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师都是怎么走过来的?

Safe无恙832



(附作品路程) 品牌设计师,从业七年。看到这个问题脑海中闪过这段职业生涯,抒发整理一下。

我相信我前期的职业路程对一些正在迷茫的设计师或许有帮助,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也迷茫过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这一行。不用担心,只管去做就好。


目前为止,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广告公司1-2年。


大学专业学的是广告设计,无可避免的出来便往平面设计岗位寻求工作机会。

刚出来找工作的那一年,投递了多家设计公司因没有经验被拒。后面去到了某三线城市找到一家广告公司以应届生身份开始工作。按照当时老板的话是没有办法立即投入使用,还需要教你学习东西。所以我第一个月的工资是七百块钱。

还记得刚开始工作的前两周,因没经验甚至连电脑都没分配到,整天围着带我的师姐转,看她做东西。可以说是“求着”她把东西给我做,教我怎么做。

当时第一个接触的项目是国内某凉茶企业的大佬,帮他们做在该三线城市所有区域的超市推广。做的最多的设计是宣传册和超市围挡。

类似这种围挡设计,避免广告嫌疑:图片为网上搜索。侵权请联系删除。

虽然设计很“烂”,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在这份工作中接触到了对职业生涯非常有用的印刷知识,包括喷绘等快印知识。了解纸张和制作成本。

“国内的“审美”和“设计”氛围大多都是这样,但期间也有厌倦时候。在工作后的几年后才对这样的设计有不同的看法”。

几乎没什么难度的工作,我在第二个月便熟练。“七百块钱的工资拿了两个月。”

在第三个月的时候老板涨了我五百块钱的工资。同时接手了后面某一线的牛奶品牌推广工作。差不多和凉茶企业一样,在超市等地方做广告,做设计。

得益于这两个项目的对接工作。我了解到了企业vi体系。“大品牌的VI系统已经很完善。甚至要求你精确到用什么字体。logo放在什么地方。

一年的工作经验积累,让我有机会后来接触到品牌设计。体会到了审美的重要性。开始了解关于色彩/字体/排版/更深入的意图,还有创意的启发。

还记得当时的老板很苛刻,但是我现在仍非常感谢他,因为我的审美基础都是由他那里来的。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当时做某项目,他出钱由我们组的设计师去体验一下别人高级餐厅的氛围和品牌文化,替设计掏腰包。

非常感谢他。

“即使我辞职后他还有半个月工资没还给我”。

在这家广告公司涨到工资2500块钱的时候辞职了。说实话,那座城市非常适合养老,悠悠闲闲,我和朋友合租在海边,每天可以从阳台上看到海。公交车站就在楼下。我上班的地方也在海边。而我每天早上去上班的时候就是下楼坐公交沿着海边直行而去再到海边的公司,带上耳机听着eason的“路.一直都在”单曲循环。太惬意了,尽管前途迷茫。至今还记得那些富有诗意的地名“情侣路”“九洲港”。

以此,我算是个有“工作经验”的人了。



第二阶段设计公司

2-5年。

工作第二年末来到这座一线城市,以积累的仅有经验,做了一份简历作品集火速投递,面试了几家设计公司。虽然经历曲折,但最后也如愿入职了一家设计公司。不得不说一线城市的高工资水平真高,相对三线城市涨幅百分之一百。

“然后一直有了想涨工资便跳槽”的想法”。

设计公司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一些品牌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画册,版式设计,期间还接触过地产广告和策划展览。

值得庆幸的是我遇到了当时的设计总监。找到一个好的设计前辈带,对一个设计师来说是非常幸运的事情。如果你是一个刚入行或者刚转行要往设计行业发展的选手,我以个人经验建议你找对一个“师傅” 跟着他学。不要报培训班去浪费那些钱,培训班所教的东西对你想成为设计师毫无帮助。如果要交费去培训班不如零工资去设计公司当茶水工。

生涯第二年作品

学生生涯和第一年工作的东西在我工作第二年的时候全部删除掉了。原因有一天我打开自己的电脑查找资料的时候,突然看到以前做的东西,当时有一股“羞耻感”悠然而发。然后一键delete掉了。现在想来其实很后悔。谁不是从一个没有经验的选手做起呢?所以正式面对,其实并不可耻。

生涯第三年书籍装帧生涯第三年画册书刊

在设计公司的工作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升几乎是线性增长。虽然加班是常事,通宵是偶尔。但 “谁又能阻止得了少年武士去赴死呢?”

