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陪写作业时情绪暴躁,孩子成绩受影响,如何陪写作业减负?

9eN7y_sky


陪孩子写作业,一般都是在幼小阶段,因为大多数家长也只能止步于这阶段。首先不比较,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有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要过多比较甚至贬低,很伤孩子自尊,对于偏内向又敏感的孩子更是如此,造成陪写作业时心里很压抑,负担过重 更加影响发挥。其次多反思,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只有六七岁到十来岁 ,试想自己这个年纪时在干嘛,要实事求是,那些说自己小时候比孩子强多了的家长,肯定是只拿成绩说事儿,要懂得现在是素质教育,尤其小时候,不光是学科成绩打基础,是孩子在各方面都要打基础,甚至学科成绩好坏显得微不足道。有句话,我们这一代终究没有下一代人的素质高,就像我们这一代的素质要强于上一代。当然这是整体而言,但又不得不承认其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生命总是向前不会往后。孩子今后的幸福可能与成绩有很大关系,但决定幸福的是对生活的态度,这里就包括你做为家长对代孩子写作业的态度。我们做家长的谁不期望孩子幸福呢?!最后那些陪写作业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打骂的家长,他们是在害孩子,有可能培养出高分的考生,但培养不出幸福的人生观。


rou和远方


和很多家长一样,我们也为自家的孩子不爱学习而着急。小孙子今年念二年级,各方面都好,好奇心很强,一有机会便拉着奶奶去工地大门口看施工机械,研究它们的工作原理。男孩心里崇拜英雄,喜欢枪炮坦克战舰之类,别人考试忙答题,他考试画他心中的航空母舰。用老师的话说,他不知道为何而学习,学习就象别人家的事。我批评他学习倒数第一,他倒一本正经地说"你们不用急呀!我后面还有一个人呢”。着急是肯定的,我和他谈了学习的用途“你不是喜欢做坦克吗?那可是个很费钱的事,国家绝不会用一个学习不好的人去做………。”道理讲通了,也完全明白了,可拿起笔来还是愿意画枪炮,就是不爱写字。没办法,胡萝卜加大棒,美国人那学来的。表现好了大人就高兴就表扬就气氛样和,更多时候还要顺顺毛还有物质奖励。表现不好气氛就紧张,就气愤,男孩皮糙肉厚,有时小本棍之类也往身上召呼。其实每个孩子都愿意做父母眼中的乖宝宝。就看怎么引导了。现在学习是好了,老师也很高兴,家长也暂时不焦虑了,可是,这样强行掐断孩子的兴趣真的好吗?我不知道。心里很茫然。


逸泉212



每年大家都会在网上看到各种各样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视频,有的孩子和家长针锋相对,有的家长是连打带骂,更有甚者被孩子气得直接住院,长期辅导作业,家长也是身心俱疲,难以控制情绪,久而久之对孩子的成绩就会产生影响。

经常被大家拿来形容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的那句话就是:“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虽说有点玩笑的成分,但这样的情况经常上演,很多家长也很头疼,成为了困扰家长的顽疾,如果找问题的根源,学校、老师、家长、孩子谁也不是全责,但谁也不能摆脱责任。

1. 学校方面

从国家层面,不论是今年的两会,还是之前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的关于减负的文件,以及去年开始的关于治理课外辅导机构的通知,其目的都是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家长的教育负担。

但从学校的角度来讲,不论是九年义务教育还是高中阶段,升学成绩仍然是学校对外宣传的主要业绩,也是招揽优质生源的终极大招,什么“市五所”“市八所”,都是口口相传的所谓优质校,而学校的成绩终究还是要靠学生的升学成绩来提升,学校通过老师来具体实施,老师需要家长的配合,家长责无旁贷,但不论是时间还是精力都十分有限,面对孩子的学习自然会着急,导致家长和学生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影响孩子的成绩。

2. 家长方面

在学校的学习自然有班主任及课任老师负责,而放学后或假期里,家长就变成了绝对的辅导主力,就以小学阶段为例,一般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有的甚至一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了,基本上爷爷奶奶无能为力,年级越高,家长的任务越繁重。

现在虽然国家对微信等形式布置作业表明了态度,但这种通过社交软件或APP布置作业仍然很流行,稍有不慎,可能就错过了老师布置的内容,而直接受影响的就是孩子,因为没完成作业肯定会被批评,因此,置顶学校或班级的群,浏览聊天记录已经成了家长必做的工作,还有阅读、背诵等打卡任务,对于忙碌一天的家长来说,只有孩子入睡后才算是一天任务的结束。当面对孩子学习不认真、考试成绩不佳的情况,情绪爆发是迟早的事,我们常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但是面对孩子学习出现问题时,很难再保持克制。

