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陕西省地级市

咸阳,陕西省地级市,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咸阳东邻省会西安,西接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与甘肃接壤。辖2区1市10县,总面积10189.4平方公里(其中644.56平方公里被西安托管)。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37.6万人,咸阳是中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地热城、全国十佳宜居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市及中华养生文化名城。

咸阳市,陕西省地级市

咸阳市,陕西省地级市

咸阳市,陕西省地级市

人口

2014年末,咸阳市常住人口495.6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03万人,人口出生率10.14‰;死亡人口3.05万人,人口死亡率6.16‰;人口增长率3.98‰,比上年下降0.04个千分点。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236.5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53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59.09万人,减少5.07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7.73%。[17]

2016年末,咸阳市常住人口498.6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2万人,人口出生率10.43‰;死亡人口3.05万人,人口死亡率6.12‰;人口增长率4.31‰,比上年提高0.36个千分点。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253.5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38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45.14万人,减少7.9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0.84%,比上年提高1.74个百分点。

[18]

截至2017年底,咸阳市常住人口437.6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0.45‰,人口死亡率5.75‰,人口增长率4.7‰。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219.94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17.6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0.26 %,比上年提高1.24个百分点。咸阳市境有汉族和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瑶、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佤、畲、高山、东乡、纳西、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撒拉、仡佬、锡伯、怒、俄罗斯、鄂温克、裕固、门巴、珞巴35个少数民族。

民族

咸阳市居住着汉、回、蒙、藏等41个民族,其中汉族约占99.8%。

2017年,咸阳市生产总值2340.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2.17亿元,增长4.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3%;第二产业增加值1369.64亿元,增长8.6%,占58.5%;第三产业增加值658.84亿元,增长9.0%,占28.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53546元,按年平均汇率约合7930美元。全市县域经济平均规模147.87亿元,县域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69.5%。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232.6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2.7%。

2017年,咸阳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8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341.83亿元,增长11.4%。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211.38亿元,增长55.8%;第二产业投资877.15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投资1253.3亿元,增长8.9%。全年民间投资1107.75亿元,比上年下降10.8%;高技术产业投资265.48亿元,增长75.5%;基础设施投资710.08亿元,增长32.9%;七大工业支柱产业投资761.94亿元,增长8.2%。

2017年,咸阳市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7.28亿元,同口径增长14.9%。其中,税收收入60.11亿元,增长21.7%;非税收入17.17亿元,下降12.5%。全市财政支出364.57亿元,增长11.3%。其中,民生支出289.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3.6%。

2017年,咸阳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38元,比上年增加1832元,名义增长9.2%。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46元,比上年增加2584元,名义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0元,比上年增加949元,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9%。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倍差3.0,比上年缩小0.02。

第一产业

2017年,咸阳市粮食种植面积34.01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9%。其中,夏粮19.52万公顷,下降1.0%;秋粮14.48万公顷,下降0.7%。棉花种植135.0公顷,下降18.3%。油料种植2.37万公顷,增长0.6%。蔬菜种植8.49万公顷,增长2.7%。

2017年,咸阳市粮食总产163.25万吨,比上年下降1.7%。其中,夏粮产量88.54万吨,下降0.5%;秋粮产量74.7万吨,下降3.2%。主要粮食产品中,小麦产量88.4万吨,下降0.5%;玉米产量71.0万吨,下降3.5%。全年棉花产量8.0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油料产量4.99万吨,增长2.7 %;蔬菜产量361.86万吨,增长4.0%。

2017年,咸阳市果园面积27.09万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当年采摘面积23.4万公顷。其中,苹果面积21.05万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水果产量374.85万吨,增长3.5%。其中,苹果产量476.33万吨,增长3.7%。

2017年,咸阳市肉类总产量18.96万吨,比上年下降1.2%。其中,猪肉产量14.21万吨,下降0.6%;牛肉产量1.47万吨,增长0.5%;羊肉产量1.01万吨,下降0.9%;禽肉产量1.36万吨,增长2.6%。禽蛋产量9.58万吨,增长1.0%。奶类产量63.4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牛奶产量52.9万吨,与上年持平。年末生猪存栏175.02万头,下降1.4%;牛存栏43.7万头,增长0.7%;羊存栏104.38万头,下降2.4%;家禽存栏892.61万只,增长1.0%。

