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說不希望對委動武,他說博爾頓正在把美國拉入戰火,他倆分歧明顯嗎?

老遊59


這些消息都是美國白宮的兩個顧問 透露給《華盛頓郵報》的,但是無法確定這些消息是不是《華盛頓郵報》製造的假新聞。



如果誰去向特朗普求證這些信息,特朗普肯定會說,他沒說過這些話,並且指責這是假新聞。

不過白宮安全顧問博爾頓泛權的事情,早在去年的時候就爆出博爾頓越權讓國防部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的新聞,如今又以這種方式傳出博爾頓要把美國帶去戰爭的新聞,顯然這裡面有很多信息可探討。

不過《華盛頓郵報》原文並不是說博爾頓要把美國帶入戰爭,而是兩名白宮顧問透露,特朗普在偶爾沉思的時候說“他(博爾頓)想把我帶去戰爭”。

意思就是特朗普偶爾自言自語說博爾頓想把他帶去戰爭。


在此之前無論是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還是伊朗總統魯哈尼都說特朗普身邊有壞人,特朗普被他們“引誘了”。

我倒是覺得這事情越來越接近真像了,也許正如《華盛頓郵報》所說的那樣,特朗普並不想戰爭,但是博爾頓想把特朗普帶入戰爭。

對於美國特朗普的白宮和以往其他美國總統的白宮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特朗普並不是完全信任他身邊所有人。白宮已經換了很多人了,現在連國防部長都是代理的,而且目前能源部長也要走,之前也傳出過蓬佩奧要走。而且特朗普還親自問過彭斯我能相信你嗎?

由此可見作為一個沒有雄厚政治背景的商人特朗普,入駐白宮可謂是危機重重,為此他連女兒連伊萬卡都“趕出白宮”,可見特朗普察覺到了什麼危險的信號。

特朗普本人並沒有喜歡戰爭,他曾經就推諉過幾次徵兵召喚,他是一個商人,用經濟手段去博弈才是他擅長的,對於軍事他並不感興趣。

經過了“通俄門”的水深火熱之後,現在的特朗普比剛上臺的時候謹慎的多,對於他沒有把握的事情,他現在是不會輕易下決心的。

特朗普曾經就在半島問題上批評過博爾頓的言論,在是否對委內瑞拉動武問題,和博爾頓存在一定的分歧也並不奇怪。


一號風手


老特郎普說過不希望對委內瑞拉動武嗎?我怎麼記得他說所有選項都擺在桌面呢?

(圖:美國國家安全助理博爾頓)

千萬不要以為博爾頓是著名的鷹派代表人物,特朗普就是那人畜無害的鴿派——老特不是兇狠的老鷹,他是那位能把鷹馴得服服貼貼的“熬鷹人”!

博爾頓像蒼頭鷹,馬杜羅像貓頭鷹,而特朗普似乎像一名玩鷹的高手。

第一,美國的國家慣性動能巨大,特朗普根本剎不住車也無法中途跳車。

自打前蘇聯解體美國一超獨大,就依仗著超強的國力軍力和軍事科技裝備,轟隆隆開啟了美利堅戰車。您看特朗普的幾位前任:老布什入侵巴拿馬並打了海灣戰爭;克林頓打了科索沃戰爭;小布什發動了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反恐戰爭;得了諾貝爾和平獎金的奧巴馬未能和平,把利比亞炸成國家碎片……唯有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在敘利亞淺嘗輒止,不是不想打,而是實在打不下去了。

美國策動對外戰爭早已形成巨大慣性。倉庫裡放著那麼多即將過期的導彈炸彈,數百萬軍工技術工人嗷嗷待哺,130多萬三軍將士渴望戰功,軍火企業、好戰黨派、院外遊說團體、智囊機構、習慣於冒著硝煙收割羊毛的華爾街大鱷、鷹派議員等等圍繞白宮,匯成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推動著美國這輛戰車轟隆狂奔。


