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節”將至,我們真正該做點什麼嗎?

今天聽身邊的很多人都在說“母親節”要給媽媽買點什麼東西的事情,才意識到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又要到來了。對於我來說再也沒有可以送給母親禮物的機會了,一到這個時候心裡就會有隱隱的痛楚,現在父母都已離我而去,我也身為了人父,兒子也將離我去遠行,半生的人生經歷讓我感悟到更多父母之於我們,我們之於父母更深層的意義。

對父母而言,再多的錢物給予,都不如能夠時時看到兒女依偎在身邊,聽到兒女叫一聲“媽媽”和“爸爸”。古語說“養兒才知父母恩”,當自己有了孩子,並將孩子養大成人,才知父母的偉大和無私,父母對自己的兒女可以拋棄一切,可以用生命去換取孩子的健康平安;沒有一個父母對兒女的愛是會想換取點什麼,他們是把孩子看作自己生命的延續,他們不求回報、不求你感謝和誇讚,他們要的是孩子的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樂樂,要的是在長久的分離後能夠撫摸和親吻一下你的面頰,把你緊緊的抱在懷裡,感受你真實的存在,確保你的安全健康。小時候媽媽對我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寶貝,媽媽永遠愛你”,爸爸為我們做的最多的事是在我們生病的時候抱著我們在醫院的樓上樓下奔跑。我們的父母並不需要我們在忽然想起的時候或是某一個特定的節日才去用什麼貴重的物品去取悅他們,他們需要的是你能發自內心的說一聲的“媽媽我愛你”“爸爸我愛你”,需要的是你能在百忙之中抽點時間去陪陪他們嘮嘮嗑、說說你的近況、說說你的成功和喜悅、說說你的失意和苦悶,不管你是成功還是失敗,不管你是偉大還是平凡,你永遠是父母心中的寶貝和他們最偉大和最自豪的作品。

長大了、成家立業了,和父母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因為工作忙、家事多,應允父母去多看看他們,陪他們一起出遊的許諾被一次次推後拖延,有時還會將外面的煩惱和壓力釋放到父母身上,無緣無故的衝他們發火,對父母的關心和問候回以的是不耐煩的敷衍和抱怨,只以為在過年過節的時候給父母打個電話、買點東西就算是盡孝了,我們從沒真正想想父母想讓我們為他們做些什麼,他們只會說“我沒事,你忙去吧”,慢慢的我們略了他們,心中已沒了他們的位置。當某一天他們忽然離我們而去了,留給我們將是難以忘懷的思念和無法彌補的遺憾。父母在世的時候,不管你有多大,你都可以做回孩子,你都有撒嬌訴苦和療傷的避風港灣。當父母真正離開你的時候你才知道什麼才是心靈的孤兒,在沒有可以逃避現實的避風港,在沒有了心靈的歸處。古語說“父母在,尚有來處,父母亡,人生只剩歸途”。 (寫到這兒,我已禁不住淚流滿面)一句話道盡我們與父母的關係。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不管你用什麼樣的方式,其實都無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趁父母健在的時候多回去陪陪父母,多叫一聲“老爸老媽”,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讓我們對父母的愛成為一種遺憾,趁著父母還健在給他們多一些陪伴和關心,這是我們最該做的事情,也是為自己的內心尋找一份歸屬。

“父母節”將至,我們真正該做點什麼嗎?


(想念和懷念我去世的父親、母親,想對他們說一聲“我想你們,愛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