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潭:“五種模式” 壯大集體經濟

通訊員 敏海彤

臨潭以300萬元省管黨費為起點,把省管黨費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撬動全縣村級集體經濟全面發展的槓桿,充分發揮黨組織牽頭引領作用,實現了貧困村集體經濟“破零”,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

資源利用型。八角鎮緊抓冶力關“大景區”建設機遇,圍繞鄉村旅遊產業,突破地域條件限制,克服經營能力不足,由扶貧工作隊長掛帥為竹林村在鄰莊建設自駕營地。2018年6月建成以來,著力發揮鄉村旅遊、農產銷售、人員培訓、旅遊宣傳、群眾創收五大功能,實現收益3萬元,其中,1.7萬元已入村集體賬戶,1.3萬元預留為週轉資金。廟花山村整合資金80萬元實施停車場服務項目。目前,場地硬化、場地瀝青鋪設、場地周邊綠化等已完成,預計實現集體年收益3萬元以上。通過停車場項目建設,帶動陳金等人建成6個蒙古包,2018年向村集體繳納0.6萬元的管理費。

產業培育型。洮濱鎮朱旗村位於卓尼縣木耳鎮正北處,通過多次召開村“兩委”會議、群眾大會、黨員大會,共同商討提出了“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實現由“輸血”向“造血”轉變,促進群眾持續穩定增收。2018年州發改委投入560萬元資金,通過土地流轉形成產業園區,修建了自動恆溫、恆溼,自動噴淋、排風,自動施肥、全電子智能控制、無土栽培的蔬菜大棚,主打草莓、聖女果、奶油生菜、紫油菜等5類反季品種。2019年3月草莓開始成熟採摘,目前村集體收益1萬元,帶動部分貧困群眾收益4萬元,預計2019年底收益達3萬元以上。通過建集無土栽培蔬菜大棚、觀光采摘、休閒茶園、兒童遊樂園於一體的休閒娛樂園區,不僅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而且帶動現代農業觀光旅遊,解決本村剩餘勞動力,實現一舉多得。

籌資置業型。石門鄉大橋關村經多方調查瞭解、徵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積極整合省管黨費資金30萬元、天津幫扶資金10萬元、村集體扶貧資金50萬元,共計90萬元,決定實施大橋關賓館建設項目。目前,兩層主體已完工,正在抓緊後續建設。今年年中項目建成後,每年以5萬元以上出租,實現長期收益,並利用集體經濟發展收益,提取發展資金,因勢利導,滾動發展,不斷壯大集體經濟實力。

機械試點型。省管黨費資金項目下達後,經各方調查瞭解,先後購置小型挖掘機1臺、剷車4臺。古戰鎮卡勺卡村在2018年8月將22.5萬元購置的剷車以每年2.5萬元簽訂出租協議(剩餘7.5萬元於2018年11月15日入股到肖斌養殖專業合作社,年分紅0.6萬元),年收益將達到3.1萬元;石門鄉大河橋村2018年8月32.8萬元、38.8萬元分別購置龍工LG853N輪式裝載機、LG6090小型挖掘機各一臺,2018年5個月內實現集體收益3.168萬元,今年已出租;王旗鎮王家墳村將2018年8月小型挖掘機今年按實際做工每小時70元出租,預計年內收益3萬元以上;洮濱鎮上堡村裝載機通過長短期出租相結合的方式,2018年5個月左右時間為集體創收2.27萬元。

合作發展型。城關鎮教場村在2018年10月將省管黨費30萬元注入到教場村雙龍銅器加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用來發展銅器加工產業,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公司採取村“兩委”統一管理、產品統一銷售,形成產銷一體的共同發展模式,產品遠銷青海、四川、西藏等省和甘肅省部分市州,收益途徑為雙龍銅器加工公司向村集體分紅,2018年第四季度村集體收益入賬2萬元。今年繼續按照收益的15%進行分紅,預計收益最少達3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