开玩笑,身体要紧。

工作需要,当时几乎每周有两天呆在印刷厂。那段时间对印刷流程的了解,用纸,色彩把控印象深刻。

在街边拿起每一张报纸和书籍看一下大概就能确定它是用什么纸张,用什么字体。字号大小,等线体和衬线体在同样字号的情况下相差多少宽度高度。对于排版讲究到每行字的行间距,每个字间距,每个像素。做到这样的情况原因无他,唯熟尔。

生涯第三年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工作第三年的时候便开始接触私单。虽然没有人对钱过不去。但是还是建议后来的同行们,在生涯初期应主要磨练自己的专业知识。私单这种东西很有可能会成为耽误,得不偿失。如果在后期技术打磨完好后,再去接单,你可能会有更好的收获,甚至收获更多。

生涯第三年作品

在设计公司收获最大的不是硬件上的知识,而是对于审美的加强和设计嗅觉。熟知项目的运作流程的同时,还在开拓思维方式。

曾经尝试过找资料用google翻译几十个国家的文字,寻找每个国家相同的不同设计风格。对怎样寻找素材和设计工作形成了一种自己的工作习惯。

期间也认识了更多的同行,甚至是本地“著名”的设计师。也对这个行业有更深入的认知。我对于圈层这个概念比较模糊,而交流只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想法。

生涯第四年作品

工作第四年开始尝试带人,和独立操控项目。作品稍微成熟一点点。在此之前其实在听到别人叫我设计师的时候很心虚,甚至从来不觉得自己已经可以出“师”了。

开始出现瓶颈期,迷茫,质疑过自己能干设计这一行吗?期间也有同学陆续退出这一行,班级三十几人,到那个时候还在干设计的人,一只手都可以数得过来。和很多人聊过,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种不确定感。

在这段时间内的专业认知还停留在设计的美感当中,但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在从事商业设计而不是艺术设计。设计的忠旨始终要以市场为导向。

4-5年,到了这个阶段,对于专业有了更深的认知,脱离了设计单单只以美丑来判断的感觉。最直观的例子,在街上看到一个海报,以前也许我会从排版和色彩上去研究,到现在看到会用另外一种角度和目光去了解它,了解它为什么这么做,它能达到什么目的。对于商业设计师来讲,设计永远不是目的,设计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第三阶段品牌营销咨询公司

第5-7年。

在完成了专业上的原始知识技能积累后,工作第五年跳槽到品牌咨询公司,深入品牌设计的学科,并开始独立完整的带人接项目。提案。

对于个人的专业提升,应该是从设计转变成对于品牌营销的认知。开始认识到营销策划对于设计的重要性。我的素材库从上面那样子演变成下面这样子。





后期作品

后期作品

我对于自己的个人认知非常清楚,一步一个脚印。关于设计虽然也讲究天赋,但并不代表有天赋就一劳永逸,学习永无止境。专业需要打磨,审美需要培养。没有什么事情能够一触而就。

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是白,还有蓝还有紫,甚至更多的颜色。没有最好的东西,只有更好的东西。设计亦如此。

从业几年之际,也和一些刚入行的选手交流过,每个人都会迷茫,我现在也迷茫,知识阶段性不同而已,而对于新进选手来讲我也从来尽我之所能解答。

如果要往设计师之路发展,不要沉迷于软件的操作,解析各种插件和特效制作。这是现在国内很多年轻设计师的通病,如果你想成为设计师而不是软件操作师,那么首先应该开发的是你的头脑。应该多阅读多分析。多培养审美。当然软件一定要学会,但不是重操。



非常欢迎前来交流,一起学习。也建了一些设计师交流群,欢迎标明身份加入。(作为设计师也需要常和刚出道或者没经验的同行交流,设计会跟随潮流变通,我们更需要明白年轻人的想法)

主页有微信可加,也建立了一些设计师社群,聚集相同的圈子。个人认为每个人都有别人不知道的知识点,无关水平,不管有无经验,创意和启发都来自于交流。一起探讨關於更多設計的可能。



谁都梦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甚至是更出色的艺术家。

加油。


可私加wx:标明自头条,要进群的同学请注明原因。


设计师罗唱


首先非常感谢楼主抛出的这个问题,同时也邀请到了我,因为这是我们设计师们共同的心声,在设计行业摸爬滚打了21年。不要说回首往事是我们人生的血泪史,但起码这21年里面。真的能写一本小说了,这条路,我经历了三个阶段,直到今天。在这里再次感谢楼主给我分享这四个阶段的机会:

第一阶段:刚入这个行业,我是在广州花都找到的人生中第1份平面设计工作,在这家公司我只干了6天。我清楚的记得第6天的晚上,老板炖了猪脚给大家吃,可我连用筷子夹一猪脚吃的勇气都没有。原因是这7天里面我几乎没有设计出任何广告,因为没有一个是OK的。但是感觉到为什么我学得那么差?吃完晚饭之后,我走出公司大门,在外面用公用电话给老板回了一个电话,跟他说我不做了。老板的回答是,再给我几天机会,让我再去锻炼一下,如果实在不行就算了。可当时的我自尊心非常强,哪里还敢去啊?就这样放弃了人生中第1次成长的机会。但在这6天里面,让我知道了一个事情。我主动提出不做了,为什么老板还会主动给我机会,让我再去试。是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技术不行,中午从来不休息,晚上无条件加班。任何同事需要帮助,我都是第1个冲在前面。也许是老板看到我不怕吃苦,不怕上当吧。所以在这里告诫新人,工作设计是第1步就应该是不应该怕吃苦,我应该怕上当。

