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真言与惊天之密(四—完)

惊天之密

形意拳真言与惊天之密(四—完)

今天形意拳人能认识到曾经的练法,要感谢这两位武学前辈,尤其是王芗斋。如果你练了三五年形意拳,面对业余搏击习练者仍然手足无措,出手不灵,动步不活,只有招架,少有还击,最终挨揍。

那么你就要果断放弃原有练法,不要再抱着什么希望,没真功夫不能打,亦不能养生,形意拳至法兼具两面,某些打着养生旗号的人,不提技击只谈养生,实际上是没有道理的,因此你继续练下去,只能白费时间,一无所得,俗话讲白磨鞋底子,白做无用功。

形意拳真言与惊天之密(四—完)

大丈夫从善如流,好时光莫负白头,放下很多事而辛苦练拳,在现代社会本就已经不切实际,那堪还是练的形意操,甚为不值,如果你还有不舍,那就要扪心自问练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难道只为了混个圈子交帮朋友?还是给自己贴个习武人的标签,觉得比较酷?或是朝着一干假大师队伍迈进?所以先停停别练了,深入的想想到底为什么练形意拳。

如果你说就是玩玩,打发业余的时间而已,那是没有比较,就觉得各自练的功夫很有趣味。其实,真东西更好玩对人身心的改造更大,跟根本,相比较而言一般常见的练法很多拳感都是着意的现象,着意着相,本质上对养生和技击没有任何帮助提高,我想都会有所思考。

除了“钻裹践”以外,还有几项功法,皆精绝妙术,若全部练完,恐怕你那点业余时间根本不够用,这些只是王芗斋先生未曾见到,或者未曾学到,或者见过但不说出来。再三强调,形意拳是道艺,最后阶段上达仙道,本人不是标题党,惊天之密四个字不是白说的。

形意拳真言与惊天之密(四—完)

文人练武,清清楚楚,明拳理者能大武,形意拳虽属武绝,迹近文雅,拳艺在身上雕琢,可比绣花,失去细腻与准确,难称绝艺。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郭云深讲“意无所趋,神不潇逸”,有道家文化常识的人就能够理解,郭云深的武学境界已经达到了无需通过意识思考做出有效打击,这种有感而发不同于所谓现代搏击反复的训练反应和速度,有感而发属“无意之意是真意”,后者属于条件反射效应,是刻意。郭云深动手比武时,存神不涣散,意念不外驰,别小瞧这几个字,这表示什么境界?

形意拳真言与惊天之密(四—完)

除了武学高手境界,更重要的已初具道行,隐然有仙意,对照他提出的形意拳三层道理 :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他到哪一层了?如果用丹道术语命名可叫“进火炼神”,也就是第三层炼神还虚的境界。至此境界,形意拳功就正式步入仙道门径了,可能看起来很玄,但是不玄不为道,又怎么称作惊天之密呢。

形意拳真言与惊天之密(四—完)

武技与修行,是上乘武学兼备的功效,一个向外,一个向内,两者的境界层次同步提升。从鉴别形意拳人水平上看,向内的一面是不易看到的,因此只看外向一面,也就是技击,而技击也要做鉴别:怎么练的?怎么打的?打的是谁?平时展示出来练五行拳,打的时候是散打或拳击技法,那说明这个人背后练散打或拳击,不要解释什么按照散打规则、拳击规则进行切磋,他不练这些如何按此规则?

要明白规则是为技击训练体系设定的,因果倒置不行,削足适履不行。不否定其他种类搏击的技击能力,只是不能算作这一支派的形意拳多么厉害、多么正宗,反倒证明了其没有形意拳的功夫,才用其他搏击训练取代自身的不足。当然本文并无所指,是客观负责的揭示一个现象的实质,我们经不起忽悠,要提高认知能力,不能盲目的相信任何信息,要有质疑精神。

形意拳真言与惊天之密(四—完)

中国武术的水很深,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本文就形意拳挑出几点辨明一下,该表达的意思也差不多了,更多的留着以后继续整理。

总之:

形意拳之勇武,拳锋到处,所向披靡。

形意拳之境界,身心俱化,上通仙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