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陽男子失蹤20年終回鄉,父老鄉親四面八方趕來問候—— 鄉音未改 故人未忘

■全媒體記者馬麗婭 通訊員風蕭蕭

4月28日,天空下著毛毛細雨,春末的天氣還有些微涼。大山深處的崇陽縣港口鄉港口村下坑楊家,卻湧動著一陣陣的暖流。

原來,村民楊望華家因精神疾病失蹤了二十年的弟弟回來了,全家老小都從外面趕回鄉下。父老鄉親們聞訊後,也都從四面八方趕來問候和祝賀。

崇陽男子失蹤20年終回鄉,父老鄉親四面八方趕來問候—— 鄉音未改   故人未忘

●兒子失蹤,父母抱著遺憾相繼離世

楊望華的弟弟叫楊廣華,出生於1969年,今年50歲(身份證年齡45歲),成年後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

1999年4月的一個晚上,楊廣華因病情加重,半夜離開了村子,從此,便杳無音訊。一家人為了找尋他的下落,輾轉於湖南、湖北、四川、江西、河南等地,凡是有可能去的地方,都找遍了,幾年尋找下來都是無功而返。

年邁的父母悲痛萬分,思兒成疾,最終在其失蹤四年後相繼離開人世,留下了一生的遺憾和臨終囑託:無論如何都要找回失蹤的親人,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失蹤20年的“吉廣”出現在東莞

楊望華一直以為弟弟已經不在人世,沒想到今年4月出現了轉機。

一天,廣東省微信朋友群瘋傳一則東莞市救助站發出來的尋親視頻。視頻主角是一位操湖北口音的六旬老人,但老人因精神疾病自說自話含混不清。剛好救助工作人員中有位是湖北孝昌縣人,他憑口音猜測,此人應為湖南、湖北或江西人士,然後把該視頻在三省人士中廣為傳播。

最終,該視頻傳到了湖北通城義工群。該群一位名叫黃峰的崇陽義工,很快聽出了視頻中的口音是崇陽人,並且應該是金塘、港口一帶。於是,他迅速把信息發往廣東嶺南商會的朋友,請他們幫忙尋找視頻的來源,同時也把視頻立刻發到他所有的微信群和朋友圈。

很快,崇陽的微信群便傳來了消息。雖然時隔二十年,但因為楊廣華和其父親長得特別像,群裡的老家人還是有人一眼就認出了,這不就是二十年前失蹤的“吉廣”(楊廣華的小名)麼?於是馬上聯繫了楊廣華的親人。

楊望華聽到這個消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為這麼多年過去了,他們認為這個弟弟應該早就不在人世了。看到視頻之後,他再也沒有半點懷疑,這就是他們日思夜想、失蹤多年的弟弟。

楊望華驚喜萬分,他馬上讓兒子和東莞市救助站聯繫,並辦好相應的手續和證明,連夜開車趕往東莞,他要把弟弟儘快接回家。

●再相見,弟弟準確喊出哥哥名字

在東莞救助站,楊望華見到弟弟的那一刻,內心的喜悅和悲痛如潮水般湧上心頭,兄弟二人抱頭痛哭。

喜悅的是,原來弟弟還在人世;悲痛的是,眼前坐在輪椅的弟弟,兩鬢斑白,頭髮鬍子拉渣,雙腳和左手均已癱瘓,行動不便,身上皮膚四處潰爛,無法想象這些年他都經歷了什麼。

據東莞市救助站工作人員介紹,發現楊廣華時,他衣衫破爛,躺在公路上奄奄一息,路過的好心人報了警。警察趕到之後,便將他送到醫院進行救治,搶救後,把他送到了救助站。

按照救助站的程序,認領需要做DNA鑑定。但見到哥哥的楊廣華突然準確的喊出哥哥的名字,也就省去了鑑定的必要,很快就辦好了認領手續。楊望華給弟弟買了衣服,穿戴整齊,便踏上了回家的路。