因此,为了家长自己,也为了孩子,解决家长和孩子之间辅导矛盾的问题根本解决办法就是让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要让孩子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学习并不是为了完成老师和父母的任务,这一点至关重要。孩子如果不能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本质,就不可能真正为了自己去学习,也不可能主动学习。在这一点上,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小,听不懂,一是你完全低估现在孩子的理解能力,二是父母其实不用讲什么大道理,只需要从生活中找一些事例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就可以了。

2. 让孩子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感受到学习成功后的喜悦,觉得学习很有意思,而不是想象中那样枯燥无味,自然会愿意学习。可以尝试从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入手,让孩子形成对知识的渴望,就要启发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从学习中找到乐趣。

3. 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可以从一张卷子开始,可以从一次活动中的表现开始,当孩子清楚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后,会自然而然地想办法扬长避短,而主动学习就是好办法,同时,家长也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即使是点滴的进步。

4. 要求孩子对学习精益求精。对于处于逆境中的人来说,学习是否主动更容易发现;但对于学习上处境和形势比较优越的人,判断是否主动却比较难。其实对于学习处境和形势比较优越的人,学习上的主动性可以从是否精益求精上看出来。知识是无穷尽的,具有主动学习能力的孩子总能寻找到自己的发展点,从而更加努力的学习新的知识。

教育孩子对于父母来说是一生的任务,也是需要不断学习和交流的,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


您的关注与点赞,是观察号最大的收获和感动,也是观察号进步最大的动力!


教育观察号


陪孩子写作业情绪不好,家长的心态是关键!

陪孩子写作业情绪暴躁,我想这是每个家长都碰到过的问题吧,重点在于家长如何调整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平常心态来陪伴孩子!



多鼓励,多表扬,不要指责打骂!用全心全意的爱来陪伴孩子!

学会正确引导孩子,体谅孩子的辛苦!比如:“宝贝,写作业累了吧!来吃个水果……”,“孩子,看你写作业是不是有什么困难,需要我怎么配合你呢?……”,“每天熬夜太晚了,我很担心你,这样会对身体健康有影响……!”

应该从爱孩子的角度来坦诚沟通,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这样,他就会发自内心的努力提升自己!


亲子教育文化


作为师范专业的学生,我对于教育有自己的见解,希望楼主能够参考。我的观点非常直接,就是家长不要陪孩子写作业。而是等孩子写完作业后,参与到作业的检查与答疑。如果孩子有不会的题目过来问你,你再向他解答。等到孩子写完作业交给了你,你再进一步向他提问,再把他的错误指出来,让他自己改正。

作业的本质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让孩子自我复习、自我思考的一个过程。在课堂上,老师肯定已经讲过了最为基本的知识点,但是课上讲的内容在课后为了防止孩子忘记,从而就产生了课外的家庭作业。最为科学的复习方式,是孩子回家以后自己把教科书再看一遍,然后再动笔开始写对应课题的作业。教科书上面容纳了非常详细的知识点,也是老师讲课的参考资料,孩子完全是可以看得懂的。习题则是源于课本,通过对课本例题的变形与拓展。孩子看完课本和上面的题型,再做作业肯定效率更高,理解力也会更加扎实牢固。

学习永远是自我学习,家长能做的只是辅导。家长没有必要每一题都在旁边纠正孩子,这样反而会给孩子压力,孩子就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了。家长完全没有必要一直像盯着劳犯一样盯着孩子。你虽然指出了他现在的错误,但是他只知道自己错了,很有可能就不会去思考自己为什么而错,应该如何改正。我相信作为家长肯定也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做,不可能每天只忙着陪孩子写作业。所以我觉得更科学的方法就是在孩子写完后再参与到作业的检查之中,给孩子更多空间思考。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否则你的孩子终究只会对你产生恐惧而学不到一点儿知识。


且占丹枫系钓舟


先明确一点:写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主导在孩子,家长只是旁观。不能本末倒置。解决了这个问题,再进行下一步。

大多数家长在陪写作业的过程中一般都要经历三个过程,先是温声细语,后是河东狮吼,最后诉诸暴力。有用吗?没用。低年级的时候,可能还会对孩子起到震慑作用,高年级后,就不起任何作用了。噢。对,还有作用,是反作用。孩子越来越不听你叨叨,各种磨蹭拖延,甚至顶风而上。当我们看到孩子的这种情况时,估计没法岁月静好了。更多的是暴风骤雨——不是过多干预,就是情绪化的批评指责,再或者喋喋不休地唠叨。所以,陪写作业第一步,闭上嘴,先把无用的唠叨收起来。第二步,动动脑。动脑想一下,孩子为什么不爱写作业,或是写不好作业?是当天的课程没学会?还是时间安排不合理?前者是技术问题,后者是方法问题。找到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想办法帮助孩子。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找到原因,想到方法,就诉诸实践。这个方法不行,就换另一个方法。总之是方法总比问题多。心理学家李中莹老师在《亲子关系全面技巧》中指出,凡事至少都有三个以上的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耐心。没有人不犯错,尤其是孩子。关键是犯错之后,我们不要盯着错误本身不放,最应该做的是分析错误背后的原因,应该怎么对待,尽量下一次不要犯同一样的错。只有不断犯错,不断改正,才能进步。

