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真言與驚天之密(四—完)

驚天之密

形意拳真言與驚天之密(四—完)

今天形意拳人能認識到曾經的練法,要感謝這兩位武學前輩,尤其是王薌齋。如果你練了三五年形意拳,面對業餘搏擊習練者仍然手足無措,出手不靈,動步不活,只有招架,少有還擊,最終捱揍。

那麼你就要果斷放棄原有練法,不要再抱著什麼希望,沒真功夫不能打,亦不能養生,形意拳至法兼具兩面,某些打著養生旗號的人,不提技擊只談養生,實際上是沒有道理的,因此你繼續練下去,只能白費時間,一無所得,俗話講白磨鞋底子,白做無用功。

形意拳真言與驚天之密(四—完)

大丈夫從善如流,好時光莫負白頭,放下很多事而辛苦練拳,在現代社會本就已經不切實際,那堪還是練的形意操,甚為不值,如果你還有不捨,那就要捫心自問練武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難道只為了混個圈子交幫朋友?還是給自己貼個習武人的標籤,覺得比較酷?或是朝著一干假大師隊伍邁進?所以先停停別練了,深入的想想到底為什麼練形意拳。

如果你說就是玩玩,打發業餘的時間而已,那是沒有比較,就覺得各自練的功夫很有趣味。其實,真東西更好玩對人身心的改造更大,跟根本,相比較而言一般常見的練法很多拳感都是著意的現象,著意著相,本質上對養生和技擊沒有任何幫助提高,我想都會有所思考。

除了“鑽裹踐”以外,還有幾項功法,皆精絕妙術,若全部練完,恐怕你那點業餘時間根本不夠用,這些只是王薌齋先生未曾見到,或者未曾學到,或者見過但不說出來。再三強調,形意拳是道藝,最後階段上達仙道,本人不是標題黨,驚天之密四個字不是白說的。

形意拳真言與驚天之密(四—完)

文人練武,清清楚楚,明拳理者能大武,形意拳雖屬武絕,跡近文雅,拳藝在身上雕琢,可比繡花,失去細膩與準確,難稱絕藝。可謂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郭雲深講“意無所趨,神不瀟逸”,有道家文化常識的人就能夠理解,郭雲深的武學境界已經達到了無需通過意識思考做出有效打擊,這種有感而發不同於所謂現代搏擊反覆的訓練反應和速度,有感而發屬“無意之意是真意”,後者屬於條件反射效應,是刻意。郭雲深動手比武時,存神不渙散,意念不外馳,別小瞧這幾個字,這表示什麼境界?

形意拳真言與驚天之密(四—完)

除了武學高手境界,更重要的已初具道行,隱然有仙意,對照他提出的形意拳三層道理 :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他到哪一層了?如果用丹道術語命名可叫“進火煉神”,也就是第三層煉神還虛的境界。至此境界,形意拳功就正式步入仙道門徑了,可能看起來很玄,但是不玄不為道,又怎麼稱作驚天之密呢。

形意拳真言與驚天之密(四—完)

武技與修行,是上乘武學兼備的功效,一個向外,一個向內,兩者的境界層次同步提升。從鑑別形意拳人水平上看,向內的一面是不易看到的,因此只看外向一面,也就是技擊,而技擊也要做鑑別:怎麼練的?怎麼打的?打的是誰?平時展示出來練五行拳,打的時候是散打或拳擊技法,那說明這個人背後練散打或拳擊,不要解釋什麼按照散打規則、拳擊規則進行切磋,他不練這些如何按此規則?

要明白規則是為技擊訓練體系設定的,因果倒置不行,削足適履不行。不否定其他種類搏擊的技擊能力,只是不能算作這一支派的形意拳多麼厲害、多麼正宗,反倒證明了其沒有形意拳的功夫,才用其他搏擊訓練取代自身的不足。當然本文並無所指,是客觀負責的揭示一個現象的實質,我們經不起忽悠,要提高認知能力,不能盲目的相信任何信息,要有質疑精神。

形意拳真言與驚天之密(四—完)

中國武術的水很深,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本文就形意拳挑出幾點辨明一下,該表達的意思也差不多了,更多的留著以後繼續整理。

總之:

形意拳之勇武,拳鋒到處,所向披靡。

形意拳之境界,身心俱化,上通仙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