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省會一直都是武漢嗎?你認為武漢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Ta丶黃天瑤


這是我的文章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互聯網文化的繁榮,各地人民都喜愛將自己的家鄉冠以“大”字以彰顯自豪感與鄉土情結,這種情感 無可非議

但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約定俗成的,真正被民眾廣泛認可的兩座能夠冠以“大”字的城市,卻只有兩座,一座是上海,另一座就是武漢。

首先,要對歷史時期做一下限制,這裡說的大城市,是指清末民初到現在的近現代歷史時期,並不涉及古代,所以中國古代的長安、洛陽、汴京等繁榮都市不在此討論範圍。

大上海的稱號自不必多言,自開埠以來,上海臨江靠海,背靠富庶的江浙地區,外聯西洋,中西方文化交融而形成的十里洋場,是為遠東名副其實的工商業和金融中心城市,因此堪稱為“大”。

這裡著重闡述一下大武漢為何被冠以“大”字。

民國的一線城市:上海,武漢,天津

眾所周知,在今天我們脫口而出的一線城市排名是“北上廣深”,這四個字的習慣組合代表了中國當今經濟四大中心地區。但是在百年前的近代,中國工業化萌芽剛剛起步的階段,那是的人們心目中的一線城市可不是如今的排列順序。

近代革命聖地之一,民主共和的誕生地,首個直轄市

1911年的武昌起義,打退了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給中國帶來了民主共和的新思想,武漢首當其衝,成為近代革命重鎮。鑑於武漢的重要地位,1927年,民國政府成立漢口特別市,武漢成為中國首個直轄市。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寫道“武漢,應略如紐約、倫敦之大”。毛澤東也曾在武漢設立“武漢農民運動講習所”。

高度發達的工商業

工商業和高等教育的集中和發達,是城市區別於村鎮的本質特徵。武漢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之一;1888年,中國第一家機械化紡織企業,湖北織布局在武昌成立;1890年,中國第一家近代化大型鋼鐵企業——漢陽鐵廠成立,標誌著武漢成為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在全國經濟發展中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

而湖北漢口自古以來便是四大名鎮之一,近代以來,其餘三鎮(廣東佛山,河南朱仙,江西景德)到近代均有所衰落,唯獨湖北漢口開埠以來一躍成為僅次於上海的國際化都會,民國時期,人口達200萬,素有“東方芝加哥”之稱。漢口沿江英、俄、德、法、日租界林立,洋行遍佈,使館雲集,20世紀的前10年,漢口對外貿易額佔全國10%,僅次於上海,“駕乎津門,直追滬上”,排名第二,是為中國內陸最繁華之都會。

德國駐漢口領事館舊址

漢口中山大道(原租界)

英租界武漢關舊址

漢口租界圖

高度發達的高等教育

今天的武漢,是全球大學生數量最多的城市,也是全國第三大科教中心,擁有兩所985大學,5所211大學,高等教育的數量和質量為內地第一名。而在百年前的近代,就誕生了武漢大學的前身,張之洞創辦的“自強學堂”,後期發展為國立武漢大學,為中國近代最早設立的國立大學。

國立武漢大學牌坊

高度發達的水陸空交通

武漢別稱“江城”坐擁中國第一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兩江將武漢劃分為三鎮鼎立的格局,作為最大的內陸港口,水運交通自無需多言;工業的發展更需要現代化的鐵路運輸,武漢更是走在全國前列。

作為中國最早的南北大動脈京廣鐵路(京漢、粵漢鐵路)的交匯點,武漢有著當之無愧的鐵路樞紐地位,新中國建國後的1957年,萬里長江第一座橋——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真正將京廣線連成一體,結束了北京至廣州的列出在武漢需通過輪渡運輸的尷尬境地。毛主席曾欣然命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武漢長江大橋為中蘇合建,以重量優異著稱於世,由於武漢南北大動脈的交通地位,建成以來便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其建造質量與大躍進時期建造的、至今都需要每年封閉維修的南京長江大橋形成鮮明對比。

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近代以來也是重要的航空樞紐,空軍基地。先後曾有王家墩軍用機場、南湖機場等民國時期建立的機場。1938年武漢會戰期間,中國空軍曾駕駛3架馬丁-WC轟炸機從漢口王家墩機場起飛前往日本東京,發動了震驚中外的傳單轟炸,極大地震懾了日本軍國主義,彰顯了中國的抗戰決心。

漢口王家ijn墩機場(今為漢口中央商務區CBD)

