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如果改为海陆丰市,城市形象会不会有所改观,推动经济发展?

我们的汕尾


我是海丰县鹅埠镇人,我认为地名改不改都无所谓了,只要地方的人文素质提高了,慢慢的外界对我们的印象就会改变。在这里我说一个亲耳听到的一群女人说的话,太概在2012年左右我在后门服务区上班,那天中午我们中果店来了六七个女顾客,我无意间听到她们在交流,其中一个人说:不用怕!我们再过一个多小时就冲出海陆丰了。当时身为海丰人的我真的深感惭愧!所以说改不改地名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改变人的素质。


用户969832654447


把汕尾市改成海陆丰市也不能改变目前落后的面貌。汕尾市想要发展,以下几点必须做到:“第一;加强力度整治贪官污吏,村霸、让他们无所遁形,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而不是让他们继续做恶,鱼肉百姓。第二;加强打击、制裁制毒、贩毒者,不让他们死灰复燃。由市政府制定、镇政府实行,把毒品的害处宣传到每一个村落。第三;加强对教育的投入,(海陆丰人文化程度确实低,一般只有初中毕业)。教育提高了就有了人才,人才对一个城市的发展确实是很重要的!”以上几点缺一不可。期待家乡(汕尾市)的改变,让漂流在外的游子们(我)可以落叶归根!


坚决为农民发声


楼上都是扯淡,好像在答中学政治课考卷一样,还整治贪腐、治理环境、梳理交通什么的列得有模有样的,试问这种具体工作哪里不在做,这还用网友来说?真正的问题在于用人战略,而非具体战术,再积极的战术也无法补救愚蠢的战略带来的巨大漏洞。人才是第一资源,公共管理要搞好,第一资源都严重亏匮乏,那还搞啥?

真正唯一的办法现在也正在进行中:摒弃潮人治潮的传统思路,从大粤东以外的地区空降优秀的干部人才进入汕尾。

几年前省里开始转变了对待汕尾的治理思路,于是有了现任一把手、二把手分别从广深两地空降而来的安排,这一下扭转了汕尾建市二十多年来的不举之态。而今各方面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虽然迟来了十多年,但也是不幸中的万幸,所以接下来更要在多个层级逐渐引入更多高水准、有能力、无本地复杂人情关系的干部人才,让落后地区赶紧享受到公共管理优化带来的进步。只有当人才队伍真正强大起来了,未来才真正有强力推进、持久续航的前景和希望。

以前大家都没有意识这点的重要性,以为对于整个粤东大区的彪悍民风、排外传统、落后现状,就必须秉承潮人治潮的思路才能治得好,以为让本地人管本地人就能管出成绩,殊不知正是这样才导致了本地特色鲜明的官僚主义。只有引入大量人才干部,把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带过来,公共管理人才队伍优秀了,经济、文化才有发展推进的机会,而不是各领域、各部门都延用大量本地人、采用老一套的土办法,蹉跎岁月,一晃就是三十年,耽误发展时机。

周知,一座城市的城市主干道是基建的核心。据说当年,这个小小的五十米大道竣工后,大佬们那叫一个欢呼雀跃呀,“哇哈,这个主干道这长、这宽,强强强,够咯!”,结果二三十年后又在修修改改,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人尽可知的笑话,而其他很多城市四五十年代修一条中心主干道,那个长度、宽度、周边配套无不体现了那个年代里本地大佬们对整座城市的全局规划与长远眼光,至今仍是当之无愧的城市地标,甚至五六十年后还够用,你说是地区底蕴之别还是干部人才之别呢?仅一小小的例子而已!

小地方怎么治理?看起来好像很难啊,不少单位里扎堆挤满了历任领导的亲友团尸位素餐,当然也不乏能做实事的人。但多数情况下,在整座城市公共管理中几乎每一个公务环节中,每办一件事你就会发现,呦这是老友,这事好办啦,咦那是我表舅,我打声招呼就行咯。于是,自上而下安排的大多数公务,到了基层执行时,都成了私人的人情关系,你说公共管理效率从何而来?在城市竞争中肯定被其他地方甩的车尾灯都看不到嘛!

整个粤东大潮汕地区的现状都证明了潮人不善于公共管理、城市治理,只擅长商业开拓,简单讲,就是不适合“守江山”促发展,只适合“打江山”做生意!

