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了解全面的堆肥发酵工艺(二)

影响堆肥的主要因素

01

堆体温度

堆温的高低决定堆肥速度的快慢。

堆肥温度应控制在45-65℃,其中以55-60℃较佳。

所有的过程参数控制都是为了使堆体温度最快上升、维持但是当的堆腐温度及顺利下降。堆体的高温才能杀死其中的病原菌,在适当温度范围内,有机质降解最快,同时需要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水分的去处。

我国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中规定,堆肥温度在50-55℃以上维持5-7天达无害化要求。

理想的无害化温度和时间分别为50℃和2天。在此温度及时间下,可保证蛔虫卵的杀灭率为100%。

但由于物料温度分布不均,故选择平均温度60℃为无害化温度,以便使物料温度

基本上高于50℃。

02

堆肥含水率

堆肥中水分的作用:

①溶解有机物,媒介作用。

②调节温度含水率低于30%,分解过程迟缓,当水分低于12%时,微生物停止活动。

含水率过高时,导致颗粒间隙充满水,系统孔隙率降低,导致供氧不足,厌氧情况

使微生物代谢过程不完全,以致产生臭气。

含水率超过65%,堆体内将有厌氧环境存在。

一般认为堆肥初始相对含水率在40-70%能保证堆肥的顺利进行,而最适宜的含水率

为50-60%。

因为物料通常不是单一,而是不同物料的混合堆肥,需要结合种类及比例来确定堆肥

最佳含水率。

经验上,用手紧握堆料有水滴挤出,如果不能挤出任何水分,说明堆料太干,而如果

不挤压就能流出水滴,说明太湿。

03

通风供氧

研究表明:堆料中氧含量10%时,已能保证微生物代谢的需要。

在供氧充足和其他条件也适宜的条件下,微生物迅速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的热能,如果不能控制温度,反倒会抑制有机物的生物降解过程,从而增加运行成本。

堆肥通风供氧主要有:自然通风、定期翻堆、被动通风及强制通风。

强制通风可加快有机物的分解、转化,缩短堆肥周期。

04

有机物质含量及调理剂

堆肥需要合适的有机物质含量。

高温好氧堆肥,适宜的有机质含量范围为20%-80%。

当低于20%时,不能为微生物提供足够的能源物质,影响其活动,无法达到高温无害化目的。

当高于80%时,堆肥过程中需氧要求提高,达不到良好的好氧条件而产生恶臭。

有机物质含量过高或过低时,应进行控制,添加的辅料被称为调理剂。

调理剂有:锯末、作物秸秆、菇渣、稻壳、稻草、粉碎的橡胶轮胎等。

把木屑和秸秆加入高湿的原料中,平衡含水率的同时,还能维持堆垛结构的完整性和多孔性。

锯末抑制氨气挥发效果最好。

05

PH值

pH值影响整个堆肥过程。

在7.5-8.5时可获得最大堆肥速率。

一般做大规模堆肥,没必要调整pH值,但如果堆肥用于养殖蚯蚓或培养蘑菇时,需要加入pH调节剂,以防止波动。

常用的调节剂有碳酸钙、石灰和石膏等。

06

原料C/N

堆肥最佳C/N比:25-30

人粪尿:6-10、牛粪8-26、猪粪7-15、鸡粪5-10、秸秆48-150、锯末200-511、肉和骨头4

C/N比超过50:1,堆肥进展缓慢,在80以上时堆肥无法进行。

调整过高碳氮比的最佳物料为尿素。尿素做氮源时呼吸率最高。

07

合适的颗粒度

堆肥中所需要的氧气是通过堆肥原料颗粒空隙供给的。

像纸张、动植物、纤维织物等,遇水受压时密度会提高,颗粒间空隙大大缩小,不利于通风供氧。

以厨余食品垃圾为主的废物,其破碎尺度要求大一些,避免成浆状物料。

处理物料还要考虑经济成本,因为破碎越小,动力消耗越大,成本会越高。

带您了解全面的堆肥发酵工艺(二)
带您了解全面的堆肥发酵工艺(二)
带您了解全面的堆肥发酵工艺(二)
带您了解全面的堆肥发酵工艺(二)
带您了解全面的堆肥发酵工艺(二)
带您了解全面的堆肥发酵工艺(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