保衛大武漢!抗戰時期的事實首都

大武漢的稱號正式見諸報端,廣泛地成為人們習慣用語,是在1938年的武漢抗戰時期。在北平、上海、南京等重要城市相繼失陷後,武漢成為中國廣袤內地未僅有的,未淪陷的特大中心城市。國民政府在西遷重慶的過程中,大量學校、機關、團體都集中在武漢,國民政府駐地也曾在漢口。此時此刻,1938年的武漢,成為全國抗戰中心,中國的事實首都,國民政府吸取了淞滬和南京的教訓,對武漢保衛戰做了長期、周密的部署,武漢會戰成為抗戰史上規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涉及地域最廣的大決戰。保衛武漢的防衛圈共三層,覆蓋鄂豫皖贛四省,共投入兵力120個師,110餘萬人,作戰飛機200餘架,軍艦30餘艘,武漢會戰成為是中國抗戰進入相持階段的標誌

《保衛大武漢》

武漢會戰中的八·一四空戰

新華日報1938年發表《保衛大武漢》報道

保衛大武漢的口號,標語,歌曲屢見報端,鋪天蓋地,全國人民的抗戰熱情都前所未有地激發出來,大武漢成為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決戰地。

為阻滯日軍南下進攻武漢,除了利用海陸空軍重兵在數十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國土上設防,國民政府還不惜炸燬花園口堤壩,,造成千裡澤國的黃泛區,迫使日軍放棄從平漢鐵路進攻武漢的計劃,可見武漢地位之重要。

大武漢,體現在建成區的面積和城鎮化水平上

眾所周知,城市之大,體現在實際建成區面積而不是行政區面積上;體現在工商業人口數量而不是農業人口的數量上。1927年,國民政府合併漢口市、武昌市和漢陽縣,合稱“武漢”,此乃大武漢的至早之由來。武漢之大,相信當地人和去過的旅客深有體會。作為重要的工商業城市,武漢的城鎮化水平一直一列在全國前列,2017年,武漢城鎮化率達到了80.04%, 而同時期上海為86.35%,

未來展望

如同哈爾濱、瀋陽等共和國長子,在近代乃至計劃經濟年代的屢屢見諸報端的一線城市一樣,在改革開放後的陣痛中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沒落,與曾經的輝煌相比,武漢這個內陸最洋氣的城市,在20世紀80年代後地位一落千丈,成為人們口中調侃的“大縣城”、“大農村”,真是此一時、彼一時,史海沉浮人人評說

但是,近年來的武漢,正在復興往日大武漢的地位,如今的武漢,依然是中部六省唯一的特大中心城市、副省級城市,經濟水平重新回到了全國前十。

2019年的10月,舉世矚目的世界軍人運動會將在武漢舉行,期待武漢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武漢市人民政府網站

國家統計局

新華日報(1938年)

《武漢市志》


維拉河谷


武漢民國時期是直轄市,還當過首都,湖北省會怎麼可能一直在武漢!

武漢是五十年代中期被併入湖北省的。然後成為湖北省省會,但同時是中部唯一的副省級城市。直到走遍全國所有省份,才發現武漢是個很發達的大城市,經濟繁榮,和在外地瞭解到的情況不太一樣。武漢這些年發展太快,變化太大,但是宣傳方面趕不上北京上海,也趕不上成都杭州。

來之前以為武漢還是個傳統的內陸城市,工業基地,來之後考察才知道武漢有強大的科研創新能力,高校特別多,大學生人數全球第一,產業結構轉型成功,大企業,新興企業特別多,創業氛圍濃厚,對外開放程度特別好,外國人特別多。武漢外地人特別多,來武漢定居就業求職的外地人太多了,我考察的光谷的公司裡面人員來自五湖四海,都奔著一個武漢夢過來揮灑青春。

之前只知道武漢有黃鶴樓,來了之後才知道這是個中西交融古今交匯的大都會。歷史底蘊深厚,有商代盤龍城,是中國除了河南安陽殷墟在最早的同時期大都市。這裡還有高山流水遇知音故事發生地……知音文化遺址古琴臺和月湖風景區。這裡的湖北省博物館裡面藏的曾侯乙編鐘和越王勾踐劍最近上了CCTV臺的國家寶藏節目,王剛擔任國寶守護人。

晚清民國近代武漢是東方芝加哥,歐美國家在此建了大量洋氣的萬國建築博覽群。這裡有大片大片的租界,有空可以逛逛武漢老漢口,看看中山大道,黎黃陂路,沿江大道,江漢路,勝利街,同興裡,泰興裡。還有武昌的曇花林。來了才發現近代的武漢是個多麼洋氣的城市。這方面武漢的宣傳太少了,外地人不知道。

