就在于那种东西完全是依靠重力势能打击目标的,而近地轨道上的"上帝之杖"系统中所装载的弹药完全由地面火箭发射补充,这也就意味着上帝之杖的势能总是小于火箭运送这枚钨棒所消耗掉的化学能,完全得不偿失。但近卫舰的弹药可不是从地面发射上来的,只要能在太空中找到富铁小行星,近卫舰就拥有几乎无限的弹药,从天而降的铁坨子们会把敌方地面和各种太空设施里的所有东西砸个稀巴烂。而较小的体型也赋予了近卫舰无与伦比的机动力,它可以快速到达一些时间敏感性目标附近倾泻一波火力后快速脱离。

近卫舰,它是舰队的保卫者,是战场上的追猎者,是深空中来去无踪的刺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