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大學生也加入了啃老族行列,父母卻把這責任歸咎於社會,你怎麼看?

順15481


難道不是社會問題嗎?高昂的房價和物價,很少的就業機會,才造就了啃老一族。你可能會說:自己不會去奮鬥嗎?就拿我所在的城市所在的單位說吧,父母輩只要不是太差,基本都會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只要認真工作,達到一定工齡,都會分到單位的經濟適用房,很便宜的那種。而現在的孩子呢?必須足夠優秀,才不會被失業所困擾。但是你必須承認人中龍鳳畢竟是少數,更多的孩子資質普通,物慾橫流的這個時代本無穩定可言,可是他們還得生活下去,作為父母,在孩子困難時期又怎能忍心不伸出援助之手?現在的孩子是幸福的一代,因為有父母支持;同時也是悲哀的一代,因為社會就業機會少,收入少,如果沒有父母的支持,那麼他們只能面對高昂的房價望洋興嘆,面對以後的生活、婚姻一系列問題失去信心。現實就是這樣的。


小小米渣999


有些大學生的家長,確確實實是在埋怨社會的。這真的是客觀存在的。

比如,我認識的一 個老街坊,她閨女大學畢業 了沒有工作在家裡啃老(現在30多歲了)。她就經常牢騷滿腹的。

她女兒上高中快畢業 時(那都是十多年前了),當時班裡有幾個同學,想辦法去當兵了,她為了讓女兒上學,沒有讓女兒入伍。

接著,上大學時,自己單位招那種合同工,好像是可以先招自己單位職工的 孩子,她也沒考慮這些事。

就是想讓孩子先上完大學再說,這也無可厚非。正常的家長都會讓孩子先上完大學吧?

後來,孩子畢業了,單位招合同工的事情一去不復返了。她多次去找領導,領導也無能為力。 接著,她發現,以前當兵的那些孩子,退伍之後,給安排了正式工作。

這都是她孩子本來的同學,有些學習也不如她女兒,但是在選擇出路方面,當了兵或者退學招了工,現在也都有正式的工作,似乎比她們有遠見。 (如果沒有同學做鮮明對比,她可能還沒有那麼失落。)

而她女兒呢,上的大學也不是特別優秀,專業也不是很好,關鍵是孩子也沒有多少闖勁,於是,就回來啃老了。她經常埋怨社會,為什麼不安排 接班,或者招工之類的事情呢?讓她們這雙職工的孩子,沒處接班去。

這就是典型的一個埋怨社會的例子。


Longsuixinyuan


我覺得出現啃老這種現象的原因既有有家庭的原因也有社會的原因。很多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從小就幫著家裡幹活,比如說放了學幫著洗衣做飯打掃家務等,我爸爸兄弟四個每天放了學就幫家裡打豬草然後揹回家餵豬,地裡的莊稼成熟了還要幫著割麥子掰玉米,那個年代的日子過得很苦,兄弟好幾個每天吃的飯都是粗糧淡飯,菜裡都很少放油,大米白麵也不是經常吃,平常吃的最多的就是紅薯,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繼續穿,我大伯讀高中的時候每個星期天回家帶飯到學校,就帶一包我奶奶親手做的窩窩頭和烙的大面餅和一罐自己家裡鹹菜缸裡醃的那種大頭鹹菜,怕帶的鹹菜不夠吃臨走的時候往罐裡的鹹菜上再放一把鹽,你說苦不苦?但是我大伯人窮志不窮硬是靠自己的堅持努力考上了省重點大學現在省會一所大學當教授,每天兢兢業業專研學術,有多個科研成果受到國家和省裡的獎勵。我那兩個叔叔和我父親成年後在我們當地辦了一個養殖場,是最早在我們當地養貂的,每天也是起早貪黑省吃儉用的。他們那個年代出生的人從小就吃了很多苦,吃不好穿不好,但是他們依然沒有埋怨命運的不公時運的不濟,沒有怨天尤人,而是滿懷對生活的熱愛和激情用勤勞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讓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更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這個社會創造著價值。

那麼為什麼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社會發展了,人們的受教育水平也普遍提高了,有些人反而變的不求上進啦,變懶了,甚至有的直接墮落為啃老族?有的是初中高中畢業不出去打工在家裡啃老,有的是大學畢業也不找工作或者是找了一份工作但是幹著不滿意索性辭職在家啃老,前段時間新聞上說有個重點大學畢業的研究生不去工作在家啃老,就靠著父母那點微薄的工資生活,這些啃老族在家裡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每天不是玩手機就是打電腦遊戲,每天睡覺睡到到中午才起床。而他們的很多父母並不是那種大富大貴之人,這樣的年輕人我見過很多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社會現象呢?