仔细观察,大家都能发现,发展迅猛的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做到了开放包容、汇聚人才、百花齐放。看看,大到北上广深,他们不仅是面向全国的城市,更是面向全球的城市,就像纽约、伦敦、香港、东京一样,发展是根本停不下来的;小到身边的东莞、惠州,他们也很早就网罗了大量全国各地区的新锐精英,发展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同时,值得大家重视的还有一座城市的城市观,一座城市所有人的观念与心态汇聚而成就有了这座城市的城市观。比如,如果要向惠州这个级别的城市看齐,那就要用惠州这个级别城市的世界观和建设标准来要求自身的所有方面。他们怎么建设城市的各个方面,他们怎么对待与自己不同省、市、县、乡的人,他们怎么丰富与发展城市文化等等等等,我们就要怎么学。而不是一成不变,仍旧按照这老一套的四五线小鸟窝的狭隘城市观来看待自身的发展。因此,必须要把开放、包容、全局这三点融入整个城市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才行。古今中外的历史告诉了我们,“近亲通婚”儿女皆傻,闭门造车没有出路,固步自封屎路一条!


GinSir


这话题自汕尾建市就开始讨论,讨论了几十年了还是那个观念。海陆丰发展的根源在哪里?如何发展?又以什么为目标?想必各位没有人会去想。海陆丰本就是一个农村县市,做为海陆丰人,最该政变的是我们的私欲观念。文化低素质差并不能与城市建设扯上关系。由于城市建设与工程都是政府主宰,文化与素质根本就起不了什么作用?假如,政府在行政上发生错误时,又有谁站出来?没有,连个放屁的都没有,因为谁都知道,好男不跟女斗,私民不与官辩。吃亏的总是自已。拿最近来说,扫黑除恶也算有一定成效,可胡作非为之风依然旺盛……

建议好海陆丰,别把眼睛盯着那目不识丁的农民,也别把根源推到了素质差的市民,因为他们跟建设海陆丰没有半毛钱关系。再好的城市也有不讲文明的人。由于主政在政府,如何发展海陆丰?如何开掘海陆丰稀缺资源?又如何主策未来计划?该怎样改善民生为第一因素。而不是整天纠结在学习谁的重要讲话之中。

对于潮人治潮,噢不。是海陆丰人治海陆丰一事。重要的是人才,并不存在本地人就不能治理本地的看法。中国第一村华西村不就是很好的例子。海陆丰存在着很多旧风习俗,封建思想。如何转变旧风俗与旧思想?上一辈人不说,对于这一辈人,应该有不同的改变,毕竟文化与教育有着不同的改变。我相信海陆丰人有自知之明,素质与文化的差异虽然此不上其他文明地方。可家乡情怀并不比任何地方差。这从各地乡贤和港澳同胞对家乡建设,出谋划策,出钱出力可以看出。

最后,改名易主的话题,并没有什么多大意义。可汕尾市名字确实不好听,改海陆丰市又不太实际,我们海陆丰正处于粤东中心点,改名可以考虑南粤市,也挺不错。


奥汉一格


汕尾市的发展要靠自身的优势,不能只想换个名字就能改变的,依赖海陆丰的名气改变不了现实中的落后,只有改变思路加大投入,让有才能的精英去发挥。

在18年创文创卫的过程中,抓环境卫生,表面上有所改观,说是我们的市民素质差不文明,你连一个投放垃圾的场所都没有,怎么可能让别人都有高素质,每个人的时间都有限不能都等垃圾车,一线城市都能有垃圾桶投放垃圾我们这里为什么不能。

总体来说城市发展的怎么样是靠管理的,有了政府部门的好决策,基层管理到位才会顺利发展,没有好的管理人才改什么名字都没用。


云波浩渺


如果改名能解决一切,哪广东全叫深圳就好啦!名字是个代号而已没哪么重要,海陆丰想要发展最主要的希望是政府能把海陆丰的基础教育搞上去,但政府投在海陆丰的基础教育真的很少,能说只是保证读书识字的级别,比较好的学校都是海陆丰乡贤捐的,和贵的要死的私立学校!把教育搞上去,更多了读大学,赚到钱后回捐故乡,然后各位乡亲,努力奋斗,把自己日子过好了,比一切都好了。


耐生耐死


改不改名都无所谓,关键是分布几点去思考。一个村庄怎么发展成为镇,这就需要人力物力天时地利,以及政府良好的规划及实施了。首先汕尾,靠海,资源丰富。

一、如何利用起来,转为利益的发展;

二、规划很重要,甚至影响以后发展的重要根本,良好的规划,正确的实施,才能更好的长远化发展;