“吉廣”歸來了!“吉廣”歸來了!4月28日上午,這個消息讓港口村下坑楊家沸騰了。楊廣華的親人和鄰里鄉親都在等待著這位失蹤二十年的“吉廣”回家。

●二十年鄉音無改,青絲離別白髮歸

上午10時許,載著楊廣華的車子緩緩駛入村子。當楊廣華出現在大家的眼前,大家都迫不待的上前問候,但當看到“吉廣”這般模樣,鄉親們都忍不住流下了淚。

雖然楊廣華並不能完整表達出自己的意思,但他在旁人提醒下,基本能說出鄰里鄉親和親人的名字,這讓大家感到無比的親切和溫暖。

二十年鄉音無改,青絲離別白髮歸!儘管,失蹤的“吉廣”記不起他這些年所遭受的種種痛楚,但在他的心裡,卻依然記得這方養育他的土地,記得這些伴著他長大的鄰里親人。

回家第一件事,楊望華把弟弟帶到了父母曾經居住的祖屋。當來到祖屋後瞬間,這位一路上基本面無太多表情自說自話的流浪漢子露出久違的笑容,開始了自言自語。

這一切他太熟悉了,熟悉的堂屋、熟悉的天井、熟悉的門窗……只是如今人去屋空,曾經的故園已只剩萋萋芳草和在風雨中飄搖的殘垣斷壁。父母睡過的床,一家人圍坐過的火塘,房間全堆滿了雜物。只有牆上二老的遺像,靜靜的守候著這寂寥的暗室,等待著“吉廣”的歸來。

鄉親們幫忙籌備的兩桌飯菜,是給“吉廣”接風洗塵的。看到滿桌的酒菜,楊廣華有些興奮。

愛心呼喚

楊廣華今年50歲,上無父母,下無兒女,家裡除了父母留下的即將垮塌的兩間瓦房,一無所有,全部依靠親人和鄉親救濟。因身體癱瘓行動不便,吃喝拉撒全部不能自理,病情也很嚴重,急需大量資金醫治,親人籌備了部分資金,但捉襟見肘。若有愛心人士願意捐助,讓他安享晚年,不勝感激!聯繫方式:15971570799(監護人楊先生)。

更多咸寧本地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香城都市報(或公眾號搜索:xcdsbgfwx)

高速上遇到交警檢查

酒駕司機車內上演“狸貓換太子”

本報訊(記者 程統 通訊員 阮巧如)5月2日,高警咸寧大隊民警在京港澳高速赤壁收費站例行集中整治時查獲一駕駛員酒駕,為逃避處罰,駕駛員在車內換座位。

當天21時40分許,民警在赤壁收費站檢查車輛時,發現一輛粵S牌照白色小車停在收費站入口,雖然已經是夜晚,但民警還是敏銳發現駕駛座司機與後座乘客調換了位置,民警趕緊上前查看。

民警走上前,徑直拉開後座車門,要求司機譚某下車接受酒精吹氣檢查,此時,車上的人員突然情緒激動地大喊:“不吹!不吹!他又沒開車!”

譚某自己也態度強硬,稱自己沒帶身份證,也沒開車,明顯不願配合民警接受檢查,因現場人員太多,場面一度陷入混亂,於是民警將譚某帶至一旁接受進一步檢查。

經酒精檢測儀檢測,駕駛員譚某體內酒精含量為36mg/100ml。隨後,民警告知譚某妨礙執法,做虛假口供的嚴重性,要求譚某配合,但身邊有的朋友“撐腰”,譚某仍不配合,堅稱自己沒有開車。

為了讓譚某“死心”,民警聯繫收費站調取行車監控,監控圖片顯示正是譚某開車,在證據面前,譚某才一改此前強硬的姿態,承認了自己酒後開車的事實。

隨後,民警依法對譚某進行罰款2000元,駕駛證暫扣6個月的行政處罰,但譚某拒絕在處罰單上簽字,民警告知譚某全過程已被執法記錄儀記錄下來,拒籤文書也具有法律效力後,依法將譚某的車輛扣回大隊等待譚某接受處理。

離婚案審理期間,妻子頻遭丈夫跟蹤騷擾

通山法院發出首份“人身安全保護令”

本報訊 (通訊員 宋文定)近日,通山縣人民法院第一審判庭發出第一份“人身安全保護令”,對申請人林某實施人身安全保護。

據瞭解,申請人林某與被申請人吳某於2018年9月結婚。三個月後,林某發現與吳某性格不合,想與吳某離婚。吳某不同意離婚,並且開始對林某有暴力傾向,並對林某進行跟蹤、騷擾。今年2月3日,林某向通山法院起訴與吳某離婚。吳某仍然不同意離婚,在案件審理期間又再次對林某進行騷擾。最終,林某向通山法院提起訴訟,希望能夠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

經審查,通山法院認為被申請人吳某的行為已經嚴重威脅到申請人林某及其家人人身安全、住宅安全和正常的生產生活。遂對被申請人吳某作出如下裁定:禁止吳某對林某實施家庭暴力;禁止吳某私自闖入林某父母居住的私人住宅及在其住宅門口蹲守、滯留;禁止吳某跟蹤、騷擾、威脅林某及其相關近親屬。

崇陽男子失蹤20年終回鄉,父老鄉親四面八方趕來問候—— 鄉音未改   故人未忘

更多咸寧本地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香城都市報(或公眾號搜索:xcdsbgfw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