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的“四好农村路”,你了解吗?

一条道路改变一个村庄

一条道路带动一个产业

一条道路致富一方百姓

农村公路

是城乡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高淳

就有这么几条“四好农村路”

大家都认识它们吗?

高淳的“四好农村路”,你了解吗?

畅通的农村公路,串起一个个美丽乡村;路边新建的候车亭、醒目的安全标识、各具特色的农家乐、采摘园、休闲山庄、村居民宿……构成了一幅农村公路带动产业、引领美丽乡村发展的崭新画卷。

高淳的“四好农村路”,你了解吗?

近几年来,高淳先后完成了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53公里,县、乡、村农村公路提档改造工程350公里。

其中,2018年,高淳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区,农村公路新建和改造工程项目达到45个,累计141.044公里,全区134个行政村“村村通”双车道四级等级公路,形成了“安畅舒美”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

截至2018年底,高淳区农村公路总规模1444.303公里,确保“建成一条、达标一条”,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高淳的“四好农村路”,你了解吗?
高淳的“四好农村路”,你了解吗?
高淳的“四好农村路”,你了解吗?
高淳的“四好农村路”,你了解吗?

让我们快来认识认识几条“四好农村路”吧~

双牌石客运站

全省最大的集镇客运站

与景区无缝对接

高淳的“四好农村路”,你了解吗?

2017年双牌石客运站异地重建项目启动,2018年12月28日投入试运营。

新客运站建设用地面积为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作为集长途班线、公交线路、农公班线及旅游班线旅客中转、换乘,以及兼顾商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是周边桠溪、漆桥、东坝、固城、古柏等镇街的交通枢纽站,承担着近一半高淳人的客运中转任务,也是全省最大位于集镇的客运站

南京淳科场站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诸斌介绍

“客运站从去年年底开始试运营,主要有发往南京、苏州、常州、上海等方向班车,共有18条省市县际班线,此外,还有8条区内公交从此经过或由此始发。

由于毗邻漆桥老街,周边还有游子山森林公园、国际慢城等知名景区,因此客运站增加了游客集散功能,增设公交车直达高淳老街、国际慢城、游子山等风景区,实现了

客运站和景区的无缝对接。”

慢城南路

拓展国际慢城景区范围

打通农村物流 “最后一公里”

高淳的“四好农村路”,你了解吗?

很多人都对《人民的名义》中达康书记陪同沙瑞金书记逛茶园的场景有印象,剧中的茶园就是取景于高淳的“淳青茶园”。

“我们家现在的年收入至少比以前多了30%。”

高淳淳青茶园茶叶种植大户曹锦渠指着茶田边新修的乡村公路,兴奋地说道。

“多亏了这条好路,不然我们没法将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送到茶厂进行深加工,也不会有物流点帮我们把茶叶送出去。”

高淳的“四好农村路”,你了解吗?
高淳的“四好农村路”,你了解吗?

这一条好路就是慢城南路

它北起桠漆线,止于S360,路线全长约8km,全线设计标准为双车道四级公路,设计速度为20km/h,路基宽9m,路面宽7m。

该路连接国际慢城,终点至武家嘴农业科技创业园,全线穿越青山林场、青山茶场和青山水库,以老路拓宽为主,部分为新建路段,全长8公里。

众所周知,新采摘下来的茶叶嫩芽极易发黄变质从而影响品质,所以从采摘到加工这段时间非常关键。

曹锦渠说,过去茶场周边都是砂石路,路面坑坑洼洼,只能通行自行车和人力三轮车,这样不仅送茶叶嫩芽速度慢而且运输量也很低。

自从高淳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以后,茶场周边道路焕然一新。

慢城南路的建成,有效延伸拓展了国际慢城景区范围,对于深入开发挖掘景区资源、促进沿线农林业发展、提升景区生态品质起到积极作用。

小茅山脚村

全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

带动当地旅游经济收入

小茅山脚村是全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庄,常住人家约29户,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范。干净整洁的道路连村入户,庭院干净整洁,布局精致,环境优美。一栋栋造型各异、带院子的农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行走在高淳区东坝镇游子山村小茅山脚自然村,正是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画面。

小茅山脚自然村围绕“芋(遇)见茅山、市(世)外稻村”主题,打造“有机大米+慢食文化”产业特色,发展精品民宿。

小茅山脚自然村选举成立了村民代表大会,按照“确权、赋能、搞活”的基本思路,议定了由村集体通过租赁、置换等形式,紧紧扭住土地这个核心、产权这个关键,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和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因地制宜开展闲置宅基地、农村空关房的收储租赁。

如今

游子山村小茅山脚村已完成村容村貌整体提升,30多幢民居朝向相同,距离相同,干净整洁的院子里有硕果累累的橘子树、枣树等,依托青山茶场、水库、竹林等优质自然资源,发展民宿、餐饮、旅游产业。

环境变美的同时,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有力激发了乡村发展活力,直接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收入,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永仙路

穿越农业生产养殖区域

推动螃蟹产业发展

永仙路作为江苏省第一个跨区域水产类专业合作联社——青松水产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唯一的进出道路,曾经也有一段泥泞不堪的历史往事。

“没修路前大型车辆根本不好走,我们的蟹苗进不来,长大后的螃蟹也运不出去。”

蟹田边一位蟹农回忆道,养螃蟹的人最关心的是存活率,如果路上时间太长,螃蟹就会大量死亡,损失很大。

伴随着永仙路改造升级工程的竣工,相关物流企业纷纷进驻设点。如今,每当螃蟹收获季节,一辆辆满载着肥美螃蟹的运输车辆都会从这条路出发,驶向全国各地的水产市场。

高淳的“四好农村路”,你了解吗?
高淳的“四好农村路”,你了解吗?
高淳的“四好农村路”,你了解吗?
高淳的“四好农村路”,你了解吗?

目前,高淳螃蟹的养殖、销售、饲料养殖、圩网加工、餐饮等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自行养殖的有5万多人,整个产业链有11万多人。而产业链的发展,农路的修建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这些路

不仅是产业路

也是旅游路、资源路

不仅是 “交通线 ”

也是 “风景线”

希望咱大高淳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四好农村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