三、镇府的辐射带动作用,真的很重要,国家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完善当地法律法规的加强,后来的子子孙孙才会顺着法律法规去实施,打压犯罪行为;

四、当然就是人口以及人才啦!现在整个广东大城市到处随处可见汕尾人出去做生意的,这就是人口外流严重,如何让人才留下,如何去完善教育化,都是重中之重的位置。解决不了教育,就留不住人才。

五、还是得看政府,不管是贪官污吏还好,还是外商投资项目也行,都是严重缺乏的营养成分。要让政府良好,就得人民群众先好。要想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投资,那就得更好的招商计划,当然这一点更需要政府、一线城市的支持。就犹如深汕合作的重要性。

三天三夜都说不完。能发展,改不改名都是一回事,能发展,真发展才是最真实的。


等詩人


汕尾市的地理实际是比较优越的海边城市,相信今后中国将对这座默默燃起的城市割目相看,因为汕尾人相对比较讲究仁义道德的城市,家族观念深厚,地惑流动人口是比较密集的,汕尾市的空间发展潜力是不可忽视。从早期便可知道其中陆丰的繁荣与发展是比较前矛的,但由于地方政府贪官过多,及办事风格没有远见,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突出,整体市民文化素质明显下降,教育设施等原因不建全,再加上,海陆丰人对传宗接代的观念在中国是比较特别的,家族成员过多,负担严重,为了生活,治安混乱,整体给中国人留下诸多不好的映象,根本原因是没有得到上级的重视,在改革初期自然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故大部分民工积极响应邓小平的指导方针,溶入深圳的建设当中,由于深圳是改革开放建设的主要城市,海陆丰人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对深圳的辉煌与发展,功不可没。也造就了一批成功人士,对家乡的建设和支持。起到逐步改善的作用。汕尾市由海丰县,陆河县,陆丰市,组合而成?但是,陆丰市是名不其实地级市,都属汕尾市管辖,其实改什么市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人对汕尾市的误解与歧视的改观,在过去不要讲汕尾给带上臭名,其它地方都是如此的,只是给人认为汕尾人的文化素质低,但不代表一无是处,只要走的是正道,是值得肯定的,难道文化高就是人才,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但是,文化高就代表不会犯错,一般贪官还不是都有文化的人造成的,恶霸都不例外,难道文化低就要受到歧视吗?有文化的人还不是拿没文化的人来欺骗,所以,只要走的是正道,我们都应尊重他人的处境。现在汕尾市人随着径济的改善,素质也逐步在提高的,而有文凭或所渭素质高的人,如走的是邪道,才是社会上的毒瘤与隐患。所以,当今是不能看有没文凭来评定一个人的素质,也不是落后的城市,就被人抛弃,只要不断地肯学习正确的思路,一样比文凭更实用。所以有文化也不见得都是人才,讲文明,懂礼貌,往往这些错误地认为对一个人的评价,有文化比没文化的人更会狡猾的欺骗人,因为他贯用聪明来糊弄老实人。耍起流氓来。让人怀凝文凭是怎样拿来的。如果人没爱心,有文化又如何?他只顾及自己的欲望,汕尾市为什么离婚率低,因为我们更重视家族的团结,对中国的传统教育是比较响应的,所以独生子女是不利于身心健康问题?汕尾人虽家庭子女多,所以我们祖祖辈辈养成了勤奋的传统习惯,相信靠自己的双手营造一个又一个快乐的家庭,汕尾将成为世上的焦点,虽然现在相对落后,但我们不会忘记家乡和谐的家教得已肯定。


天地卍之子


两大方面分析汕尾现实:

1.地理设定:我个人认为名字只是一个代号,主要是汕尾的选址不对,作为一个牵头的地级市,中心位置首先考虑,可是汕尾市却放到边边上,远离海陆丰中心要区!

2.人文因素

早期的走私,在厚利熏心的影响下,整个社会浮躁不安!读书无用论,制冰毒等不择手段狂现,无工业,无根基的海陆丰社会实际,所有人只有外走!

现在建议海陆丰的父母官,要正直不阿,营造一个好社会环境,建设诚信,实打实的打造好经商平台,打击霸黑恶!把海陆丰的敢做敢为敢担当做成一张沿海城市名片!


手机用户63526914939


我来说两句!汕尾本是海丰一个小镇,换句话来讲!海丰是阿兄,汕尾是阿弟!癫倒了去!阿弟来做阿兄!应更市的话!更为彭湃市最适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