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社會上的“啃老族”?為什麼有人認為城裡的啃老族比農村的多?

用戶9538365492860


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他們並非找不到,而是主動放棄了就業的機會,賦閒在家,不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銷往往不菲。“啃老族”年齡都在23-30歲之間,並有謀生能力,卻仍未“斷奶”,得靠父母供養的年輕人。社會學家稱之為“新失業群體”。 2014年6月,山東立法禁“啃老”引發熱議。

曾有一謎語形象生動地刻畫出這幫“啃老族”的生活狀態,說的是“一直無業,二老啃光,三餐飽食,四肢無力,五官端正,六親不認,七分任性,八方逍遙,九(久)坐不動,十分無用”,而謎底就是“啃老族”。 他們並非找不到,而是主動放棄了就業的機會,賦閒在家,不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銷往往不菲。

“啃老族”年齡都在23-30歲之間,並有謀生能力,卻仍未“斷奶”,得靠父母供養的年輕人。社會學家稱之為“新失業群體”。 中國的啃老族,簡單來講,目前中國的啃老族只要分以下幾種 1等 能正常勞動有收入,並且能按時交納生活費,但是要依靠父母出錢供其買房買車或者其他奢侈品的。 2等 能正常勞動有收入,不交給父母生活費,甚至連其妻兒也跟著吃喝父母的。

3等 無工資勞動沒收入,一切生活開銷都由父母供給的。 靠父母投資經商卻一無所成者同樣也是啃老族,當然啃老族比起敗家子來說還是要優秀許多的。 他們的社會特性可分為四類“追求夢想型、喪失自信型、自閉型和家庭溺愛型”。 追求夢想型 對於自己的現實工作有理想,非要達理想才能滿足自己所需,會有一直轉換工作的情形。

喪失自信型 因一次的工作經驗失敗,對往後就業會有挫折感,信心遭受打擊,不敢再面對就業。 自閉型 從小與社會接觸環境自然隔閡造成。 家庭溺愛型 從小受到家人的期待,認真讀書只為了滿足家人的期待,擁有高學歷卻不懂自己將來打算,遂成米蟲的心態 。

導致啃老族的原因:現在的啃老族的誕生多半是因為兒時父母過於溺愛的行為而導致的。大多數啃老族們因為從小依賴父母習慣了,失去了在生活中和社會上獨立自理的能力,而且也養成了懶惰和只接受別人的勞動果實的習慣,因而長大了還只會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 “啃老族”的行為與不當育兒方式有關 為什麼當代社會出現了很多成年之後還依賴父母生活的“啃老族”?

幼兒教育專家認為,“啃老族”的行為與他們在6歲前受到的不當育兒方式有關。 在鄭州召開的中國幼兒教師發展論壇上,幼兒教育專家認為,父母對6歲以下兒童不當的教育方式,導致他們成年以後缺乏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啃老族”就是鮮活的例子。成年以後,在經濟、心理、生活等方面缺乏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依然依靠父母的人被形象地稱為“啃老族”。

中國園長髮展論壇主席、幼兒教育專家李俊傑說:“就拿吃飯來說,孩子都好幾歲了,父母還給孩子餵飯;或者當孩子自己吃飯把飯灑出來時,一些父母不是耐心提醒、糾正動作,而是對孩子大聲呵斥,這對孩子的獨立精神和自信心都是一種打擊。” 致力於幼兒教育科學普及工作的學前教育碩士李俊傑說:“對兒童正常行為的壓制和約束,不利於培養孩子獨立、自信的品格。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依賴父母,做事情畏首畏尾。”

專家認為,讓孩子自己吃飯,不僅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和自信心,還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手眼協調性,對以後孩子學寫字、學畫畫以及培養動手能力都很有幫助。 根據學前教育理論,正常情況下,一個人的個性和心理素質在6歲以前基本定型,如果兒童6歲以前養成過多依賴父母的習慣,那麼以後再培養他獨立、自信、頑強的品格就會相當困難。

現在人們對中小學教育已經十分重視,但是對於幼兒教育關注不夠。實際上,父母對6歲以下兒童的教育方式,會直接影響成年以後的行為方式。6歲以前不當教育方式的後果,是難以挽回的。 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來看,主要由兩方面原因造成: 第一、由社會生產力發展不平衡決定的,目前我國社會財富的有限性導致必然有一部分人處於分配的弱勢;

