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合同費率再次下降,集裝箱運輸線受到衝擊

據悉,海洋貨運基準平臺Xeneta報告稱,4月份全球集裝箱長期合同率平均下降了4.2%。這對於希望提高盈利能力的航運公司來說,是一個重大挫折!

Xeneta追蹤逾1.1億份集裝箱合同費率,整理數據所得——亞洲和北歐之間的合同費率下降了4.8%,跨太平洋運輸合同減少了3.4%。


隨著合同費率再次下降,集裝箱運輸線受到衝擊



此前,在Xeneta公佈的XSI公共指數報告中,集裝箱班輪公司在前兩個月實現了“穩步增長”。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Patrik Berglund表示:“這是一個真正的轉折點。在這種情況下,4.2%的下跌對系統造成輕微衝擊,並且將有許多業內人士重新評估其業務的短期和中期預測。”

“過去兩個月,該行業停止了長期利率下降並實現了一些急需的喘息機會,2月份加息2.5%,3月份加息0.5%。

事實上,運營商似乎已經享受了合理的第一季度,中遠集團本週公佈了1.02億美元的淨利潤,並且有跡象表明,赫伯羅特將在本週四報告其第一季度數據也會陷入困難!

過去一個月,集裝箱現貨價格對亞歐和跨太平洋貿易構成壓力,自年初以來分別下跌約30%和20%,由於中期和長期合同利率問題,這將對航運公司之間的談判有很大影響!

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尚未對此有相關更新,但在對其他現貨指數進行調查後發現,目前亞歐市場的運價在每teu 700美元左右,地中海港口的運價可達每teu 725美元。


隨著合同費率再次下降,集裝箱運輸線受到衝擊



在其他地方,亞太地區向美國西海岸報告的跨太平洋現貨價格“穩定”,每40英尺約1,600美元,對東海岸港口報價為2,700美元。

路線現貨價格走軟的原因在於2018年最後幾周的貨物裝載量,以避免中國貨物進口關稅上調。

然而,有跡象表明,航運公司可能在提高新的年度合同費率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從5月1日起生效。

Alphaliner的一份報告稱,從亞洲到美國西海岸,跨太平洋航空公司的收益據說達到了“30%左右”,而且由於預計國際海事組織(IMO) 2020年設定的硫排放上限將導致燃油成本上升,它們還通過了浮動的BAF附加費。

全球集裝箱貨運市場編輯George Griffiths說:“市場上的這些產品何時生效仍有疑問,其中大部分股份將在第四季度開始時出現,但一些BCO已經開始談判其他開始日期,但大多數將在1月1日到位。

與此同時,馬士基宣佈將增加6月1日到期的每40英尺600美元的跨太平洋合同費率。它警告說,如果沒有得到客戶的書面接受,在馬士基能夠獲得您的書面協議之前,以較高的關稅稅率收取的貨物將被收取!


隨著合同費率再次下降,集裝箱運輸線受到衝擊


1.本文援引自互聯網,旨在傳遞更多網絡信息,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

2.本文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