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榮威、長安、長城和吉利,哪個品牌更有未來?

狗狗新聞


奇瑞,榮威,長安,長城,吉利,這幾個車企,現在基本上都在轉型的拐點上,先是國六,然後就是新能源,國六就先不說了,畢竟是燃油機所有車企都可以達到。但是新能源卻是這幾家車企的重點。新能源這個才是未來五到六年誰能領先在前的重中之重。目前來看除了長城哈弗新能源不出眾以外,其他的幾家都在或多或少的開展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銷售,當然誰也不敢保證長城哈弗沒有後手。畢竟新能源不僅僅是純電的汽車,還有油電混合的。同樣無論是純電還是油電混合最重要的技術還是電池的問題。例如電池的續航,溫度,充電等。只有誰解決這些問題,誰才更有未來,未來新能源也是國內車企趕超國外車企為數不多的好機會。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有了準備之後機會來臨才能成果。國產車加油,國產車崛起,中國加油,中國崛起。


A武安君


說一說開國產車的感受,昨天下午回山區老家看媽媽,遭遇極端天氣,下了一晚上大雪,早上看見停在路邊的75就差被大雪掩埋了,除去覆蓋它上面的積雪就用了半個小時,媽媽給我熱的豆漿我都沒心情喝,倒不是我的工作有多忙,關鍵是東北這地方下過雪就要強降溫,所以匆匆忙忙的騎上了75。

說實話在東北的冬季特別是秋冬交替的時候,雨雪天氣地面就會結冰,有雪地胎也可能把你丟到半路上,這種天氣只能用忐忑的心情來形容,淺山區路況不算險惡,但路基下面的三米深的溝令人膽寒,不出所料一路上很多suv橫七豎八的停在路上,我要解釋一下,我走的屬於一級公路,左面有高速公路一樣的護欄,右側沒有護欄只有簡單的小立樁,路上厚厚的雪,車行駛在上坡的時候油門掌握不好就打滑,車就會偏離軌道,比如側滑,甩尾,沒有經驗還執拗的司機要麼撞上護欄要麼滑溝裡,所以很多司機原地等待救援。

我雖然不算新手,但四年沒摸過車了,這臺75是我今年9月買的,可能有偶然性也許我經歷過磨難,所以毅然決然的繼續前行,沒想到,我的cs75過關斬將50公里用了2個小時把我安全的送到目的地(牡丹江市)說實話一路上心情緊張是有的,好在75車身重抓地很牢給我滿滿的信心,它的越野性能抵消耗油給他帶來的負面影響,就在今天早上,我對長安的cs75有了真感情,這就是我對國產車特別是長安車企的理解。

對了,據說長安推出新車型cs85期間,有車友吐槽輪轂,長安管理層馬上糾正迅速更換輪轂,一個衣來伸手的國企能傾聽市場聲音,緊跟市場脈搏這不容易,在激烈的市場爭奪戰中特別是最近這些年,集團十年磨一劍,既沒有長城的單條退走路,也沒有比亞迪不屑燃油機的思維,而是轎車和suv共同發展,目前熱點的新能源領域也不落後面,事實證明長安的發展戰略是可行的,各個領域都有不俗的表現,今天,長安集團將以開拓者和弄潮者的形象展現在國人面前。


今夜為何總下雨


必須要說明的是,五家企業都可以稱得上是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長期來看,每一家企業都有可能擁有美好的未來。但世界不會如此美好,在競爭激烈的汽車行業裡更是如此,目前行業普遍的觀點是未來國內市場大部分的汽車企業都會被淘汰,這也包括了當前的諸多造車新勢力。



奇瑞,曾經的國產汽車代表,其地位類似於今天的吉利,一直以技術派自稱。在今天看來,奇瑞汽車品牌力弱,產品外觀不合審美,同時其企業盈利能力也令人失望,在2018年一度發佈增資擴股公告,可見其企業現金流已捉襟見肘,但至今仍是了無音訊,其後續發展有待觀察,當然奇瑞值得肯定的一點是,其汽車出口一直佔據自主品牌榜首地位。

