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子弟多才俊

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 — —楊度

湖湘子弟多才俊

每逢亂世,必有湖湘兒女挺身而出,

以己身熱血滌盡蒼生,救國於水火之中。

1、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戰國時代群雄逐鹿,而後,始皇帝一統六國,楚國亦亡。

當楚懷王客死於秦國不得歸時,楚南公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誰知竟一語成讖。

秦朝暴政,苛捐雜稅,橫徵暴斂, 百姓困苦不堪。

楚人陳勝會同吳廣揭竿而起,建立“張楚”政權。

湖湘子弟多才俊

陳勝吳廣起義

他在大澤鄉振臂一呼,天下民眾紛紛響應。

雖然失敗,卻從根本上動搖了秦王朝的統治,

也為隨後的劉邦、項羽滅秦創造了有利條件。

爾後,西楚霸王項羽率領江東子弟渡江,

大破秦軍,戰勝秦軍主力。

再後來,楚人劉邦建立了大一統的漢王朝。

可見從多個角度反覆驗證了“亡秦必楚”,

而所提楚地、楚人即指湖南。

湖湘子弟多才俊

漢高祖劉邦

2、無湘不成軍

晚清時期,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清朝正規軍無法抵禦,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裝,湘軍就是在這時發展起來的。

當時朝廷在短短兩個多月內任命了包括曾國藩在內的42個團練大臣,命他們操練兵卒,其中尤以湘軍為強。

湖湘子弟多才俊

曾國藩

曾文正公一介儒生,創立湘勇。

雖屢戰屢敗,但屢敗屢戰。

天京一戰,他率軍攻入敵城,結束了長達十二年的太平天國運動。

湘軍不但消滅了太平天國,還參與了清廷與各地其他起義軍的作戰,

挽救了清王朝,而且使兵權落入漢族,改變了當時清朝的政治格局。

湖湘子弟多才俊

湘軍風采

3、天下不可一日無湖南

1864年到1870年秋,阿古柏趁新疆內亂,帶兵入侵,先後佔領了和田、吐魯番、烏魯木齊等新疆大部分地區。

與此同時,沙俄也趁機侵佔了新疆伊犁。

湖湘子弟多才俊

阿古柏入侵新疆

在此危急形勢下,左宗棠以垂暮之年,毅然承擔起收復新疆的重任。

他這樣說:“在這樣一個形勢下,我決不能告老還鄉,我決不能不管。我一定要和這個入侵的強盜幹到底!”

他力排眾議,披甲上陣,統領大軍出玉門關。

當時國力薄弱,難以支撐軍費,他只好借高利息的外債以充軍餉。

這時的左宗棠已是年近七十,而且因軍務的繁忙,常咳血於營帳。

湖湘子弟多才俊

左宗棠抬棺出征

他為自己的後事做了充分的準備,抬棺出征。

指揮大軍兵分三路,抱著戰死疆場的決心,

誓死要收復故土。

最後成功收復了佔中國國土六分之一的新疆!

湖湘子弟多才俊

左宗棠在前線指揮

時人有詩讚曰:

“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門。”

4、八年烽火起盧溝,受降一日落芷江。

抗日戰爭僅開打一年,日本人打到了湖南,

卻吃了當頭一棒。

他們在湖南打了7年,調集了侵華日軍最精銳部隊,最後僅拿下44個縣。

他們在湖南吃了無數敗仗,每拿下一個城市都要付出慘重代價。

抗日戰爭中的最後一次會戰在湖南芷江,

侵華日軍此戰目的是爭奪湖南芷江空軍基地。

戰爭起於1945年4月9日,止於6月7日。

在雙方參戰總兵力28萬餘人,戰線長達200餘公里。

湖湘子弟多才俊

雪峰山大捷

在王耀武指揮下,雪峰山會戰取得了大捷,

殲敵3萬餘人,戰役以日本軍隊戰敗而結束。

湖南成了日軍名副其實的滑鐵盧。

湖湘子弟多才俊

日軍代表向中國方面遞交投降書

曾經有人說,不管中國其他省份是否會淪亡,

湖南一定不會淪亡,因為湖南人絕不會投降!

湖南經歷戰事之多,戰績之盛,為全國各省區所僅見。

氣焰囂張的日寇在湖南的萬千血性軍民面前,

撞得頭破血流,敲響了日寇走向失敗的喪鐘!

抗日戰爭,相持在湖南,反攻在湖南,勝利在湖南!

5、敢叫日月換新天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湖南共產黨人,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解放軍中湘籍高級將領燦若繁星,十大元帥、十大將中佔9人,幾佔一半。

湖湘子弟多才俊

元帥有彭德懷、賀龍、羅榮桓,大將有粟裕、陳賡、許光達、蕭勁光、黃克誠、譚政等6人。

9名上將,45名中將,中將以下129名,

總數居全國各省市之首。

在戰爭年代犧牲的有5位——段德昌、曾中生、蔡申熙、左權、黃公略。

湖湘子弟多才俊

德國人利希霍芬看到了戰爭年代的湖南人,因此他說湖南是中國的一個士兵之鄉,以盛產勇士而著名。

但他沒有看到,在戰火平息的時候,

湖南人都是老實巴交的農夫和平民。

在時局艱危的時候,這些唯耕與讀的湖南百姓會突然血脈賁張,挺身而出,迎著險惡衝將上去。

運營人員:小火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