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解决啃老问题,须先剔除啃老的环境和温床

啃老现象被广泛热议和关注,最近央字头的媒体也在广泛评论,其实这层窗户纸谁都知道,只是某些人没有勇气捅破它而已。

啃老现象其实反映的就是合适体面的工作难找,分配制度不合理,年轻人的社会价值被忽略,忙忙碌碌下来收益甚微,甚至远远不及父母祖辈的养老金,年轻人对工作意兴阑珊,提不起兴趣和激情,还有谁愿意辛苦奋斗呢。


要想解决啃老问题,须先剔除啃老的环境和温床


上面一句话的分配制度有两个意思。其一: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首先收入分配应该更倾向于年轻人,倾向于大众化的普通人,不要再把大学做成买卖,大学的本质是搞研究的,并不直接服务于就业岗位,扫个厕所用不着本科学历,普通工人才是就业最多的岗位,只有把他们待遇提起来才是良性的分配制度,那些小资的白领更偏爱的是舒适的环境和安逸的生活,他们创造的价值和需求度都没有那么大,如果让一个端茶送水的内勤比一个工人技师收入还高,还谈什么工匠精神呢。我们不能奢望每一个年轻人都变成博士后之后再工作,这跟货币通胀是一个原理,没有实际意义,我们应该合理的提供给每一个年轻人施展才华和创造价值的场所,让每一个年轻人都有参与社会建设的机会才是出路。所以要打破对普通劳动者的观念歧视和分配歧视,让更多的普通人通过汗水和努力就能使自己的腰包更快的鼓起来,这样年轻人才会主动动起来。


要想解决啃老问题,须先剔除啃老的环境和温床


要想解决啃老问题,须先剔除啃老的环境和温床


其二:养老金分配不合理,养老制度建立只是为了让老年人安度晚年,本身并没有让它有大量剩余的必要,老人们之所以还这么贪恋养老金能上涨,只能说明其他配套制度还有问题,比如医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才是合理的优越模式,单纯的涨养老金哪怕每月涨到一万以上,你在医院也住不起两天ICU,况且这种按比例逐年提高的模式必然引起两种极端,一个就是贫富分化,现在连续13年的养老金上调,原来1600和800差距是800,按7%调整13年现在差距变成了3856-1928=1928,这种调整法本身就没有科学性,个人账户的钱参考物价按比例上调没有疑问,可是统筹账户的钱是强迫企业被动缴纳的,其性质几乎完全等同于税费,只是名头不同而已,不归个人掌控也就谈不上个人财产,而且这笔钱已经按照现在的物价水平支付给别人了,若干年以后却要按照那个时候的物价水平支付给个人,这完全就是笑话,这也是自由职业者和农民不认可自己缴纳职工保险的主要原因。第二个极端就是过多的结余一时没地方消费,完全变成了宠溺儿孙的小金库,啃老就变得顺理成章,可是当老人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已经晚了,因为马上要把钱上缴医院了,儿孙却因为脱离社会太久不适应外边的工作生活了,这个时候才想到不再让他啃为时已晚了。所以需要改变养老分配体制让啃老族先被动的动起来。


要想解决啃老问题,须先剔除啃老的环境和温床


总之要想杜绝啃老现象,首先要多给年轻人提供就业岗位和机会,收入分配模式多向普工技工倾斜,改变就业观念。同时养老制度要调整,更不能一味按照比例扩大收入差距,如果能建立免费医疗,养老金可以考虑大幅度降低,在保留个人账户的基础上对统筹账户重新规划,毕竟养老制度目的只是养老,不是致富更不是养小。


要想解决啃老问题,须先剔除啃老的环境和温床


如果审核通过各位能看到,请不要骂我,可能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但对当下的就业,养老,医疗,婚恋,离婚率,生育率等都会有良性的改观,纯属个人观点,请嘴下留情,不要做人身攻击,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