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信贷需求较弱——2019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光大宏观 | 实体信贷需求较弱——2019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

张文朗 黄文静 邓巧锋

要点

5月9日央行罕见盘中公布4月金融数据,多方面数据表明实体信贷需求仍较弱。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2万亿,同比少增1615亿,其中实体信贷仅有8733亿,对非银金融部门的信贷有明显增加,或反映1季度信贷冲量之后,信贷连续高增动力不强;企业部门成为新增人民币信贷最大拖累项,4月少增2255亿;同期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57亿,票据贴现贷款增加1874亿,或反映银行信贷额度较宽松、出表意向不强。

受人民币信贷增速回落影响,社融存量增速降至10.4%(前值10.7%)。4月新增社融1.36万亿,同比少增4080亿,外币贷款减少330亿;企业债增量持平于3月;4月专项债发行进度放慢,净融资仅1679亿,预计年中发行速度将加快;受委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收缩影响,4月非标社融减少1427亿。

此外5月6日央行公布1季度地区社融增量统计情况,从各省占比的环比变化(较去年4季度)来看,粤京陇等省市的社融增量占比有所下降,而苏鲁闽豫滇等省的社融占比有明显上升。未来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需加快,如果中美贸易关系恶化,货币政策稳增长压力也将上升,5月流动性环境或有改善。

正文

5月9日上午央行罕见盘中发布4月金融数据。4月央行OMO和PSL净投放均为0,MLF和TMLF净投放1009亿,DR007较3月小幅上升3bp,较3月流动性边际收紧。4月人民币信贷和社融增速均回落,以下为细项点评:

新增人民币信贷罕见同比少增,企业贷款成最大拖累,人民币信贷增速回落至13.5%(前值13.7%)。4月新增人民币信贷1.02万亿,同比少增1615亿(去年3月以来新增信贷均为同比多增)。分部门来看,居民部门增加5258亿(同比少增26亿),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1093亿、4165亿;企业部门增加3471亿(同比少增2255亿),短期、中长期和票据贷款分别变动-1417亿、2823亿和1874亿,成为4月新增信贷的最大拖累,或反映3月信贷高增有季度冲量因素,实体信贷需求不够强,而对非银金融部门贷款增加1417亿(同比多增732亿)。

由于贷款增速回落和股市虹吸效应等因素,人民币存款增速回落至8.5%(前值8.7%)。4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存款2606亿,同比少增2746亿。分部门来看,居民、企业、财政存款以及非银金融机构分别变动-6148亿、-1738亿、5347亿和2785亿。4月新增人民币存款较低符合季节性规律(图1),季末银行冲存款的次月,居民和企业部门前期“冲存款”的部分会从银行体系回流;而4月作为缴税大月,财政存款成为人民币存款的重要支撑。考虑到今年3、4月股市行情较好,对人民币存款产生一定虹吸效应。预计5月人民币存款会有改善。4月广义货币增速回落。4月末M2增速回落至8.5%(前值8.6%),M1增速大幅回落至2.9%(前值4.6%,去年同期7.2%),显示企业活力仍较低。

受人民币信贷增速回落影响,社融存量增速降至10.4%(前值10.7%)。4月新增社融1.36万亿,同比少增4080亿,亦低于市场预期。4月实体信贷需求较弱,不排除银行通过增加对非银金融机构信贷来“冲量”的可能,实体信贷仅增加8733亿,同比少增2254亿;部分或是人民币升值影响,外币贷款减少330亿;4月专项债发行进度有所放慢,政府专项债净融资1679亿,较3月环比少增853亿;受委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收缩(分别减少1199、357亿)影响,4月非标社融减少1427亿,银行表内票据贷款增加1874亿,或反映银行表内信贷额度较为宽松,无较强票据出表需要。

此外5月6日央行公布1季度地区社融增量统计情况,从各省占比的环比变化(较去年4季度)来看,粤京陇等省市的社融增量占比有所下降,而苏鲁闽豫滇等省的社融占比有明显上升(图2)。

未来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需加快,如果中美贸易关系恶化,货币政策稳增长压力也将上升,5月流动性环境或有改善。

光大宏观 | 实体信贷需求较弱——2019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
光大宏观 | 实体信贷需求较弱——2019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

光大宏观组团队介绍

张文朗 首席宏观分析师 13811233375

黄文静 宏观经济和市场研究 18611288099

郭永斌 财政与固定收益 15120034181

周子彭 宏观经济和资产配置 13699222628

刘政宁 海外经济与金融市场 13761178275

邓巧锋 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 13810828167

郑宇驰 实体经济和产业研究 17621950127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