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何会与周作人闹翻?

用户3708573157


周氏三兄弟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名流,其中又以鲁迅和周作人两人更为知名,鲁迅的杂文、周作人的散文随笔受到很多读者的追捧。

周氏兄弟感情甚笃,鲁迅到北京政府做事后,周作人也到北京教书,后来他们将浙江祖宅卖掉,在京都买了一所很大的四合院,兄弟三人与母亲同住,这就是在历史上很有名的八道湾11号周寓。然而,1920年代初期,鲁迅却被周作人夫妇赶出了八道湾,兄弟从此失和,两人为什么闹翻呢?

周作人抗战后受审照片

阅读过不少关于此事的文章和资料,有的甚至是周氏后人自述,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条:

一、经济因素

多年以前,曾经读过一篇文章,题目是《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的情理诠释》,作者张学义,文章刊于2009年第3期《新文学史料》。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梳理了鲁迅与周作人1923年1月—1923年7月半年间的收入情况,其中鲁迅收入1398元,周作人收入2904.19元,弟弟收入是哥哥的两倍还多。

许广平建国后在《鲁迅回忆录 所谓兄弟》中曾借鲁迅之口说,八道湾是周作人太太羽太信子管家,她生活奢侈无度,致使家庭开支入不敷出。鲁迅说兄弟两人收入600多大洋,但都被羽太信子挥霍一空,最后还需鲁迅出面借钱家用。许广平的这段回忆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实际上周家收入主要以周作人为主,再者兄弟两人每月收入也在700多元,并非鲁迅所说的600多大洋。

有学者研究认为,周家当时全家13口加上佣人一共接近20口人,经济主要依靠周作人负担,羽太信子认为不公平,所以要求鲁迅交钱,并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鲁迅非常生气,于是“改在自室吃饭”。周作人回家后发现异常,但不知羽太信子和他说了什么,最后致使兄弟失和。

二、周作人夫妇有意霸占房产

八道湾周氏兄弟旧宅

1919初年鲁迅卖掉绍兴老宅,将母亲搬到北京来。当时周氏兄弟在北京购买了八道湾一所四合院,一共花了4000大洋,其中老宅房款1000元,其余是兄弟拼凑的。也就是说,这所房子的产权归鲁迅母亲和三个儿子共同所有。

但周作人妻子羽太信子非常霸道,周作人又两耳不闻窗外事,要的只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还有“苦雨斋”里书桌的平静。羽太信子看不惯鲁迅等人,据周海婴回忆:“她(指羽太信子)的真正目标是八道湾里只能容留她自己的一家日本人和她的中国丈夫。”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周建人先被赶出,随后便是鲁迅。

三、鲁迅私生活有失检点

绍兴周家故居

这是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据说是鲁迅偷窥弟媳羽太信子洗澡,引起弟弟和弟媳反感,造成兄弟失和。

鲁迅之子周海婴对此有不同看法,他在《直面与正视——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中认为,按照日本旧风俗,一般家庭洗浴男女都不回避,这一点与中国不同。所以周海婴认为此事是羽太信子杜撰,这也是一家之言。


民国年间那些事


20世纪初期,亚洲诞生了两个伟大作家,一个是我国大作家鲁迅先生(1881年——1936年),在东亚拥有崇高地位,被誉为20世纪东亚版图上最伟大的作家,鲁迅也被伟大领袖毛主席称作“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另一个是印度大文豪泰戈尔(1861年——1941年),他跟鲁迅如同亚洲文坛的双子星,向世界文学挥洒着灿烂光芒。

鲁迅和家人与朋友合影。

前排左起:周建人、许广平、鲁迅。后排左起:孙福熙、林语堂、孙伏园。


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名气很大,影响力很高,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就有许多报纸借助鲁迅的名声,开始挖掘,甚至捏造关于鲁迅的花边新闻,无缘无故给鲁迅抹黑,其目的就是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和曝光率。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鲁迅跟二弟周作人之间的爱恨情仇,被各种报纸大肆报道,直到今天,这件事还被常常提起。

周树人(鲁迅)

两兄弟之间的事,被翻来覆去地谈论,到现在,仍然没有说出头头道道。至于谁对谁错,我们既不是当事人,也由于相隔年代过于遥远,没有人能给出客观公正的结果了,只能由好事者一猜再猜,各种添油加醋地以诈传诈。

实际上,这是鲁迅家族的家事,哪个人家里没有几件窝心事,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们作为旁观者,更不容易看清鲁迅家事的本质了。

鲁迅家人(前排右一为羽太信子)

两兄弟关系不和,人们议论最多的就是跟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有关。羽太信子是出生在日本的大家闺秀,因为仰慕周作人的才华,于1909年嫁给了周作人,随后跟随他来到绍兴鲁迅老家生活。

羽太信子踏入周家后,基本不出去工作,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完全依靠周作人的稿费来撑起家中的所有开支。虽然没有收入,但羽太信子花起钱来却十分大方,看上什么时髦东西,也不顾自家的实际情况,非要买下来不可,常常把周作人的稿费花得一干二净。

周作人

有时,为了满足娇妻的购买欲,周作人实在拿不出钱,只能厚着脸皮向哥哥鲁迅或弟弟周建人借钱用。借的次数多了,周建人因为是三弟,面对二哥他也不好说什么。但鲁迅不同,因为他是家中老大,周家不是富裕之家,勤俭节约一直是周家的优良传统,怎么能随便破坏就破坏的。

所以,鲁迅就时常批评周作人没有管教好妻子,家中10多口人都要吃饭,总不能把所有钱都让她一个人花完吧?

