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只在青春期而不是其它年齡段產生叛逆行為呢?體會深刻嗎?

雨155142138


我是「驢子談」,這題我來談。

準確來說,叛逆期任何時候都有,只是在青春期最為明顯,為什麼呢?

現在,請大家回想一下,無論是自己還是其他人,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自己或他人明明想做A這件事,偏不,非得做B這件事,特別是脾氣上來的時候。其實這就是叛逆的一種行為。只不過成年人會對類似的行為控制。還不明白?我們再從另外一個角度說。

我有個小侄女兒,剛4歲,就拿她不愛收拾玩具來講。我們從3歲就這麼說,xx最不喜歡收拾玩具啦,xx你不會收拾玩具對吧?我就知道xx不會收拾好玩具的。類似這樣的反話,她搶著收拾玩具。一開始是鼓勵她,發現根本不管用。當然,這不能代表所有人都這樣。但是每個小孩都有類似的情況,這就是叛逆心理。

到了青春期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一樣什麼事都自己做,覺得自己是大人了,自己能做好。而父母擔心孩子做不好,於是就有了矛盾,這是很正常的。孩子卻不認為現在這是叛逆,因為想要自己決定事情。而父母總是各種阻礙,自然孩子就不願意跟你說了,因為說了沒用啊。不然為什麼很多孩子經常說“爸媽,不跟你說了,說了你也不懂”。說個極端的,如果孩子的決定你都支持呢?是不是叛逆就自然而然不存在了?所以孩子的叛逆期,我們做長輩的,不是去管,阻礙他們的想法。而是去幫助孩子完善想法,提供建議,指明方向。

孩子長大後,我們放心了,他能自己做決定了。大人不管了,自然而然就消失了。你想,如果你被人管著,無法做決定,父母對已成年你各種不放心,是什麼心理?照樣迴歸叛逆期,只是我們心疼父母,不會吵,而是和父母交流談心的方式來溝通了。

所以叛逆期,只是青春期比較明顯。就像更年期發脾氣。不在更年期的時候,我們就不發脾氣了嗎?





驢子談


其實不只在青春期啦,很多人在青春期沒叛逆過的,後面也會叛逆的。我帶一個團體,其中一個成員從小到大很聽父母話,但是到進入親密關係時,她拼命了反抗,非嫁得遠遠的,嫁給一個父母都反對我對象,我覺得她在進入親密關係時叛逆了。還有一個成員,一直聽從媽媽的意見,但是當她生孩子後,她覺得再也不能用媽媽那一套管孩子了,於是開始拒絕媽媽的不合理建議。這兩個例子,就是青春期叛逆延後的表現。再比如,“都挺好”裡的蘇爸爸蘇大強,等妻子去世後,開始作天作地,其實這也是一種叛逆。

其實叛逆也不是叛逆,主要是表達自我,只要人沒有真正的表達過真實內心,總歸是要來一次的。


玲瓏心理諮詢


關注飛魚,關注教育,關注學生健康成長!



不僅是青春期,實際上每個年齡階段都會產生叛逆行為!不同的時候,青春期的叛逆被強烈地表達出來成為“行為”,而其他階段的叛逆多數只是“叛逆心理”。

多年以前,曾經讀到過一篇文章,叫做《叫我如何敢“輕狂”》。文章中記載了一個放蕩不羈的狂生,家貧如洗,但很愛喝酒。因為說話放蕩,這個狂生得罪了刺史大人。

刺史大人揚言要滅掉狂生全家,狂生聽後仰天大笑,撂下一句“窮秀才無門可滅!”,遂拂袖而去。

幕僚告訴刺史大人,這個狂生確實窮得連家都沒有!他寄居在城牆的過道上。刺史大人又下令,不準狂生住在過道上。

秀才無處棲身,於是,以前那些受過他關照的朋友,便籌錢購買了一塊地,建起兩間瓦房,還幫助狂生娶妻。狂生喜出望外,打量著自己的新家,嘆息道:“我現在終於有家可滅了!”

從此以後,狂生見到刺史大人,每次都低頭彎腰,畢恭畢敬。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年少時,身無負累,往往唯我獨尊,輕狂傲慢;一旦長達成人,步入社會,一次次碰壁,嚐遍生活的艱辛,才發現自己根本不是展翅翱翔的雄鷹,而是揹著負擔緩慢爬行的蝸牛!

青春期,只有“自我意識”,尚未娶妻生子,也不知道肩負匯重擔的責任!所以,他們會叛逆,會輕狂!



關注飛魚,關注教育,關注學生健康成長!


