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京城四霸”有何故事?他們最後結局如何?

關於當年“京城四霸”的傳聞,他們最後結局如何?

提到中國,不得不提我們的首都北京,北京自古以來就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很多朝代的都城都選在北京,還在北京建立了雄偉的建築,例如故宮、萬里長城等,賦予北京這個城市不一樣的風采跟韻味。

北京有著悠久的歷史,也印證了它是一座歷史古城。在這座城裡不僅有著正面的歷史故事,也發生過“負面”的歷史問題。正如像今天要說的,北京城裡的“京城四霸”。

糞霸

當年的“京城四霸”有何故事?他們最後結局如何?

環境對於中國來說,一直都是一個嚴峻的問題。現在的北京,經常被霧霾籠罩,因此在治理霧霾上下足了功夫。然而在兩百多年以前,那時候的北京沒有被霧霾包圍,但卻被糞便包圍過。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怎麼可能被糞包圍呢?你沒聽錯,真的是被糞便包圍!

紫禁城是非常宏偉的建築,佔地面積遼闊,不過讓人覺得奇葩的是,紫禁城並沒有廁所。據資料記載,皇上鈦金三宮六院御林軍上朝的文武大臣,有想上廁所的,都只能找個角落用馬桶解決問題。等馬桶滿了,就抬出宮倒掉,根本沒有廁所。

是不是不敢相信,如此氣派的皇家都用此方法,那些老百姓家豈不是更糟糕!

當年的“京城四霸”有何故事?他們最後結局如何?

古時候,沒有下水管排汙,所以怎麼清理糞便是個問題。宮裡有自然太監負責清理糞便,後來民間也出現了掏糞工,逐漸就形成了“糞霸”。後來,“糞霸”竟然成了一種賺錢的方式,成了有“經商頭腦”人的撈金行業,最後竟然演變成“如果你自己掏了糞,就是侵犯了糞商的私有財產”。

雖然糞工的工資很低,做的也是最底層的工作,但是他們卻拿糞來要挾勒索人,從中獲得一筆額外的收入。難以想象,當時著名的糞商於德順有1500畝良田,有100多套房產,銀行還有存款。

直到解放戰爭結束之後,政府才處置了這些糞霸的首領:於德順、劉春江、黃仁甫,也結束了糞商這個行當。

水霸

當年的“京城四霸”有何故事?他們最後結局如何?

當年北京城的水質受到嚴重的汙染,有不少河水裡都飄著垃圾。因為人們生活不講究,沒有太多的環保意識,把生活中的垃圾都扔到河裡,導致水質非常差。差到十井九苦,井裡的水根本不能喝,這個時候“水霸”就出現了。水被汙染了,甜水井自然就少了,一些有想法的人利用這點來賺錢,開始售賣水。

賣水者的家裡有一兩口甜水井,專門找幾個水夫挑水到各家送水,然後收取費用。費用還挺高,一般按“挑”計算,水送到就要給錢;如果長期用水就按月收費。

賣水者的井就叫“水窩子”,像這些“水窩子”都有“水霸”的角色。有的時候水霸還操縱水價,遇到乾旱的時候,對水夫進行惡意盤剝和壓迫,並且總是想著法子漲價。有的水霸甚至還威脅人:“現在有水你可以反對漲價,到乾旱時你拿錢給我,我都不會賣給你”。有的老百姓沒辦法,只能乖乖買水,即使是坐地起價也沒辦法,不買只能被威脅。

米霸

當年的“京城四霸”有何故事?他們最後結局如何?

清朝中後期,老百姓的生活條件很差,有的甚至沒米吃,一年也不一定能吃上幾頓米飯。而在北京北城住的旗人,就不用擔心沒飯吃,他們有一定的錢糧,除了按月發的銀子以外,還有按季度發的俸米。旗人自己做起了鋪戶,號稱“鐵桿莊稼”,依仗著皇糧做生意,自然是穩賺不賠。

有手段的鋪戶就會把控街道的碓房,讓自己成為當地的地頭蛇,也就是“鋪頭”。鋪頭為了錢,會慫恿其他旗人以糧換錢。到了季度末,還讓旗人去碓房購買,然後鋪頭故意提高糧價,惡意破壞市場,導致旗人生活越來越貧窮,老百姓也沒有糧食吃。

後來,俸糧政策取消,鋪頭的勢力也慢慢消散。

車霸

當年的“京城四霸”有何故事?他們最後結局如何?

車霸就是開洋車行的商家,分為賣洋車和出租洋車的商家,而租洋車的個人被稱為“駱駝祥子”,洋車行也就是“駱駝祥子”們的老闆。

當時在北京城做洋車生意的,通常是北京的土著,有一定的勢力背景,各方勢力多少會給他們些面子。像《駱駝祥子》裡面虎妞的父親,“仁和車場”的劉四爺就是黑白通吃的角色。

清朝中後期,清政府的腐敗衍生出了各種“霸主”,他們仰仗著自己的勢力,控制著當時百姓的衣食住行,為了賺錢惡意打壓老百姓,讓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而如今,這些“霸主”早已不存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