2017年,咸阳市造林2.55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22万公顷,封山育林1.57万公顷,飞播造林0.27万公顷,零星(四旁)植树914万株。

2017年,咸阳市水产品产量8860吨,同比下降10.5%。

第二产业

2017年,咸阳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125.6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不含军工)1053.59亿元,增长8.5%。

2017年,咸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含军工)758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97.21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国有企业124.12亿元,增长12.4%;集体企业39.25亿元,下降5.3%;股份合作企业1.4亿元,下降20.7%;股份制企业2742.94亿元,增长16.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33.03亿元,增长3.2%;其他经济类型企业56.46亿元,增长16.7%。

2017年,咸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中,七大支柱产业完成总产值298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能化工业1169.79亿元,增长17.9%;装备制造工业635.09亿元,增长15.2%;食品工业594.18亿元,增长8.5%;建材工业220.49亿元,增长16.0%;医药工业160.34亿元,增长22.5%;纺织服装工业133.94亿元,增长9.0%;电子工业70.76亿元,增长10.9%。

2017年,咸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产值88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09.58亿元,增长17.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89.16亿元,下降2.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9.48亿元,增长40.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1.87亿元,增长3.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97.67亿元,增长8.8%;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289.2亿元,增长39.0%。

2017年,咸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中,35个中类行业中30个比上年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22.3%,医药制造业增长21.8%,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1.6%,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7.5%,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3.3%,食品制造业下降4.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2.11%,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下降39.0%,非金属矿采选业下降63.4%。

2017年,咸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876.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利润总额311.3亿元,增长2.1%;税金总额209.6亿元,下降4.1%。

2017年,咸阳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43.96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03户,比上年增加1户;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82.09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31.09亿元,增长13.3%。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签订合同额1382.48亿元,增长11.9%。全市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339.16万平方米,增长6.9%。其中,新开工面积1283.03万平方米,增长6.4%。

第三产业

2017年,咸阳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04.5亿元,比上年下降0.6%。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28.21万平方米,增长2.8%。商品房销售面积176.13万平方米,增长0.5%;商品房销售额75.19亿元,增长12.1%。

2017年,咸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3.04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33.92亿元,增长16.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65.9亿元,增长16.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47.14亿元,增长6.1%。按消费形态,餐饮收入额113.0亿元,增长12.5%;商品零售额500.04亿元,增长14.3%。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9.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4.8%,化妆品类增长28.2%,金银珠宝类增长2.6%,日用品类增长14.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7.5%,中西药品类增长36.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5.4%,家具类增长20.8%,通讯器材类增长18.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7.6%,汽车类增长15.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3.6%。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41.91亿元,比上年增长36.6%。

2017年,咸阳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0%。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1.8%。

2017年,咸阳市外贸进出口总值(海关口径)38.64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其中,出口19.29亿元,增长19.9%;进口19.35亿元,增长38.9%。全年引进合同项目274个,实现到位资金651.5亿元。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9个,当年实际使用外资7678万美元。

2017年,咸阳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7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0%;旅游总收入292.2亿元,增长27.0%。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0.9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3.44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4亿元,电信业务总量29.04亿元。年末全市电话用户达518.73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41.7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76.96万户,移动电话中的3G(4G)用户62.92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105.12万户。

截至2017年底,咸阳市金融机构(不含外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817.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比年初新增301.11亿元,同比多增41.2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78.0亿元,比上年增长11.9%;比年初新增136.22亿元,同比多增24.21亿元。金融存贷比为45.4%。

截至2017年底,咸阳市保险主体机构46家,其中产险公司23家,寿险公司23家。全年保险保费收入89.99亿元,同比增长8.1 %。其中,产险保费收入19.47亿元,增长17.3%;寿险保费收入70.52亿元,增长5.79%。全年保险业机构支付各类赔(给)付款26.41亿元,赔(给)付率29.35%。其中,产险赔付9.37亿元,赔付率48.1%;寿险赔(给)付17.04亿元,赔(给)付率24.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