以下是写作业的一个基本流程,也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流程。简单说一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家孩子的情况灵活机动的运用。

第一步,桌子清空,只留书本及作业。写前让孩子上厕所,解决喝水吃东西等琐碎小事。

第二步,深呼吸,保持安静 。

第三步,拿出一张纸。回忆白天所学的课程。把重点列在纸上。

第四步,预计作业时间并规划一下,先写哪个,后写哪个。

第五步,记录开始作业时间,并正式开始写作业。这个过程,家长一定不要打扰。孩子有不会的,可以先空着。等写完后统一解决。

第六步,记录作业结束时间。并检查作业,这个,是让孩子自己检查,而不是家长代替他检查。家长只负责看看完没完成的签名。

第七步,预习第二天的课程。这一步很重要。

一直坚持这样的流程,孩子就会养成规律的作业习惯。尤其是在低年级的时候,这个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等高年级时再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比低年级还要付出更多努力和辛苦。


米粒儿20190101


家长可不能做河东狮吼啊,情绪暴躁的话,无济于事,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陪孩子学习,是一个耐心教导、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的情绪、态度、言行举止尤为重要,会让孩子产生恐惧、自卑或者自信等。

一、陪伴的时间阶段

陪伴孩子,一般都是小幼儿和小学阶段,到了初中阶段后就应该独立了。

1、这个时候的孩子,对于进入学习状态,很多开始都不会太适应,家长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而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也不能想当然的觉得很简单,也不去考虑孩子的思维问题。

2、想想自己小时候是怎么样的学习状态,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

二、陪伴的方式和技巧性

1、耐心

耐心是前提,这是必须要做到的,为人父母,仁慈和宽容是第一步,尤其是孩子作业做不出来,不理解的时候,情绪更加不能暴躁不能打骂和大伙,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实际是最需要帮助的,会比你更着急,更难受,更想做出来证明给家长和老师、自己看,家长怎么能够在这个情况下失去理智呢,这是坚决不能的。

2、那就是鼓励和引导

不管处于什么状态,一定要鼓励孩子,如以下:

“你能行的”、“要相信自己”、“就差一点了”、“再加把劲”、“我们一起研究下”、“我们比比看谁先解答出来”等鼓励的话语,用来安抚孩子焦虑的情绪和对学习的不自信。

3、一定的技巧引导

一般当天布置的作业,都是最近一两天学习的内容或者一个单元的内容。

这个时候,如果孩子不会做,可以跟孩子一同共同回忆今天课堂老师讲了哪些内容,让孩子能够讲出来,看看到底是不是上课认真听了,也能便于孩子的记忆强化。

如果孩子对于学习的内容讲解到了,那么可以打断孩子之下,让他自己对照题目,去思考,让他自己动脑子,对上学习的内容,如果不行就让孩子两遍三遍的重复讲解,然后面对这个题目思考,一般情况下,只要真动脑子了,都能解答出来。

4、重复练习

等孩子能够理解了题目,能做出来之后,趁热打铁,连续出几道相关的题目,让孩子强化练习,让他真正的搞懂,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5、速度训练

培养孩子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更快的适应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等。

可以共同做题,比较谁的快谁对的多等,可以有适当奖励,也可以适当放水,让孩子处于优势状态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活络思维等。

6、培养独立

除了以上方法,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陪着孩子,各做各的事,也就是人陪事不陪,你不要盯着孩子作业,有的孩子可能会感觉到有压迫感,反而不能认真学习。而如果你是人陪,不看他作业,而是专注的做自己事,直到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才跟孩子交流和引导。

三、耐心坚持

学习是一个培养习惯的过程,家长必须耐心对待和坚持,通过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以上的坚持,孩子自然而然的会形成自己的学习模式和方法等,你会发现,孩子的进步会如此明显,还会变得更加自觉、自信,对学习感兴趣等。

所以,耐心,引导教育,孩子能够弄懂或者独立学习,那才是真正的陪伴。


逆流说教育


我会跟孩子商量:我去洗菜,有不懂的空着我一会来看,先做其它的题目。如果是抄写作业,我会挑一两个写得好的说,这个字写得真好!这一行不错!整齐清洁。孩子会心情愉快,作业完成速度快,家长别要求那么高,字体工整笔画正确就行,练书法空余时间再说。要掌握好作业完成的时间和节奏,解答问题不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要跟孩子一起翻书查字典,有书为证,孩子也不会和你杠。上到四年级以上培养独立完成的习惯,还要学会自己检查。辅导孩子作业,自己也能温故知新,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孩子的成长也是家长的成长。孩子学好家长也学好了不是?😊😊😊