武漢原來還是近代中國政治文化中心,這裡有武昌起義紀念館,武漢國民政府,中共中央機關舊址,有跟隨孫中山先生走南闖北幹革命參與了抗日武漢大會戰沉沒的中山艦,還有毛澤東蔣介石宋慶齡詹天佑白求恩吳佩孚白崇禧周恩來郭沫若等一大堆人的故居。

不過,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這裡有大量的江河湖,東湖風景區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現在這裡有世界級的東湖綠道不是蓋的!有空去那裡拍照徒步吧!

另外,武漢是江城,李白起的名字。所以推薦漢口江灘,在這裡坐從江漢路到武昌漢陽門的輪渡,是武漢必坐的。

武漢商業也很不錯,自古就是中國商業中心之一,有貨到漢口活之稱,商業繁榮程度不比上海香港差,國際品牌在這裡都有,奢侈品品牌入駐率達到全國第一陣營,基本上香港日韓歐美能買到的品牌這裡都及時有。很多廣東湖南河南的客戶週末都來此採購血拼。推薦武漢國際廣場,楚河漢街,武漢天地壹方,江漢路。 年輕人來這裡可以玩玩歡樂谷,極地海洋公園,中西部唯一的杜莎夫人蠟像館,不得不看的漢秀劇院。你可以去琴臺文化藝術中心看歌舞劇,非常多。

武漢最有名的還有小吃,這方面外地人一般來之前就有所耳聞,我就不多說啦!真的是吃貨聖地啊!很多外地人就奔著這些人專門來武漢一趟!熱乾麵,豆皮,無數小吃不重樣可以讓你吃一個月!

武漢現在經濟已經全國第八了。但是很低調。建設速度很快。地鐵發達,交通便利,非常方便。非常適合自由行。每年櫻花盛開的季節,全國人民蜂擁至武漢,到處是人從眾,這時候建議大家別來,武漢大學不是隻有櫻花,平時來看,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壯觀的民國老建築還有珞珈山東湖水可以讓你一飽眼福!

2019年,武漢要舉辦軍運會,到時候中美歐日等全球國家元首雲集武漢,武漢即將成為國際焦點。可能你不知道這個比賽,我來武漢前也不知道。不過相信以目前中國的力量,可以把任何一個知名度不高的活動辦的國際知名的!世博會,青奧會就是例子。











絵飛的魚給邇覹笑


安徽、河北以及河南都是曾經更換過省會的省份。省會的變遷,一方面是新省會交通地位的上升帶來的影響,一方面也是政策的變化帶來的影響。

河北原來的省會是保定,從1669年開始,保定一直是清代直隸總督的駐地,也就是省會所在地,民國時期,雖然軍閥混戰,但是保定依舊是河北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新中國建立後,河北省的省會幾度變遷,先是保定,後又遷到天津,隨後又遷回保定,最後於1968年,正式遷往石家莊,保定結束了近300年的省會歷史。

河北保定

失去省會之後的保定,應該說發展多少還是受了很大的影響,雖然靠近京津地區,但是並沒有因此就享受到京、津地區的繁榮。GDP總量在河北處於中等水平,而增速則落後於全省平均水平。

保定為何失去省會的地位?在很多外人看來,石家莊是一個火車拉來的城市,也是一個火車拉來的省會。誠然,石家莊能夠在近代迅速發展起來,確實和鐵路交通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必須也要看到的是,保定在近代歷史上,鐵路修建並不落後於石家莊,保定的交通也是非常不錯的。所以要說石家莊為什麼興起,當然與交通有關,但是要說為什麼能取代保定成為省會,單純用交通來解釋,就不那麼合理了。