第二、由社會制度不健全造成的,目前我國分配機制較多看重市場主導機制,國家調控分配機制介入力量不夠。

從啃老族現象反思教育:

1、缺失了獨立性的培養。現在的啃老族絕大部分是最初的幾代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就成為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庭圍著他們轉,父母長輩的一切都服從於他們,對他們倍加溺愛和呵護,什麼事都不讓孩子操心,什麼事都不用孩子管,總認為孩子能快樂成長家長幹什麼都行。

2、缺少抗挫折的教育。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加之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生怕孩子吃苦,更別提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了。在過分優越的環境中,孩子的生存能力也越來越弱化。 3、缺失了自信心和責任感培養。家庭應成為子女的第一大課堂,子女的勤勞,孝順和責任感都應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向他們傳輸的。

當今的社會就業風氣幾乎是不敢讓人來提及.拉關係,走後門,點炮,找個好工作就得必須"有錢,有人\

農夫三叔有話說


說起啃老,是社會普遍存在的不良現象。可憐天下父母心。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是心肝寶貝,處處縱容他,處處捨不得他,養成的依賴心理,反正是大樹根乘陰涼,天不怕,地不怕,返正有私家銀行,取款機,一卡通。又不要還貸,取錢方便。只要一個電話或說明用錢難處,錢會毫不心疼的到賬,慎止父母節衣縮食,東挪西借為他準備,錢花如流水,返正不是自已的血汗錢,毫不在乎。


有誰曾想,父母年老體弱,掙的錢也來之不易,要知道感恩,要知道回報,捫心自問自已為什麼不能自強自立,闖出另一番天地,分擔父母的重任和義務呢?

有緣人告戒月光啃老朋友,人要自強自立,錢乃點滴積累而成,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能依賴父母。要靠自已,流自已汗,花自已的錢,靠父母顯富擺闊不是英雄好漢。網圖。


有緣人153832681


“啃老族”在我看來就是懶惰,不學無術不肯勞動,一點不理解父母。這種人只有一味的索取不懂得付出感恩,這樣的人也可分為兩類吧,一種家庭條件不好還不知道奮鬥,可憐的是他們年過半百的父母還要養活一個成年的“殘疾人”,一種就是家庭條件很富裕自己不幹活也有的吃,這種可能於家庭也有關係,價值觀錯誤但是啃得起。

對於城裡啃老的比農村多的這個很好理解,城裡條件一般比農村好,有的啃。農村成年不出去工作村裡人都會說,父母面子也沒出擱,農村長大的孩子大多從小就幫家裡幹活了,沒有啃老的意識,家庭條件也不允許,但還是有個別的就是家庭教育問題,從小對孩子溺愛造成的。



三農小偉


啃老”現象在我國的城市確實比較多,但農村卻很鮮見。我個人認為這不能怪城市老年人的“高退休金”,怪只能怪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金太少了。這是為何?

城市裡為什麼有很多三、四十歲的人在“啃老”,他們為什麼不工作?先來分析一下人們為何要工作,為何要出賣自己的勞動力。

勞動者出賣勞動力是為了獲得工資滿足自己的需求。在勞動者出賣勞動力的過程中,工資會給勞動者帶來效用(需求的滿足),勞動的付出會給勞動者帶來負效用(辛苦和受累),只要工資的效用大於勞動的負效用,勞動者便會願意出賣勞動力。

為何同樣的工作咱農民工願意幹,城市裡的“啃老族”不願意幹呢?

勞動者的“基礎消費量”,即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需求保障滿足的程度,與勞動者的積蓄、勞動自用所能獲得的產品,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助,以及社會保障和其它的互助關係等有關。可能會因而失業、疾病、年老以及其它天災人禍等而降低。

農民工的“基礎消費量”與城市“啃老族”的“基礎消費量”是不一樣的,城市“啃老族”因他們的父母有“高退休金”,其“基礎消費量”要遠高於農民工。那麼同樣的工資水平給城市“啃老族”帶來的效用就遠少於給農民工所帶來的效用。工資帶來的效用小於勞動帶來的負效用,城市的“啃老族”自然就不願意去工作,去出賣自己的勞動力。