飞阿逸


家长陪写作业,我有过,家长的情绪来源是看到孩子把我们看似简单的作业做错了,觉得这孩子怎么啦?这么容易的题目也不对啊!心里着急,于是河东狮吼。这就是一种焦虑症。怎么减少家长的坏情绪?需要了解一下以下知识。

1,孩子的大脑发育期在0-3岁是快速发展期,2岁左右达到成人的四分之三,如果这个时间我们注意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开发他的其他智力,就是赢在起跑线上。

2,孩子上学时间:女孩至少达到6岁半比较合适。男孩一定要达到6岁9个月或者7岁比较好,这样孩子做作业时,用家长陪的时间就会少好多,省心得多,而且在班里他们有一种优越感,因为老师讲完后他们基本不用老师再强调就懂了,有些在班里还可以当班干部,不当班干的也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和注意。如此良性循环,孩子每次作业时,身心是愉悦的,不用家长担心,他们在家也会处理好作业和玩的事情。

3,既然孩子已经上学了,那就要考虑到孩子的智力问题,智力从认知结构看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等方面。家长要注意的是,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力需要一个过程,着急不得,他们和成年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所以大人们必须有耐心去引导孩子,多看到孩子积极向上的一面:表扬好的,委婉指出错误的。以后孩子有什么事情就喜欢和大人商量,他们也就越来越自信,做事情会有自己的计划而不用家长操心。



72号渡老师深院探清秋


首先一个人是否对某样东西持续自觉去做,不外乎两点:兴趣或者是责任。先说兴趣,老实说孩子刚入学的时候,其实对学习新的事物包括学科有着新鲜感和兴趣的,这毋庸置疑,人类的好奇心和学习力是天生的标配,尤其是孩子,对没有接触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想象,同时从人的心理上来说,好奇能否变成持续的兴趣,那就要看过程中是否让人感受到有趣好玩,以及成就感。除此之外就是责任感了,就是这个事情是属于自己分内的必须要做的事情。也就是说一个人能持续做某事,有这样一个路径:好奇—兴趣—责任。

那我们再看陪写作业这事情,是否是给这几个方面加分的。陪写作业,假如只是单纯的坐在边上陪伴,同时做自己的事情,并不是一个坏事。假如陪写作业的过程不断干预比如时不时的说:写字姿势要端正!这个字写的不好!你注意力集中!快点写....等等,那么这个陪写作业就是监督作用比较大,那么此时被监督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即便是一个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在别人的监督之下说你这个做的不对,那个做的不好,他是会继续兴趣盎然,还是索然无味?同时在不断被挑刺过程中,这个事情比如写作业自然也不可能给他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然后我们再说责任,诚然学习就是学生的首要责任,但是一旦父母不断过问孩子你做的怎么样了,有没有作业没有做的时候,这个责任很快就转移到了父母身上,于是,学习不再是为自己,主要是为父母。既然是为父母,那种心不甘情不愿的被动学习,自然成绩会受影响。

有人说不管不行,他不自觉,我要说管了更不自觉。唯有根据人的心理架构去引导和培养出孩子在学习这件事上的兴趣和成就感,会是孩子自觉学习的动力。孩子作业做的不好,或者错的多,自然会面临老师的批评,这就是他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最好时机,也就是说学习是你的事情,你没做好,自然你自己为后果负责。然而其实是家长过不去那一关,就是孩子被老师批评的这一关,尤其是被老师喊去学校是许多家长最挠头的事情,然而这是家长要面对的,不能以预防孩子犯错来回避自己害怕被老师喊的恐惧,这是两件事,孩子为自己错误负责,家长做假如老师喊我去我可以怎么应对。当你不混为一谈的时候,孩子自然会养成自己为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的习惯。

那么家长怎么应对被老师喊去呢?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成年人对成年人,总是有办法的:)


作者:曹蕾,一转之念平台专职心理咨询师、心灵成长讲师,所授课程有:《幸福密码解析》,《生活与工作平衡》,《婚姻关系和谐之道》,《做孩子的好导师》《NLP智慧语言模式》,《做情绪的主人》等。


一转之念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新浪微博同名简称“一转之念”。一转之念是由多位心理学家、企业高管组成的一个心理、管理咨询类平台,此平台致力于用最简单、直接、有效的管理、咨询方式,解决有关于个人(情绪、职场、婚恋、亲子、成长)、团体(学校、企业、组织、社团)的困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