周建人

周作人在民国文坛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被哥哥这样说三道四,觉得很没有面子,所以,两兄弟就因为这些家事首先较真了。到最后,再加上文学理念不同,对新文化运动的看法有分歧,因此,两兄弟常常拌嘴,最终关系闹僵,反目成仇。

但这些原因没有被证实过,周家两兄弟到底因为什么原因闹翻,已经成为解不开的谜了。


鸿鹄迎罡


周氏三兄弟无疑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的一个巨大历史符号,而鲁迅和二弟周作人的分歧也是近代文化史最大疑案,但最真实的情况已经永远无法厘清了。我们也只能从各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因为分裂以后,对于此事无论是鲁迅和周作人都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可见从中定有不为外人所道哉的苦衷和隐情。

周氏三兄弟,,鲁迅是老大,周作人是老二,周建人是老三,鲁迅现在是中国近现代文化的丰碑,是中国人民脊梁。是文学和文化的标杆。而周作人则是大家都知道的文化汉奸,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如果他不是鲁迅的弟弟,大概解放后肯定会惨死。他痛恨了鲁迅一辈子,晚年却要依靠鲁迅活命,真是莫大的讥讽。但实际上。周作人却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翻译家,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是近代中国散文第一人,可以说,就文学成就而言 不逊于鲁迅,但他的人品比鲁迅差的太远。卿本佳人,奈何做贼啊。

二人因何反目,现在基本的说法是,鲁迅偷看弟妹即周作人日本媳妇羽太信子洗澡被发现,就此引发周作人大怒,兄弟反目,鲁迅被迫离开八道湾。兄弟二人分道扬镳以后再也没有见面。说鲁迅偷看弟妹羽太信子沐浴导致兄弟失和,纯属胡说。从许寿裳的回忆录可以证明,就实际环境而言,鲁迅也没有条件看弟妹沐浴,鲁迅连自己的合法妻子都没动过一指头,看弟媳洗澡根本不可能,但必须指出的是。包括其他人的回忆和分析来看,以及周作人给鲁迅的信。周建人无疑是受害者(至少周作人自己这样认为),而且气愤异常,鲁迅自己则却有些口难言的感觉。

无疑。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的确是周氏弟兄反目的主要原因,三弟周建人肯定知道原因,但这件事总归是家事,后来周作人当了汉奸,鲁迅被送上神坛,周建人更不会说了,80年代初期。周建人的女儿问过父亲周建人。你知道大伯和二伯失和的原因吗?周建人沉默半晌道:我知道,但我会把他带到棺材里,你大伯二伯不说,我也不会说。周建人对此永远闭口不言,大概是因为鲁迅对兄弟反目负主要责任,至少。鲁迅是过错方。换句话说,如果双方有误会,也是周作人误会鲁迅。

周氏三兄弟在八道湾大家庭的崩塌,应该和家庭经济关系有一定关系、八道湾挣钱最多的是鲁迅,但掌控经济权的却是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这个弟媳败家是肯定的。从鲁迅的日记就透露出对这个弟媳的强烈不满,也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兄弟失和原因就是因为弟媳妇。但如果真是经济原因,直接分家就行了,没有必要反目,也不会如此激烈。可见经济问题只是一个方面和借口。

再从鲁迅母亲方面来看,自周家兄弟反目分家以后的行为来观察,老太太选择了跟着大儿子周作人一起生活。当然和老二生活比较安定和舒心,但鲁迅可是长子,鲁迅的母亲可不是什么昏庸老太太。她是一个脑子比较清醒明白事理的人,也是封建意识比较浓厚的一个老太太。假如不是她认为是鲁迅有过错的话,她说几句话两个儿子还是应该听话的,但矛盾已经到了老太太都不愿意调和的地步,可见事态之严重。

我们目前唯一可以确定就是,周氏兄弟失和的重要原因就是羽太信子。至于她在其中所作所为就不足外人所道哉了,乃至日后周作人当汉奸是受羽太信子影响(关于这一点我不认同,其实就是周作人怕死,软骨病)这样大事赖在女人身上,实在是男人的无耻。周氏兄弟失和的原因永远不会有一个合理和大家公认的真像了 。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哈哈哈哈,因为。。。我不说了,自己百度吧。周树人做坏事了。跟浩南哥差不多的错误


又土3


只能说以前所谓思想不同分道扬镳的冠冕堂皇说辞不是无知便是有意为尊者讳,那是周氏兄弟的家事而已,看看周作人的激烈态度,绝交信及鲁迅的默忍和退让,或许能猜出些许端倪吧。


用户266880265U


无聊之问,挖名人的隐私目的何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