那麼父母是企業單位的退休人員的子女呢?企業單位退休人員,退休工資普遍較低,一般在2500上下,即使二口子都退休,5000來塊錢在城市生活,加上年老醫療費大大增加,有多少給子女啃,再則企業退休人員的子女,受父母工資收入的影響,一般受教育水平還是較高的,要不都學有一技之長,整天遊手好閒的也不多。真正每天打麻將、三、四十歲在城裡跳廣場舞的有那麼幾類人:

一、企業病退、早退的工人,因各種原因退了,無所事事。

二、城郊拆遷的農民,田地徵收了,補了房、錢,一天無事可做。

三、跟老公、老婆進城的農民,有些是老公有固定工作或商鋪,妻子進城,無所事事;有些是妻子有固定工作,比如服務員、收銀員之類,老公打點零工,天氣好擺個路邊小攤,沒事打牌。

四、進城的好逸惡勞的農民和小城鎮的無業遊民,專幹一些違法亂紀、偷雞摸狗之事,閒了除了打牌、跳舞之外也沒事可做,也不想做事。

縣城級以下的城鎮的牌館中,80%左右是進城的農民,沒事可做、不想做事的一部分,陪小孩進城讀書的也有很大一部分。

這樣的現象真的要調查看看那些高退休工資待遇的人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退休工資待遇。是不是要採取措施限制高退休工資待遇,以免讓年輕人啃老一旦高退休工資待遇的人走了那麼啃老的年輕人咋辦?這是一個很嚴重的現實社會中的問題?大家有什麼看法留言評論……






mj三農資訊


喜歡【鄉村關中】的朋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共享“三農”資訊!

城裡養兒是“啃老”,農村養兒才是“防老”。這是現在社會現實的狀況。

“啃老”現象在我國城市確實比較多,而農村要相對少很多了。城裡人經濟狀況相當好,各方面條件十分優越,子女從小嬌生慣養,接受教育水平高,懂得享受,沒有必要為生活而煩惱,整天遊手好閒也衣枕無憂,沒有必要學習一技之長,沒有必要辛苦工作。

農村人從小就辛苦勞作,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從小看到父輩們“活到老忙到老”,所以,他們更加自立自強,以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堅韌的毅力,努力擺脫貧困,他們沒有“啃老”的資本。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據《鄉村關中》多年的調查研究,分析認為:

第一,城裡人“啃老”的資本雄厚。

1、城市裡人的錢來得很容易。

城裡人每月領取高額的工資和薪金,生活水平和質量讓農村人望塵莫及。他們從年輕 時就積累了足夠的財富,對子女嬌生慣養,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

2、城裡人退休後每月領取高額的退休金。

城裡老人每月領取高額的養老金,沒處花,也花不完,自然用於子女,他們習慣了向父母伸手要錢,根本沒有必要為生活犯愁,也就不需要工作 ,不需考慮太多問題。

3、城裡人積累了豐厚的不動產。

城裡人賺錢都置辦了大量不動產,而這些不動產現在越來價值越高,城裡人不管出租,還是出售,都可獲得豐富的資金,根本不用考慮什麼,就考慮怎麼把錢花出去。

4、城裡人積累了豐厚的人脈關係。

城裡人接觸社會各行各業的人,這些人都有交往圈子,有點困難,都能通過熟人解決,所以,這是現代社會人生存的關鍵,啃老也是啃人情關係。

第二,城裡人“啃老”具有遺傳基因。

1、城裡人從孩子出生到上學、參加工作、結婚生子等等,都是由老人養活的。老人一生的積蓄相當大,年老了花費少,手裡有錢,一代一代流傳來。

2、農村人從出生到上學、參加工作等,基本上都是父輩從土地刨出來的,來之不易,且數額非常有限,農村人想啃老,還要父輩們能在土地裡刨到食物,所以,他們從小就自立自強。

3、城裡人有很好的就業機會,但沒必要工作。城裡人由於對子女過分寵愛、偏袒,導致子女成年後在經濟、心理、生活上缺乏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

第三,啃老是社會不良現象。

1、城裡人經濟境況相當優越寬裕,從小就養成依賴父母生活習性,自以為是,或不安於現狀,或好逸兇勞,或不學無術等,主觀上已經喪失了前進的積極性。

2、“啃老”成為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絆腳石,無益於個人、家庭、生活!農村小孩早當家,從小就養成獨立的思想,有意志面對問題自己解決,而不是尋找他們人幫助。


