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12年,印度國產航母仍未完工,造航母需要怎樣的工業水平

前段時間,印度航母著火的新聞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同時大家關注的目光又集中到印度國產航母身上,整整12年,它怎麼樣了,能下水服役了嗎?

早在2005年這艘名為"維克蘭特"號的印度國產航母就已經被提上日程,到2007年開始正式切割鋼板,2009年開始鋪設龍骨,2011年就首次下水了,讓我們看看它現在的樣子。

整整12年,印度國產航母仍未完工,造航母需要怎樣的工業水平

印度國產航母

從最新圖片來看,"維克蘭特"號的艦島已經基本有了輪廓,但上面還是光的,沒有任何電子設備,至今印度也沒有公佈航母艦載機的型號,按照印度船廠發言人的說法,至少五年以內,是看不到航母服役了。

航母是大國重器,最能代表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對比中印國產航母建造情況,兩國的工業水平差距真的很大嗎?

讓我們從兩方面來分析建造一艘航母對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有多大的要求。

1、 工業化人口水平

建造大型航母最大的問題是人和企業規模,確切說就是工業化人口水平。遼寧號航母的出生地,烏克蘭的黑海造船廠廠長馬卡羅夫曾經說過很經典的一段話"建造航母需要蘇聯、黨中央、國家計劃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部、600個相關專業、8000家配套廠家,總之需要一個偉大的國家才能完成它。"

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就是一個沒有幾百萬技術工人的國家,不要想能造出大型航母。

整整12年,印度國產航母仍未完工,造航母需要怎樣的工業水平

黑海船廠未完工的瓦良格航母

中國前段時間曾報道過,製造002光研製工作就涉及到了532家單位和企業,僅在船臺上製造航母的工人就可能有數千人,至於為航母提供鋼材的、提供發動機的,哪怕是提供艦員晾衣鉤的,這些大大小小廠家加起來數千個涵蓋了上百萬人的工業規模。

前蘇聯巔峰時期有接近3億人口,技術工人數量也較多,即使生產效率相對較低,也能依靠自己龐大的工業優勢和美國競爭了幾十年,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技術工人一下子就減了一半,導致工業化水平急劇下降。

整整12年,印度國產航母仍未完工,造航母需要怎樣的工業水平

遼寧號航母

二、關鍵技術國產化

目前世界上有航母建造能力的國家五個手指就能數過來,彼此間是各種防備各種技術封鎖,航母甲板用鋼、發動機、阻攔索、彈射技術、艦載機這些大的關鍵技術缺一不可,印度如果這些都找美國買,假設美國人也願意賣,那你還得有這個集成技術。

除了那些大的關鍵部分,一艘航母大大小小的設備、零部件品種沒有上萬也有8、9千。

舉個例子,航母上的監視攝像頭,看似簡單,因為是軍工產品,生產它需要有探測器廠家、紅外材料廠家、芯片廠家、穩定儀器廠家、系統軟件商、精加工組裝廠等等不少於10個生產廠家。

而集合了這麼多生產能力最後體現在航母上可能最終只是一個小小的紅點。是的,就是一個紅點那麼大。

整整12年,印度國產航母仍未完工,造航母需要怎樣的工業水平

紅點隨機圈的

要造國產航母,不是簡單造出一個船殼子能在海上漂就行了,你還得擁有整艘航母的配套武器設備的產業鏈,這是一件多麼逆天的事情。

對於遼寧號,我們有理由自豪,未來的國產航母更是中國強大工業水平實力的象徵。至於三哥的國產航母,我們也衷心祝願在未來的5年內它能在印度洋亮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