第二阶段:我的第2份工作是在东莞黄江镇,叫宏利印刷有限公司,做了将近三个月,这三个月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转折点。因为我碰到了我人生中的贵人。他叫洪晓东,来自四川广元。在这里借用这个机会,我再次感谢他。因为在这三个月里面,他帮助我太多太多。但我们俩素不相识,他为什么要帮助我呢?在这里有一些经验和心得可以分享给新人。就是作为一个新人,我们刚去公司,要任劳任怨的去工作。不要说这不好那不好,自己没有办法给公司创造价值就不要去要求公司为你做什么。所以那时候我去的那家公司我非常的珍惜,所以只要手上没有事,我就立马会问:洪师傅,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他就毫不客气的拿出很多东西让我帮他做。这样的话他就可以坐在后面玩游戏了,因为他的电脑的后面是墙,没有人可以看到他的电脑屏幕。可有很多东西我又不会,所以他就只能是先教我,教会了我,他再去玩游戏。嘿嘿!就因为这样,我感觉自己一日千里。技术真的是突飞猛进的成长。三个月下来,我很多东西都可以独当一面了。所以我觉得在任何技术行业,对于一个新人来说就应该任劳任怨,不辞辛劳。

第3阶段:这也是我提升设计水平,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做设计师初期,发现自个儿做的什么广告都不好。所以只要有客户让我给他设计广告,我的大脑就是一片空白,不管涉及什么都是一片空白的。然后,有一个设计师跟我说了一句话,他说你去网上抄袭别人的。然后我就觉得很丢人,但是又没有办法,所以就去抄袭别人,抄袭了一年多之后,发现自己设计的广告没有那么难看了,后来慢慢自己才知道,原来这叫借鉴。那为什么要借鉴呢?在这里我想对新人说。设计师的初期就应该多去借鉴别人的广告,这里可以提升你的两点。第1点,看别人好的广告,借鉴别人好的广告可以快速提升你的审美观,因为只有你自己审美观念提升了,你才可能会设计出好的广告负责,明明是好广告,可是因为自己的审美观没有达到那么高的层次,可能会被自己直接pass掉。第2点,借鉴别人的广告,可以让你大脑里面存有很多的版式。借鉴多了之后,你把那些板式组合起来,就可以得到自己的思维和创意。

第4个阶段:用句比较俗的话来说要想赚大钱,第4个阶段非常重要,就是心态和设计素养。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一个出色的管理者。没有良好的心态和设计素养。你别指望,客户喜欢你更别指望你设计的广告客户会快速确认。所以要想以后自己创业这两点非常非常重要。因为在我们这个行业,越是有技术的人,很多人心态都好奇怪,都是牛逼轰轰的。所以这样心态的人永远只能做一个首席设计师,他很难去管理团队,创业更是很困难。因为你技术再好,人家可能会不服你,所以留不住技术人才,所以多年的沉淀技术肯定没问题,到后面拼的就是心态和为人处事……。希望我个人的经历可以帮到你。


平面设计师磨刀石


分享一下自身的设计职业经历。

本人专业是图形图像制作,学校学的设计软件很杂有关于平面、视频、三维的。

14年年底

学校实习期去了一家公司做的是电视节目录制+后期包装,就是电视上播的产品广告,这个工作做了有半年多辞职了,原因工作环境真的好压抑,上班下班都在一个屋子里,还有一个原因是每天重复制作类似的片子感觉对自己真的没太大提升,工资也不高2500当时。

15年5月份

毕业进入了一家公司入职的是平面设计职位,主要做的是海报、单页、画册等其他的。中间还做了公司的视频宣传片,这个要感谢我上一份工作,这个公司做了差不多一年时,小半年里面做的设计大半年做的销售,公司业绩不好老板说全员销售,最后的结果是销售我也有业绩,老板不发工资,哎让我去找客户要钱抵工资,最后实在受不了就走了。工资平均每月3000+。

16年—17年

主要在互联网公司工作,工作内容涉及了平面设计、ui、短视频设计、公司宣传片等。在这个公司我学习到了ui和短视频设计,这个是新的知识,并且有机会实践了,收获不错,走的时候每月6000+。

18年—至今

目前在这家公司,工作内容主要是品牌设计也不全是主要做的是门店三维效果图、短视频、品牌宣传、产品拍摄等。在这里我学习到了新的知识拍摄和三维设计,目前薪资7000+。

总结下:

简单说了一下这几年的个人真实情况,每个公司你都能接触到你不知道的东西,在工作当中自身一定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动力,中间自己也经常遇到不会的不了解的,但是只要你去克服它,就非常有成就感!

最后我想说做设计一定要踏踏实实的去学习实践,不会的就去网上搜索,问问别人这样成长会很快。

在啰嗦下有什么设计问题可以和我沟通下,我们互相学习。手机打字有什么语句不通错字请谅解!谢谢。


MEMM木易毛毛


大部分平面设计师都是熬夜熬过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