我覺得首先從社會大環境來說這些年高校擴招嚴重,很多年輕人都能夠邁入大學的大門接受高等教育,每年有大量的高校畢業生進入社會找工作,社會上的高大上的那種好工作是有限的,並不能保證每個畢業生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而且各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參差不齊,生源的質量也有好有壞,有的學校所設置的專業與社會脫節,不符合社會用人單位的需求,而有的學校平時管理不是很嚴格,很多在校的學生沒有把精力放在好好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上面而是沉迷於打遊戲睡懶覺談戀愛等方面,在學校裡沒有學到過硬的專業技能,這樣的畢業生走向社會後,在激烈而又殘酷的社會競爭面前很難有什麼競爭力。大家都想找好工作,但是好的工作不只看關係更注重個人的水平和能力,很多這樣的學生在學校裡過慣了安逸的生活到了社會上後感覺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該如何立足和發展。自己本身沒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反而對工作挑三揀四的,工作時間長的不幹,沒有雙休的不幹,累一點的不幹,底薪低的不幹……社會本來就是現實而又殘酷的,沒有說不付出卻想有高回報的事情。

從家庭和個人來說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很多從小在家裡嬌生慣養的,從小到大沒有吃過什麼苦,不知道生活的艱辛和不易,對很多東西都不知道去珍惜。有的覺得自己家庭條件比較好父母收入比較高,覺得自己出去吃苦奮鬥還不如在家裡啃老,年紀輕輕的就好逸惡勞,總想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而不能勇敢的面對社會和自己。

面對這種現象我覺得首先應該加強對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合理設置所學專業多設置一些實踐性強符合就業單位需求的專業,這樣學生畢業就就業而且專業對口,保證了對教育資源的合理充分利用。同時加強學校內部管理杜絕學生無故曠課早退考試不及格,沉迷遊戲等嚴重影響學習的不良風氣和現象。作為父母也應學會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孩子,不要對孩子太過溺愛,要從小讓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適當的吃一些苦頭也是有好處的。年輕人本應充滿著陽光和希望,我們應該振作精神自食其力做一個對家庭對社會有價值有貢獻的人。





天下第二風流才子


啃老,有個客觀的前提,那就是有的啃。如果像上一輩你連啃的基礎都沒有,別說啃老家裡老人還指望你每月寄錢回去補貼家用呢。再苦、再累、再難你也的堅持下來。因為整個社會就沒有這啃老一說。講一點帶有苦澀味的笑話,專業應用軟件培訓時,我也去參加了,沒想到整個培訓班裡就是我一個年齡最大的 ,其它都是二三十歲的男女,那些人就問我,你這個歲數了,還來學軟件啊,我說沒辦法下崗買斷了。我爸在電腦上就是“鬥地主”“打撲克”打字都不會,像你字打得這麼快,我說你爸是有福之人不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我就是屬於後一種人的。年輕時累一點,苦一點真的沒啥,能超過我們這一代所吃的苦不會了吧。


碧波垂柳


這些現象本身就跟家教有關的,如果他們的父母本身就是啃老族,那兒女也是啃老族這很正常。而如果父母本身不是啃老族,但從小就溺愛孩子,家教不嚴,那孩子變成啃老族一點不奇怪。

現在的人心理都不太正常,生個兒子就是天大的事情,有一回我在一個酒樓吃飯,突然有個女人走過來讓我給她設置微信簽名,因為她兒媳生了個兒子,她太高興了,要在簽名裡寫些高興的東西。我和家人相視一笑,通常這種境界的人以後一定會寵壞兒孫,知道為什麼有些人自己生孩子管教很嚴,但到孫子出生了就溺愛孫子嗎?因為自己老了,很多事情都說不了算,好不容易生個孫子,怕孫子不喜歡自己,所以能留住孫子在身邊,寧願滿足他們一切的要求,所以,通常富不過三代就是這樣來的。

你有沒有對兒子說過這樣的話:"讀書哪用那麼賣力,你看你老爸我,初中文化,一樣千萬富翁。"如果你說過這話,對不起,你孩子完了,因為他們知道以後就算不讀書,也能從你身上得到用不完的錢,加上現在人們的生活好起來了,孩子們都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努力學習了,因為家裡要什麼有什麼,還哪裡用得著那麼賣力?