榮威,受益於上汽大手筆收購英國汽車企業_羅孚汽車,以羅孚汽車全部知識產權及技術平臺為依託創立的榮威品牌,取意“創新殊榮、威儀四海”,其產品已覆蓋中級車和中高級市場,可以說是國產品牌中天然的貴族,但過去一段時間由於其產品定位和企業規劃等諸多因素,一直表現一般,直到近年來,在上汽鉅額資金和海量資源的支持下,銷量節節攀升。尤其是與阿里巴巴合作的首款互聯網汽車榮威marvel-x可以說是引領汽車浪潮,在此之後,各大車企紛紛效仿聯盟互聯網巨頭。從種種跡象可以看出,榮威已經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未來前景樂觀。



長城,中國SUV市場的領導者,一款哈弗H6打遍天下無敵手,頗有一種獨孤求敗的感覺,但隨著國內SUV市場比例的逐步穩定,長城在轎車領域的不足正逐步的凸顯出來,並不斷成為阻礙其發展的明顯短板。長城自身也意識到了這點,一方面發佈新品牌WEY尋求品牌向上升級,一方面不斷髮展海外市場,在新能源領域聯手寶馬成立光速汽車衝擊高端新能源市場。相對比奇瑞,長城汽車競爭力更強,體制也較靈活。



長安,中國兵裝集團旗下汽車企業,屬國資委管轄,其創建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朝時期李鴻章在上海成立的上海洋炮局,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工業企業,後歷經蘇州、南京等地,最後隨國民黨政府搬遷至重慶,並改名為第21兵工廠,是當時中國最大的兵工廠,從這點上可以說長安汽車算的上是歷史悠久且曾為國家做了重要貢獻。改革開放後,長安汽車通過軍轉民進入汽車領域,開始生產小型汽車,後又在新世紀進入轎車領域,並在2009年進入中國汽車集團第一陣營。從過往成績來看,長安汽車稱得上是國企裡面的良心企業,屬於較爭氣的那種。不過,自2017年以來,長安就面臨著銷量不斷下滑,利潤不斷突破下限的狀況。2018年,旗下長安福特更是銷量下滑一半以上,導致利潤從2017年的70幾億降到2018年的不到10億,可以說是一步天堂一步地獄。未來,長安汽車發展的關鍵在於三點,一、其提出的第三次創新創業是否成功,其新能源戰略-香格里拉計劃和智能化戰略-北斗天樞計劃是否得到有效落實。二、其品牌向上計劃是否得到實施,以及高端品牌落地等問題。三、資金問題,旗下新業務是否有充足資金支撐。



吉利,當前國產品牌的擔當,尤其是其在海外的一系列收購活動不斷激發出國人的愛國情緒,引發公眾對吉利汽車的關注,加上近年來吉利汽車在產品外觀、質量的不斷突破,其銷量也在不斷攀越新的高峰。藉助沃爾沃汽車技術,吉利在研發領域、製造領域、管理領域都在向國際先進看齊,加上其優秀的資本運作能力,其未來競爭力與上汽榮威相當,並屬當前國產品牌的第一陣營。


汽車之盟


國產汽車品牌裡前五強有長城、吉利、長安,榮威的未來在於上汽、奇瑞的未來在於由誰接管,但這兩個品牌已經不再前五強的行列了。

長城汽車的發展狀態看似很樂觀,但也已經走到了轉型的關鍵點,留給這家企業的技術儲備時間已經在倒計時。燃油車領域長城獨霸SUV和皮卡車市場,在兩個領域能持續保持銷量冠軍是有其實力和技術所在的,但消費級的定位和國產車的身份也給這個品牌上了枷鎖。