相對於其他的省份,河北省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省份。由於地處京、津地區,河北省的行政區域相對分散,似乎省會放在任何一個位置,都難以輻射全省。保定、唐山、張家口、承德城市環繞著京津地區,如果設置省會,那麼其他的地區顯然是偏遠了。若設置在秦皇島,那麼更多的地方都遠離省會,設置在邯鄲、邢臺、衡水等地,北部又遠離省會。石家莊被設置成為省會,雖然也存在一些弊端,但是也是唯一相對合理的選擇。對於保定來說,失去省會帶來的影響確實還是不小的,不過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雄安新區的設置,必然會給保定未來的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安徽省也是一個更換過省會的省份,最早的省會(安徽布政使司)設置在江蘇南京,因為當時安徽的官員賴在江寧不肯走,一賴竟然賴了近100年的時間,直到1760年,布政使司才從江寧遷往安慶府,安慶成為安徽省省會的駐地。安慶能夠成為安徽的省會所在地,一方面是因為安慶是沿江城市,在水運為主的時代裡,任何陸上的城市交通地位都不足以與沿江城市相比。另一方面安慶相對遠離南京,也讓安慶設置為省會具有現實的意義。清代的安徽,雖然經濟上整體不如江蘇,但是總體上還是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省份之一,是大清朝錢糧賦稅最為重要的地區之一。

安徽安慶

但是到了近代,隨著鐵路交通的發展,安慶的交通地位逐漸落後,淮河沿岸的蚌埠,因為鐵路的通車,迅速成為皖北的工業重鎮,靠近南京的蕪湖憑藉著地理上的優勢,以及較早的對外通商,也日益繁榮。安慶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的地理位置,不僅限制了自身的發展,也不利於對外的交通聯繫,更換省會也是歷史的必然。

安徽合肥

新中國成立後,省會最終還是進行了調整,沒有留在安慶並不出乎意料,但是也沒有設置在蚌埠,也沒有安置在蕪湖,而是遷往了皖中地區的縣城合肥。實際上,省會遷往合肥的決定是最好的選擇,這個決定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對於安徽這樣一個地跨江淮的省份來說,省會放在淮河流域就糟蹋了長江,放在沿江,又不利於北方的發展。只有設置在合肥,才是對安徽最有利的安排。

但是安徽今天發展的怎麼樣,這個不同的城市,恐怕意見就差異很大了。在筆者看來,優先集中發展某個城市也沒有什麼大的毛病,畢竟安徽和很多中西部的省份不一樣,位置比較特殊,東邊是強大的長三角,西邊是中部的龍頭老大武漢,安徽如果沒有自己的核心,人才只會不斷的流失。所以優先發展自己的省會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年復一年的只發展一個城市,而且發展的最終目的如果僅僅是為了讓全省的老百姓去買房子,去買商鋪也沒有什麼現實意義。今天的安徽,雖然GDP總量差強人意,但是人均產值全國墊底,這恐怕也是眾多網民感到不滿的最大原因,如何加快發展,某些人確實應該好好思考思考。

湖北省行政圖

與河北和安徽相比,湖北省的省會一直都在武漢。武漢自元代設置行省以來,就是地區的行政中心。明清時期,武漢是湖北省省會的所在地,一直是湖北省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自洋務運動以來,武漢是中國近代工業的起源地之一,今天的武漢也是目前國內首位度很高的省會之一。說句題外話,每當安徽的網民攻擊省會優先發展自己時,維護合肥的網民就會把武漢、成都這樣的省會拿出來當擋箭牌。

湖北省地形圖

武漢不同於安徽,安徽皖南雖然多山,但是沿江及以北的地區基本上都是平原,各地的條件都是非常不錯的。而湖北位於長江中游地區,是地勢第一階梯到第二階梯的過渡之初,湖北省的西部和北部都是山區,條件較差,只有以武漢為中心的江漢平原地理條件比較優越。作為江漢平原的中心,又是漢江和長江的交匯處,加上南北向的京廣鐵路穿過武漢,這樣的城市不作為省會,還有哪裡更適合設置省會呢?

總的來說,省會只是一個省行政中心的駐地而已,本身與下面的兄弟城市並沒有什麼高人一等的地方,集中發展也好,均衡發展也罷,必須要根據本省的特點合理選擇,而不是單純的套用。省會一旦選定了位置,就應該團結在省會的周圍,搞好當地的經濟。省會也應該對本省經濟的發展起到帶頭的作用,切切實實的改善民生和生活水平。然而今天很多無知的網民,天天在網上無事生非,地域攻擊,開口閉口這個地方好,那個地方垃圾,這個省會好,那個省會垃圾,這樣的做法,就完全本末倒置了。


徽南城意


自從中國實行行省制度以來,湖北的省會都在武昌,也就是今天武漢的一部分。當然在實行行省制度之前,湖北這個地方的首府曾經在荊州、鄂州等地。

至於問到,湖北的省會是不是一直會在武漢,我認為不會了,今後武漢不會再是湖北的省會。因為,武漢直轄市呼之欲出,馬上登上歷史的舞臺。

今後,湖北的省會在哪,至於在荊州,還是在宜昌,還是在襄陽,武漢人都不關心,今後必然是大武漢的時代。

因為,武漢是一座偉大的城市,一座傳奇的城市,武漢的使命,不應該是做湖北省會,而是引領整個中華民族的復興。正因為如此,洋務運動發生於此,辛亥革命發生於此!無不影響著國家和民族。