事實上,子女“啃老”的原因就是城裡人的經濟十分寬裕,而農村孩子不好好學習,就永遠不會有出人頭弟,就永遠艱難,所以,他們從小就受苦受累,在生活中磨勵出堅強不屈的本性,從而讓他們更加自立自強。因此,“啃老”是一個不良的社會現象,請那些啃老族振作起來,努力工作,通過雙手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網友朋友們,你們對這個問題還有何高見?我在下面留言評論區恭候。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鄉村關中】,喜歡的朋友請點贊、轉發、留言和評論,我創作更多優質“三農”資訊分享朋友,敬請關注。(文字原創,圖源網絡,侵權必刪)

本問答權屬【鄉村關中】,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本題作答:職業農民、農技培訓師基哥。


鄉村關中


謝謝!

啃老族無論在什麼時代,什麼地方,都是存在的。不僅僅城市有,農村也是存在。

啃老族是我們中國的特色!它的存在是幾千年的民族傳統,傳統有好有壞,中國的啃老族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啃,一個讓啃。老人們省吃減用,留下的家底都給子孫存著,他們只有把財富給了自己的孩子,才能閒上眼睛。現代的很多老人思想也發生了轉變,他們有錢知道出門旅遊和消費。

啃老族的傳統不是我們的優秀傳統,它是在養兒防老的思想理念下的產品。我們民族一直提倡勵志教育,好男兒要自力、自強,自力更生等都是在勉勵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美好的生活,這種指導思想就為了少出啃老族,多給社會創造財富。啃和讓啃的存在,這種現象會一直出現。

題主講到,啃老族城市裡多於農村,這個很正常,因為城市老人有退休金,農村老人只有一畝地,他想去啃,不去出力,只有去啃土地了。



柯子28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我認為城市的啃老族和農村的啃老族首先是有區別的,最主要的一個是家庭環境的影響,另一個是文化的儲備下面我談一下自己的見解。因人而異,不能一棍子打翻一船人,我相信啃老族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比較是極少的。

⒈城市人的啃老原因,首先城市的生活條件好,受到的物質條件就會好,而且城市的人會有攀比心理,城市的孩子上幼兒園上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都會成為父母作為和別人攀比的條件,這樣一個不好的習慣,在長時間的累計下,讓孩子從小耳濡目染,也養成了這樣的心理,他們會在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生活條件下會去攀比不同的的東西,列如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在幼兒園會比零食吃的是不是進口的?穿得衣服是不是名牌等等。

⒉農村人的啃老原因,我覺得在現在的這個社會農村要比城市少的多的多,農村的生活條件讓孩子從小就知道了什麼是吃苦的生活也每天都會體會到生活的不易,當然這種人肯定也會有,但是我覺得農村某些人啃老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好吃懶做,我認為農村大部分啃老的人就是這個原因。

習主席講的話很對,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拒絕啃老,拒絕好吃懶做,拒絕互相攀比。


五五六六人間事


啃老族,我以為就是一群不求進取,甘於現狀,沒有孝心的一類人。他們或許幼年時代生活優越,父母溺愛,事事都是父母去做,大包大攬,導致成人後在生存技能上有所欠缺。沒有責任心,沒有愛心,又有點自私。他們的現狀,父母也有責任。自己的收入抵不了支出,或者可以養活自己,但還是跟父母索要。鄉下有,城裡更有,因為環境條件較之農村好,教育不到位了,這種現象會比農村更甚


賈魯河邊的男人


啃老族說的不客氣一點兒就是家庭和社會的蛀蟲,沒什麼好說的,除非有特殊的原因。

至於感覺城市啃老族比鄉下多,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弟妹上學靠他掙錢,父母爺奶指望他光耀門楣,如果能有一個改變家庭經濟境況和個人命運的機會,他感激,珍惜珍惜都還來不及,怎麼會去啃老呢?再說了,他倒是想像城市孩子一樣啃老,但是他有老可啃嗎?


夸克兒愛自由


啃老族適應環境能力較若,在就業市場中,缺乏優勢,現在的啃老族多半是,而是父母過於溺愛的行為而導致的,因為從小依賴父母習慣了,失去了生活中和社會上的獨立自理的能力,所以養成了懶惰和只接受別人的勞動成果的習慣,讓孩子自己主動吃飯,不僅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和自信心,對以後孩子學寫字,已經培養動手能力都很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