飛魚高中教育


心理學上看,孩子三到六歲的時候產生自我意識自我思維所以導致行為上大人覺得孩子不聽話了,和青春期一樣都是孩子自我意識自我思維達到了質的上升。一個孩子在家裡能夠得到父母足夠的關愛,在民主型家庭中讓孩子負起一定責任,為小家擔當起來的孩子,一般都不會在青春期做太過於出格的事情,因為孩子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後果。相反地家長平時根本不關心孩子心理的成長,孩子慢慢長大也毫無察覺,然後突然孩子做了一件大事,家長就覺得孩子叛逆,有時候叛逆是因為我們缺愛,我們想獲得大人的關注而已。


厲害的很大姐姐


這個問題首先要說清楚什麼叫叛逆。叛逆,顧名思義,就是反叛的思想、行為……忤逆正常的規律,與現實相反,違揹他人(比如孩子違背父母)的本意,常常做出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事。叛逆是一種“長大了”的感覺,是一種強烈的自我表現欲,在思維形式上屬於“求異思維”,是標新立異,希望引起別人注意的表現。

叛逆在青春期表現得最為突出,當一個孩子長到13至14歲,隨著身體發育,特別是第二性徵的出現,認識和情感有了快速發展,自我確立和自我表現慾望會增強,會做出一些違揹他人和違背常理的事情。

但叛逆不一定僅僅在青春期,如果仔細觀察,孩子在2到3歲的時候也有,70歲以上的老人也有,比如,最近播出的電視劇《都挺好》裡的蘇大強。

可見,出現叛逆是人成長過程中自我意識增強的一個表現,理性對待就行,不必誇大,但是也不能放任自流。無論對青春期的叛逆,還是對老年人的“不懂事”都需要耐心陪伴和真誠關懷,幫助他們順利度過。


伊人怡心2020


青春期的孩子,是一腳踏入成人,一腳還留在童年裡。但是身體在長大,體內的能量蓄積,需要釋放。

小時候,懼怕父母的權威,不敢反抗父母,這個時期,有了一定的能量,首當其衝,會和父母對抗。父母應該正確對待,適當範圍內允許孩子叛逆。

其實青春期叛逆是正常的,作為父母正確,讓孩子合理釋放,釋放了,孩子就平和了。如果青春期度過不好,會影響到整個人生。


梓鈺1335


人類大腦的馴化過程的自然反應。16歲時之前大腦還未完全發育。這個時候,人類的大腦邊緣系統還起決定性作用,也就是凡事憑直覺。隨著接觸的的社會信息越來越多,人的大腦皮層被馴化了,可以逐漸壓制大腦邊緣系統的直覺行為,人自然就變得社會性了。俗稱成熟。

簡而言之,那是進化論下人類遺留的本能和後天社會馴化的對抗。

希望有幫到你。我是胡蘿蔔與南研君,希望讀書讓更好的我們相遇。


胡蘿蔔與南研君


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逆反的,不存在沒有逆反的人。只是表現形式不一樣,青春期的孩子因為感性,所以,逆反的的表現是顯性的。也就是說有點情緒就會表現出來。成年人因為習慣壓抑自己的情緒,因此逆反的表現是隱性的。有情緒也喜歡悶在心裡。 同時,不是所有青春期的孩子的逆反是顯性的,因為受到的教育不同,所以有的孩子從來沒有表現過“逆反心”,這不是沒有逆反而是,隱性逆反而已。


都朋名—靈性NLP導師


叛逆這個詞是他人的賦義,其實對於本人是不存在這層意思的。那麼由此就引申出叛逆是誰在叛逆?是青春期的孩子在叛逆,還是青春期家長感覺孩子在叛逆,這個是完全不同兩回事。如果追本溯源,其實是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感覺與孩子關係發生了變化,因此感覺不適應,這能說是孩子有問題,孩子在叛逆嗎?說是家長在叛逆可能更合適,孩子在成長期,跟家長關係發生變化是很正常的事情啊,怎麼能說是孩子在叛逆呢?如果承認是家長在叛逆,那問題出在家長身上,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是改變家長自己的言行,而不是去改變孩子。


似水流年148054408


你要理解叛逆的含義,小孩子叛逆並非為了叛逆而叛逆。叛逆代表著他不認同你。叛逆就像反作用力與之作用力。"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哈哈,玩笑話。)

你認為孩子是不對的,孩子認為你是不對的,你覺得孩子是叛逆那是你站在長輩高高在上的想法,所以如果從平等的角度考慮,我覺得根本就不存在叛逆這個概念。存在的是溝通不足,存在的是大人無法理解孩子,孩子無法理解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