家長們不要怪社會了,要怪就怪自己有沒有犯了以上的禁忌,如果有,那你得自求多福了,如果你怨社會,那你看看隔壁老王的孩子為什麼那麼有出色,為什麼就是比你的孩子優秀,為什麼人家孩子是名校畢業,找到好工作,而且還娶到好老婆生了好孩子,一代比一代優秀,這就是你自己要檢討的了。


教你孩子學英語


都怪高房價,好的一本大學到現在依然有工作分配的。特別是浙江的省屬重點大學,只要成績好,不管本科還是研究生都能分配一個好工作。本科年薪二十萬起,研究生四十萬起。但在高房價面前,依然是懷水車薪不管用!哪個父母這麼狠心,孩子讀完研究生就不管不問了?二萬多一月的按揭啊!做父母的不幫著還能睡得著嗎?現在的家庭再窮,兒子也是從小嬌生慣養下長大的。憑藉著其卓越天賦,過關斬將。一路重點小學、重點初中丶重點高中、名牌大學、再到名牌大學研究生。孩子真的是不容易啊!這樣的孩子夠爭氣了,做父母的難道不心疼其的難辛付出嗎?你能忍心讓其獨自承擔高房價帶來的沉重生活壓力?


紫氣東來154703613


結婚以後,走上社會。有了自己的工作,要闖出自己的人生路。如果再去向老人索取財物,維護自己的小家庭生活。這才是真正的啃老族。

問我,父母把這樣的一個問題,歸咎於社會。你怎麼看?我看父母這個觀點就是說對了。就是社會造成的。

農民家庭,出身的大學生。可想而知,父母沒有什麼能為。光靠種地打工掙點兒錢,培養大學生。是何等的艱難?如果能給他娶上媳婦兒買到房子,那就是立下了汗馬功勞。責任就是基本盡到完成了。錢已經花盡了,油水已被榨乾啦。啃老族這個詞就不存在了。再啃就要命了。

另類家庭就不一樣了。父母都是有能力,有頭腦,有社會地位的人,企業老闆。高工資,高收入,高薪階層的退休人員等等人物。自己這個錢根本就花不了,不給兒女花,又能給誰呢?一個是願意讓他來啃。另一個是理直氣壯,肯得著,應該肯。我認為這就是社會造成的,啃老族的真實現狀。


用戶2999791643679崔


堂堂大學生啃老,其責任主要在於社會。

一是說明某些大學教育與現實脫節。大學在專業設置、學生能力培養等方面缺乏針對性,所學的專業知識對學生將來就業幫助不大。學生在高等學府裡苦讀四年,成績合格畢業,無奈高分低能,所學的東西拿到社會上吃不開,造成就業困難,或者屢遭失敗,於是垂頭喪氣,不得已回家啃起老來。

二是目前社會上確實普遍存在著就業難的突出問題。1,創業難。普通人創業既無資金又無技術和經驗,更缺乏產品銷售門路。即使東拼西湊資金創了業,失敗的可能性相當大。一旦失敗,血本無歸,一蹶不振。2.考公難。當公務員是一個好路子,但競爭激烈,要考進去難度很大。每年大學畢業人數七八百萬,公務員才招多少?杯水車薪。3,職場入職難。進企業當白領是很好的選擇,但競爭也很激烈。沒有真才實學,進不了,進了也幹不久。有了這三隻攔路虎,大學生就業就難了,不啃老又能咋樣?

就業難的責任在於社會,政府要想方設法擴大就業面,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更多的幫助。另一方面,大學生要端正心態,自立自強,遇到挫折要勇於面對,年輕就是最大的資本。同時啃老的大學生要放下身段,到服務業去,到私營企業去,這些方面用工量還是有較大缺口的。


李家莊雜說


這應該是父母從小對孩子,缺少獨生活能力的培養和教育,是父母寵愛有加的惡果。

從小到大任何事,都有父母大包大攬,主要責任是父母教育不嚴。

應該讓孩子找一份自食其力,力所能及的工作才是正道。

當父母要積極主動配合,讓自己的孩子逐漸,為自身的強大而努力。

但話得說回來,當今社會也有很多不思上進,不肯吃耐勞,貪吃懶做,在家裡啃老現象,確實不在少數,當父母的也很無奈,此類現象必須引起社會有關部門,和家長們高度重視。





靠山4


這是一個悲傷的話題!說真的,啃老族的出現,少數人還可以說家庭教育失敗,但數量達到一個程度,那就是整個社會也有關係了。

都到成年了,還把伸手向父母拿錢花當成理所當然的事,那隻能說從小沒教育好了。而教育不能簡單歸於家庭或者學校的,只要學過教育學的都知道,教育是家庭跟學校相結合的。

而為什麼說社會也有關係呢。只能說外在影響也有很大關係,孟母還三遷呢。

現在社會太物質化,大多人笑貧不笑娼。以至於很多人都注重於外在形象,注重於物質享受。很多人都從小耳濡目染,被影響很正常。大學生雖說是成年人,但還是學生,也算半個社會人了。跟外面人一樣追逐物質享受也很正常。而大部分大學生都沒收入,只能向家長要錢了,加入啃老一族了。

而走出社會的啃老族有部分是從小啃老的,有部分則是社會逼的。比如現在年輕人結婚,又要房子又要車,有幾個人靠自己能賺到的?!還不是要靠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