以哈弗系列為例,首先要保證充足的動力所以研發了1.5T缸內直噴,作為國產車品質和安全級別不能縮水所以增加了很大的重量,這樣定位的SUV產品油耗一定不會太低,實際哈弗系列的油耗也均在中等偏高的水平。那麼雙積分裡的油耗積分就會有嚴重的負值,新能源汽車領域長城沒有核心技術也很難控制成本,所以銷量也比較低迷。

雙積分長城汽車是倒數第一,燃油車的熱銷造成了需要通過十數億的費用去買積分,這種發展狀態是不健康的。而燃油車根據現在的風向標的指向來看,也許大限就是2025年,屆時一旦禁售長城如果沒有在這六七年的時間裡發力新能源,這家企業會一蹶不振,這家企業的未來還不能確定。


吉利汽車產品線豐富、企業實力背景強大,在燃油車領域有不錯的表現,新能源汽車也在投入巨大的精力研發,這家多元化發展的企業對於風向和市場需求的嗅覺非常靈敏,後期是有長期發展能力的。

當然近期推出的一些三缸雙離合產品有些自視過高,混動/EV技術也比較一般,至於是否值得選擇是值得商榷的;不過個人喜好和品牌偏好問題沒有標準,也不能因為這些產品否定這個品牌。


長安汽車貌似是一個真正做到曲線支持自主品牌的良心企業,合資的外國品牌再汲取一定技術之後基本“死走逃亡”,鈴木、馬自達、標緻雪鐵龍、福特這些企業反哺了長安卻玩敗了自己。

這是玩笑話,這些合資品牌的衰落是其咎由自取,長安汽車在商用車和乘用車方面都有不錯的發展,雖然在1.5T直噴機上栽了大跟頭,但也不能以偏概全。自主研發的6AT已經有和愛信抗衡的實力,藍芯動力只要能保證質量穩定性後期也是有很大前景的。

新能源汽車方面已經推出【香格里拉計劃】,2025年全面停產停售燃油車,在電動和混動汽車方面與比亞迪戰略合作也算找到了依靠,這種企業聯盟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好事,長安越來越靈活了。


榮威汽車背後是上汽,品牌連logo都是模仿的羅浮,技術依靠通用支持,這個品牌看白了只是有個外殼,核心技術和產品誠意與通用旗下的合資車定位接近,是一個定位過高和品牌價值並不高的低性價比品牌。

不過榮威發展是好是壞對於上汽來說影響不大,即使品牌消失還可以另起爐灶,上汽旗下有五菱寶駿、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等等品牌,產品線覆蓋所有價位的車型,企業實力強大會是最終剩下的幾家巨頭之一。

奇瑞汽車在燃油車技術方面已經明顯落後,1.5T多點電噴發動機在直噴時代成為了唯一的選擇,變速箱沒有自主研發生產的產品,僅此兩點就落後於一線自主品牌的技術實力。1.6T直噴牛機上市了三年到現在還在上市階段,比哪吒的孕期還長。新能源汽車同樣依靠採購組裝,市場依靠共享領域。持續的虧損最終被甩鍋,從地方國企變成了私企,如果仍舊以這臺動力和低級的變速箱賣高價,這個品牌幾乎沒有前景了。


自主品牌近期的前五強:比亞迪、吉利、上汽、長安、廣汽。



天和Auto


當奇瑞連續九年雄踞國內自主品牌銷量榜榜首的時候,誰也不知道如今的奇瑞卻是在夾縫中求生存;當吉利還在以電冰箱開始創業的時候,誰也想不到他會收購沃爾沃---------技術上的事,5年之內可以預見,但10年、20年之後的變化卻無法想象。

因此,如果你問我奇瑞、榮威、長安、長城和吉利誰更有未來,我是無法回答的,甚至沒人能給你答覆,但如果說如今誰的發展勢頭最猛,那麼我只能說非吉利莫屬了。

當然,這並非說吉利在技術儲備或者生產工藝要超過其餘自主品牌一頭,而是說吉利這個企業的戰略佈局是在自主品牌中最為成功的,從2000年開始:

