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清倉退出中國,背後原因不簡單!直言:在印度比在中國強

​今年4月,亞馬遜對中國消費者丟出了一個重磅炸彈,表示將在近期裁撤平臺第三方業務,退出中國市場,一時之間引發各方議論,有人鼓掌歡呼“走得好”,有人惋惜表示“亞馬遜真的很良心,劣幣驅逐良幣”。各種聲音不絕於耳,然而在各方爭執的熱潮未減之時,亞馬遜再生波瀾,退出中國市場的熱度再次升級,據媒體報道,在宣佈退出中國市場後,亞馬遜針對一系列商品推出了清庫存、促銷打折活動,而這一活動直接讓亞馬遜被中國消費者擠爆,大搶購之下整個網站全面癱瘓。清倉打折被中國買家擠崩潰,一時也讓外界調侃紛紛,網友表示:明明是因為經營不善退出中國市場,卻在真退出的時候被消費者買爆,這最後一桶金或許也讓亞馬遜感到了些許後悔,是否真的低估了中國人的購買力。

亞馬遜清倉退出中國,背後原因不簡單!直言:在印度比在中國強

話雖如此,但這一波前所未有的清倉打折也預示著亞馬遜即將到來的大撤退,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商市場,中國電商市場的份額將在2022年達到1.8萬億美元,而亞馬遜之所以能斷然放棄這麼一大塊可口的蛋糕,背後的原因也耐人尋味。

在電商界關於亞馬遜敗走中國的原因眾說紛紜,但公認亞馬遜失利的重點原因在於“不對中國人放權”,外國高管主宰下的中國亞馬遜,面對巨頭淘寶、京東的競爭一直畏首畏尾,節節敗退,經營策略被全面碾壓,而據知情人士披露,亞馬遜中國地區的財務、技術、人事招聘等也都由美國總部全面把控。

那麼在失去最大的中國市場後,亞馬遜在亞洲又將何去何從呢?答案可能是印度。

亞馬遜清倉退出中國,背後原因不簡單!直言:在印度比在中國強

前面我們說到,亞馬遜中國一直被美國高管把控,但在印度待遇卻截然不同,亞馬遜CEO貝佐斯派出自己的親信——Maria reinz擔任印度市場的負責人,除此之外,據外媒報道,亞馬遜在2014年-2018年間,對印度市場的投資規模高達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70億元,不僅有實權人物,還有重磅資金加持,亞馬遜對印度市場的重視可見一斑,這與連網站界面都古老的亞馬遜中國相比,差距不可謂不懸殊,這種截然不同的待遇也讓很多人質疑,亞馬遜為何厚此薄彼?近年來,包括富士通、蘋果、亞馬遜在內 等巨頭都將工廠從中國轉移到印度,或許他們認為,印度也可以複製中國高增長速度的奇蹟,在他們眼中,印度不僅具有和中國相同的優勢,經濟增長潛力更巨大,人口沒有老齡化擔憂,優勢更明顯。

亞馬遜清倉退出中國,背後原因不簡單!直言:在印度比在中國強

從以上三個角度看,印度確實比較有優勢,但不能忽略的是,印度目前仍有7億文盲,只有1億人可以讀寫英文,並且雖然印度是英語國家,但整個國家語言派系複雜,有高達32種語言,互不兼容,互聯網公司如果想要打入印度,首先就要面臨語言兼容大關,其次,低下的居民消費能力和嚴重不足的互聯網普及率、女性地位低下、種族問題等,也會在未來極大限制亞馬遜開拓用戶市場、女性市場,且大部分印度人年收入不到2000美元,如此低下的收入水平,如何能複製中國曾經有的消費奇蹟?亞馬遜一旦準備入場印度,也可能會面臨入不敷出的困境。誠然印度具有很多優勢,但亞馬遜想要打下印度市場,仍然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