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量喝酒有益健康?不存在的,全球醫學頂級期刊The Lancet告訴你

適量喝酒有益健康?不存在的,全球醫學頂級期刊The Lancet告訴你

酒文化存在於世界的各個角落,有人用酒品味人生、有人用酒廣交朋友、有人用酒排除煩惱等等,可以說酒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屬於它的重要角色。可就是2018年8月,,全球醫學頂級期刊The Lancet (柳葉刀)發佈了一項重磅研究成果,讓全世界對於酒精的認知產生了顛覆性的變化。

這項研究來自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他們的研究結果表示:飲酒有害健康,即便是適度飲酒,也能危害人腦組織的正常結構和生理功能,而安全飲酒劑量則是零。

什麼意思呢?通俗的講法就是:飲酒有害健康,即使一滴酒也會造成損傷。(嚇得小編瑟瑟發抖)

該研究使用了 2016 年全球疾病負擔報告(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的數據,該報告記錄了 1990 年至 2016 年間全球 195 個國家或地區的 300 多種疾病導致的過早死亡和殘疾信息。

研究結果顯示:

50 歲及以上人群:酒精引發的死亡病因主要是癌症;15 歲至 49 歲人群:酒精引發了心血管疾病、結核病、傳染性疾病、癌症、暴力和自殘等故意傷害,以及交通事故和溺水、火災等其他意外傷害。

而在這所有的人群中,很多是長期少量飲酒人群。

同時在我們生活中,我們都是認為少量飲酒是有益身體健康的,舉個大家最熟悉的例子,就是少量喝點紅酒,可以達到軟化血管的作用。但在The Lancet最新文章中,日常少量喝酒已經證明是無效甚至有害的。

適量喝酒有益健康?不存在的,全球醫學頂級期刊The Lancet告訴你

該報告指出,少量飲酒對一些病症雖然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如 II 型糖尿病和缺血性心臟病)。但即使是適量飲酒,酒精對健康弊處也是大於這些益處。同時他們發現酒精對於人體的損傷是蓄積的,常年少量飲酒可能在短時間內沒有明顯傷害,但是長時間的積累會導致嚴重的損傷。

而這個研究成果在2017年 The BMJ(同樣是醫學領域頂級期刊)的一片文章也有說明,該研究結果指出:

日常飲酒的量越大,腦組織受影響的程度就越嚴重,其中以海馬萎縮最為突出。與不飲酒者相比,適度飲酒者海馬萎縮程度是前者 3 倍;而輕度飲酒者海馬萎縮程度與前者相比,既無優勢也無劣勢。

同時研究團隊也進行了認知測試,結果顯示:

與日常不飲酒者相比,飲酒量越大的人,其詞彙的流暢性下降的速度越快。而語義流暢性和單詞記憶雖然有一定的下降趨勢,但在統計學分析下,兩者無顯著差別。且輕度飲酒並不能提高大腦認知功能。

適量喝酒有益健康?不存在的,全球醫學頂級期刊The Lancet告訴你

結果表明:酒精飲用時間越長,大腦認識評分就越差。

最後他們還提及,飲酒會導致腫瘤。

根據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也在 2017 年發表聲明,他們明確指出:酒精是重要致癌因素。

而飲酒是全球第七大致死因素,同時世界衛生組織早已經把酒精列為一級致癌物。

人群統計得出:人飲酒的量越多,得癌症概率就會越高。

動物實驗得出:往老鼠的飲用水裡長期加入酒精,老鼠患癌概率就會顯著增加。

而最新的人群統計結果也顯示,全世界 5.5% 的癌症發生和 5.8% 的癌症死亡是酒精引起的。

大量數據和既往研究證明酒精和癌症是有直接關係的。

適量喝酒有益健康?不存在的,全球醫學頂級期刊The Lancet告訴你

看完這個研究報告後,小編只想說一句,讓小編喝杯酒壓壓驚。

其實對於飲酒,相信大家對於飲酒都不陌生,小編也是一個喜酒之人,時不時會小酌兩口,雖然酒量不好。但是根據這篇研究的顯示,我們日常生活中,想適量喝酒有益身體健康的觀點好像要不復存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