  • 2009年3月27日,吉利成功收購全球第二大自動變速器公司——澳大利亞DSI。


  • 2010年8月2日,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福特首席財務官路易斯·布斯等出席在英國倫敦舉行的交割簽約儀式,吉利完成對福特汽車公司旗下沃爾沃轎車公司的全部股權收購。。
  • 2013年2月1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宣佈收購英國錳銅控股100%股權,以1104萬英鎊的代價將後者全部業務與核心資產收購。
  • 2018年2月24日,吉利集團有限公司(由李書福擁有、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管理)宣佈,已通過旗下海外企業主體收購戴姆勒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戴姆勒”)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

其中每一項動作,都在“師夷長技以制夷”,雖然吉利有“自主研發”的4G18CCVT發動機、Z系列變速器、EPS轉向主力,但他們顯然知道自己的技術跟合資品牌相去甚遠;其次,在每次大動作之下都是極具噱頭:從“第一個收購豪華品牌的自主品牌”到“入主奔馳”。這種手段,其餘自主品牌遠遠不及。

反過來我們看其他品牌,奇瑞則在“第一自主研發”的名頭迷失了自我,在技術不足的情況下錯誤的開啟多線佈局、品牌高端化,使得產品線全面崩盤,多年間處於“蓄勢待發”的狀態;長安長城的產品線較之於奇瑞甚多說都略有不及,甚至連模塊化生產線都僅在構架之中,各家都僅僅只靠一到兩款爆款SUV撐起局面。


綜上所述,目前背靠大樹的吉利發展勢頭更甚-----但這僅僅是現在、近幾年中,如果說未來,大家都還為時尚早。



無聊到巔峰


個人認為這五個品牌中,吉利的未來會更好!

1、從2018年的銷量來看,吉利銷量150萬量,遠超第二名的長城汽車105萬量。近50萬量領先的背後,是一個企業背後綜合實力的體現。

2、吉利汽車的產品線更豐富,每款車的銷量都很好而且比較均衡,這背後的原因則是吉利對每款車背後的精準定位,良好的營銷,不斷紮實的產品實力,以及隨著高速發展後所帶來的超高影響力。這些均是一個企業發展最核心的競爭力。

3、長城汽車太依賴SUV,長安則是戰略不清晰,這幾年則是裹足不前;奇瑞則是緩慢增長,近兩年有所好轉;榮威這幾年則進步較快。但在吉利面前,前面幾家車企的銷量增速均黯然失色。4、研發實力

長城奇瑞比較像,研發體系緩慢調整,技術自我積累緩慢,沒有合資技術可以學習,從哈弗H8先後兩次延期上市就體現出長城的技術積累的不足與短板。

長安上汽比較像,都有合資企業合作,有一定的範圍技術可以去學習,但合資研發依然牢牢被合資控制在國外,國內僅僅做些非核心技術的研究。

吉利現在的研發體系主要是從15年左右開始的搭建,對標沃爾沃,而且沃爾沃對吉利的開放程度遠比其他合資對長安上汽高太多,隨著領克的研發,這種合作程度更加緊密,領克以及沃爾沃的先進工藝,試製水準直接呈現在吉利人面前去對標學習。這個條件,其他幾個品牌均沒有。

至現在吉利大概有一萬名技術研發人員,可以說是國內最為龐大的發研隊伍,而且大部分是挖的行業內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優秀的研發體系、標準,龐大的研發隊伍,優秀的技術實力及製造工藝,足以保證未來吉利汽車遙遙領先的基石。


