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層幹部】記隰縣城南鄉黨委副書記兼和宿村黨支部書記王太平


【最美基層幹部】記隰縣城南鄉黨委副書記兼和宿村黨支部書記王太平


百姓的“大管家”

——記隰縣城南鄉黨委副書記兼和宿村黨支部書記王太平


“爸爸明天有事去不了了。下次、下次一定參加!”近日,記者見到隰縣城南鄉黨委副書記兼和宿村黨支部書記王太平時,他正在打電話。掛了電話,他擠出一絲微笑解釋道,“孩子上幼兒園大班,明天有個親子活動。本來都答應他了……”

在孩子看來,王太平是個“說話不算話的‘壞’爸爸”;在上級領導看來,他是“鄉鎮工作的‘行家裡手’”;在城南鄉群眾來看,他是“百姓們的‘大管家’”。

勇挑重擔 吃苦能幹

2004年11月,出生於1980年的王太平,從一名教師轉崗隰縣縣委宣傳部精神文明辦科員;2009年,擔任隰縣龍泉鎮副鎮長。自此之後的10個年頭,他在兩個大鄉鎮摸爬滾打,從一名羽翼未豐的熱血青年成長為忠實擔當的基層幹部。

在擔任龍泉鎮副鎮長期間,王太平牽頭濱河路建設徵地拆遷重點任務。為了做好這項工作,他提出並堅持三步工作法,即:第一步解讀政策,公告宣傳、進村入戶,竄地頭、到炕頭,細緻解讀;第二步入戶摸底,查閱登記每家土地信息、土地糾紛,摸清底數、真實掌握化解存在問題;第三步因戶施策,他帶領幹部認真研判每戶存在的疑慮、社會關係、利益訴求,堅持標準,解決困難。在拆遷的這段時間裡,他蹲點駐村辦公,與鄉村兩級幹部發揚“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精神,完成了北段91畝和南段115畝的徵地拆遷任務。

“白面書生也能拿下徵地拆遷任務。”鄉鎮領導這樣總結王太平。這樣的評價,僅僅是他工作成果的部分肯定。

2013年,王太平擔任城南鄉黨委副書記以來,一直致力於黨建基礎工作提升。2015年,他率先提出了為期3年的基層黨建“查、改、建”專項整治活動,即:“對照查”,通過“查問題、查項目、查檔案、查記錄”,建好臺賬;“照單改”,以問題臺賬為基礎,制訂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持續建”,按照本支部制訂的方案、步驟和要求,建好陣地、健全制度、建立機制、形成常態。通過專項整治活動,全鄉19個黨支部共解決各類問題162條。

通過3年的專項整治,全鄉基層組織建設上了一個臺階。

臨危受命 成績斐然

2017年11月,隰縣城南鄉和宿村在省級督導過程中滿意度不高,在省扶貧辦掛號整改。2018年4月,王太平被任命為和宿村黨支部書記、下鄉幹部。

上任伊始,和宿村道路兩側全是枯死的柳樹樁,果園地頭垃圾樹枝亂堆,一派破敗蕭條景象。王太平召集村“兩委”成員連夜開會分工,啟動了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一個月的時間裡,他們拔除乾枯柳樹樁850餘株、傾倒垃圾900餘方,沿路柴堆、煤堆、糞堆全部清理。清明節過後,組織兩個突擊隊,4.2公里道路兩側栽植玉露香1700株,主路兩側種植花草,安裝竹籬笆1.8公里……曾經破敗蕭條的主路,煥發出了生機勃勃的光彩。

工作沒有停止。王太平繼續帶領村“兩委”幹部對4個自然村村莊環境和通村路進行集中整治,白天督促集中清理村莊垃圾,晚上動員農戶清理門前柴堆垃圾;在他的帶領下,集中對村莊環境進行美化,粉刷牆壁、刷寫標語、繪製宣傳畫。同時,對4個自然村所有主路和巷道命名:合和大道、正德大道,勤勞巷、孝親巷等,以此弘揚倡導正能量,培育良好村風、民風。

環境好了,王太平看著2000多畝果園林下空地,萌生了創辦公司的想法。他鼓勵村主任領辦自然人公司,與果農簽訂林下空地承包協議,發展林下經濟。公司淨收入分配分四塊:20%留給村集體用於公益事業;20%公司留存用於後續發展;10%給租地戶;剩餘50%全部用於兜底貧困戶,解決無勞力貧困戶脫貧支撐問題。今年,種植藥菊80畝、土貝母115畝、蒲公英60畝、大豆等作物共380餘畝,為貧困戶增收提供了支撐……

不忘使命 當好“管家”

給和宿村留下什麼?王太平一直在思考。

今年以來,王太平帶領村委規範村務管理,實現了低保、救濟救災物資發放、重大資金使用等會議研究、民主公開;公開選聘保潔員、抽水員等公共服務崗位;建立完善了扶貧理事會、孝善養老基金會、紅白理事會和村規民約;籌建了扶貧愛心超市,發放超市積分卡120張,孝善養老基金會成立並組織了募捐活動。同時,他主持在各自然村組建了文藝小分隊,在中秋、國慶等重大節日組織文藝匯演;利用“九九”重陽節開展孝老愛親活動、“五好家庭”評選、孝善養老基金補貼等,孝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已經在和宿村悄然迴歸,積極向上的精神文化活動已經成為和宿村民勞動之餘的生活大餐。

在王太平的帶領下,和宿村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個曾被冠以“爛攤子村”的帽子被摘掉,取而代之的是“脫貧攻堅的典型、農村黨建的示範、鄉村治理的樣板”,並先後接受了省、市、縣觀摩督導。

不誇張地說,和宿村已經成為王太平的第二故鄉。在這裡,村裡人都知道有個王書記;他們不知道王書記具體管什麼,但知道“有事就找王書記”。如今,他已經以一個普通村民的身份融入了和宿村,深深紮根到基層。

採訪結束時,在車輛駛離和宿村的道路上,我們看到了這片脫貧攻堅的戰場上,鮮紅的黨旗在高高飄揚。

記者手記: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王太平擔任書記以來,時刻保持共產黨員和基層幹部為民形象。他把青春的光和熱揮灑在農村這片熱土上。他以脫貧攻堅為工作目標,腳踏實地,紮根農村,從村莊環境到產業發展,從黨建引領到精準幫扶,從幹部作風到村風、民風,都發生了質的轉變。在他的帶領下,村莊面貌煥然一新,他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身份認真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莊嚴承諾。

 

臨汾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