武大東湖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湖廣行省撤銷,分別建立湖北、湖南兩省,湖北省的省會定在武昌。從此以後,湖北的正式省會一直設在武昌。

但是,由於歷史的偶然變故,湖北省的實際省會有過短暫的變動。

全面抗戰開始一年多之後,1938年武漢淪陷,此後,湖北抗戰陣營的戰時省會改設在鄂西南一隅的恩施縣(今恩施市)。直到抗戰結束後,省府才遷回到武昌。

偏遠貧瘠的恩施小城,在長達近七年的時間裡,挑起了湖北抗戰大本營的重任。湖北省政府及其各重要機構、湖北省的一大批文教單位、第六戰區司令部等重要軍事單位等雲集這座小小山城的土橋壩、七里坪等地。尤其在1940年宜昌淪陷之後,恩施及其外圍地區,靠著廣大軍民的艱苦鬥爭,憑藉崇山峻嶺,攔在已經淪陷的宜昌西面,是嚴防日軍入川的堅強屏障。恩施抗戰,這是湖北歷史上悲壯的一頁,值得銘記。

談到對武漢的看法,我感慨良多。武漢雄踞華中,無論自然景色資源還是人文風采,無論經濟實力還是文化實力,無論城市現有發展程度還是近些年進展、還是未來潛能,都具有很大的魅力與實力。

希望這座城市繼續腳踏實地向前走下去。希望武漢繼續做好湖北的龍頭,同時,帶動湖北其他地方一起進步,合作多贏。

以武漢的實力與潛力,武漢還應該在全國發揮更大的作用。

武漢在近現代歷史文化方面有著很大的資源優勢(武昌首義;近代”東方茶港”;全面抗戰初期的抗戰大本營……),如果從文化軟實力方面巧加運用,這方面的發展空間將是很廣闊的。

在全國各個特大城市裡,武漢的大江大湖蔚為壯觀,構成一道獨特的自然風景線。但是,東湖的影響力與西湖還相距甚遠。可見,與水相關的市政建設與旅遊業還大有擴展的餘地。



曉帆輕舟


吸全省血的武漢嗎?不說別的,先把武漢治安搞好再說吧。橫穿馬路的土鱉,偷雞摸狗的小偷,路上帖違章那真是牛逼。小店賣假煙報警,警察直接不管。小偷入戶偷東西報警,警察就錄個口供。路上看不到警車出勤。難道武漢真的太平嗎?敢為人先,追求卓越。就問武漢的領導,捫心自問一下。你們合格嗎?


偷車協會高級技術總監


湖北的省會一直都是武漢嗎?你認為武漢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湖北省在古代並非是現在雛形,從漢朝時形成“州級”行政區以來,今天湖北省在當時名叫荊州,這個荊州並非指今天荊州市,而是包含現在的湖北、湖南、貴州、廣西等地。

荊州(省級)的治所遷移過幾次,有漢壽、襄陽、江陵等地。所謂治所就是省會的意思,州治即州政府所在地。

元朝時,湖北大部分地區為“湖廣行省”,將湖北、湖南合為一省,省會武昌。


清朝時,兩湖分治。湖廣行省分為湖北、湖南兩個行政區,在武昌設立湖北巡撫
,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湖北省。

武昌是武漢的重要組成部分,元明清三朝連續擔綱省會重任。

武漢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國家發改委明確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中部地區中心城市。全國十大城市之一、也是國內經濟十強,中部六省最大、最強的城市。


正能量貢獻者


湖北省手上的牌在三鎮都有洪山區的地盤!省和市長期扯皮拉筋!最後漢口漢陽的洪山區所有城鄉結合部全劃歸市裡!湖北省會就只有武昌一家是洪山區的土地!湖北省職工的喪葬費只有20個月的基本工資!可能就二三萬元!武漢市職工基本是6萬!現在東西湖區喪葬費最高7萬!省會專卡武漢市的油水!不去把別的地方搞好!眼睛天天盯著武漢市!


博世926


辛亥革命紀念館在武昌,黃鶴樓對面,旁邊是首義公園。打響反清第一槍的地方。


孫哥487


就是一座像縣城一樣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