好生活style


第一隊伍,國企品牌就是長安,民營企業品牌就是吉利。

一汽、上汽繼續深化合資,東風也就那麼個樣了。

第二隊伍,長城繼續模糊路線,奇瑞技術出口強,國內摸不懂,比亞迪依舊是我心我行。

第三隊伍,什麼北汽、江鈴、江淮、陸風、中華、眾泰、海馬自己搞不好就搞搞小子品牌。老子不行兒來幹。

第四隊伍,歐尚、大邁、漢騰、君馬、大乘、凱翼又是一鍋粥。不看不知道,看了驚一跳。原來自己也是爹生娘養,但卻吃不飽穿不暖。


名字131333124


這幾款車我都看過坐過體驗過,我覺得吉利跟長城先說說長城汽車這車我對它非常喜愛就拿F5吧這車大氣堅固漂亮製作工藝一流外觀,內飾,動力。價格可以說做到了業內最強,尤其是這車的安全性整車非常的厚實8頓鋼筋都壓不垮h2!吉利靠得是沃爾沃整體造型時尚但是隻有吉利領克系列才是最值得購買的至於吉利品牌我認為我有許多地方不足車子好不好主要看安全性沒有安全性的車談不上一輛真正的好車!現在很多中國傻子排隊買日系車,尤其是雷克沙斯登上半年加價購買,還要看銷售員臉色,我不知道日本車哪裡好鐵皮薄更可怕的是後面沒有防撞鋼樑這可是非常危險的萬一高速一個追尾後果不堪設想只有壓不垮的領克,長城,沒有壓不垮的豐田本田不要在把所謂的發動機放第一位了一輛好車最重要的是安全畢竟生命只有一次,車子沒了可以再買在說了現在的汽車誰還開個十年二十年呢?開個五年八年差不多就換車了!


針尖上的天使10


從投資角度,吉利更有未來

暫不說車的事,容易被站隊,單從投資角度講:


吉利集團是戴姆勒最大單一股東(奔馳親爹),沃爾沃集團第一大股東(非沃爾沃乘用車),沃爾沃汽車全資控股,中國第一大國產車車廠,馬來西亞寶騰汽車49.9%股權人,路特斯51%控股人.......還有一串概念性的投資,我就不說了,例如收購了飛行汽車公司。。。。。


看到這些我們還說什麼呢?


奇瑞、榮威、長城、長安,打成捆,上面再摞一個一汽轎車、東風汽車,哪一個有李書福的戰略投資眼光?哪一個有李書福的投資膽識?李書福現在的投資原因,是為了成為世界上最NB得車廠在努力,而看看奇瑞,欠國家一屁股債,搞假電動車騙補助,等著政策救命;長城,標準的小商人思維,只顧以前利益,為了利益可以拋棄轎車系列,為了利益在VV7油耗做文章。而這些事情,我從來沒聽說吉利有過!吉利相比那些家,是一家更有情懷和作為的企業!


吉利的投資,是為了成為世界上最NB的汽車集團,而那些國產企業,僅僅是為了生存!


猩爺說車


我更看好上汽榮威,比亞迪,吉利這三家企業,另外加上廣汽和長安各算半個。第一上汽家大業大,資金雄厚加上上海人的精明,有較高競爭力,第二,比亞迪掌握電池技術,代表未來方向,是最有潛力的企業,第三,吉利有著浙江人的膽略和精明,加上沃爾沃的加持,確實讓人佩服。其他企業嗎?一汽不提了,時間機會和人的因素決定他就這樣了,沒有多大希望。廣汽先天不足,自身技術底子不足,但扮相好,且市場觀念強,還是有希望的,算半個。長安還行,有技術,有資金,底子厚,但是扮相太差,還算是有希望的,也算半個。而長城短腿項目太多,奇瑞屬於技術控,但市場運作差,一條腿走路,能走多遠呢?東風可以和一汽相提並論,病症或有不同,結果差不多。這些企業最終都屬於被整合的對象,估計最終競爭結果,會有四至五家汽車公司能夠站穩中國市場,而其中總會有兩家左右車企走向世界,就像今天的華為一樣。個人覺得比亞迪和吉利最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