(圖:特朗普根本剎不住車)

身為總統的老特朗普駕駛技術再高超,也無法踩住美國的戰爭腳剎,遏止整個國家巨大的慣性。他也沒法不做司機,拋下滿車人自己中途跳車,那樣的話,他首先就會被碾壓得粉身碎骨。

所以,不管特朗普個人傾向性怎樣,美國戰車都不會熄火,只是暫時在停車加油罷了。

第二,老鷹認為自己可以掌控天空,卻不知在馴鷹人眼裡,天空只是起步。

美國國家安全助理博爾頓是著名鷹派。老鷹屬於猛禽,一旦發現獵物就會毫不猶豫直撲下去。但總統特朗普不是鷹,他是那位馴鷹玩鷹的獵人。獵人對待鷹的態度首先是“熬”,不給吃喝不讓睡覺,把鷹熬得撐不住聽話了,再為我所用,比如對待博爾頓。假如把鷹熬殘了,那正好,乾脆殺了煲湯吃肉,比方說對於馬杜羅。

我國知名企業家馮侖曾講過一段往事,在紐約特朗普大廈頂層,當時的地產商特朗普手指著窗外遠方說:年輕人,你看看那邊,那一片天空都是我的!


(圖:當大家眼裡只有美女時,特朗普看到的卻是天空)

特朗普不急。委內瑞拉和馬杜羅就彷彿還沒完全熟透的瓜果,現在吃下去滿嘴酸澀。再等17個月,老特就能夠續簽一份白宮四年居住合同。到時候馬杜羅是鷹也熬殘了,是瓜果也該瓜熟蒂落了,那時候才到了真正收穫的季節。

這一點,心急的博爾頓不懂。

第三,博爾頓與特朗普的分歧,不過是一個想立竿見影,另一個卻要溫水煮青蛙。

千萬不要認為特朗普就是人類和平使者!前邊已經講了,他既然選擇駕駛美國這輛止不住的戰車,就只能硬著頭皮往前開。早在特朗普上任不久,他曾經很隨意地問手下:委內瑞拉破壞地區安全,我們為什麼不去佔領這個國家呢?

明白了吧?在美國總統心目中,侵略一個國家似乎理所當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也毫不例外。


(圖:我分分鐘就能搞定你)

因此,博爾頓跟特朗普要說有分歧的話,絕非打與不打的原則性選擇,不過是博爾頓想立竿見影儘快把委內瑞拉拿下,而特朗普心裡卻算計著拿下的成本,打算溫水煮青蛙,以最微小的代價擺平馬杜羅。

回答完畢,多謝閱讀!


回馬一腔


如何解決委內瑞拉問題,是擺在美國高層面前的現實問題。今年1月23日委內瑞拉局勢因為瓜伊多自封為臨時總統而直接對立化,美國在第一時間表態支持瓜伊多為首的反對派“臨時政府”,並導致馬杜羅政府與美國斷交,美國和委內瑞拉的關係徹底轉入矛盾對抗模式。這個時候首先透露軍事介入信號的就是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

博爾頓在出席記者會時,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將寫在筆記本上的一行重要文字“透露”給了媒體。這行字的意思是,美國要向哥倫比亞部署5000名海軍陸戰隊。同時博爾頓還向外界轉述了特朗普的態度,聲稱特朗普已經表示針對委內瑞拉問題的所有解決方案都擺在桌面上。媒體解讀為,美國已經有軍事介入的準備了。類似的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也多次引述過。

說到這兒,我們就已經看得很清楚,不管是特朗普,還是蓬佩奧和博爾頓,他們之前針對委內瑞拉問題的表態,在原則上絕對是一致的。而原因很簡單,蓬佩奧和博爾頓是白宮的核心團隊成員,也是特朗普的智囊。所以他們的分歧只是表面上的,更令人懷疑的是,這次他們在唱雙簧,目的是加深對加拉加斯的軍事戰略壓力。

不過有一點需要強調,到目前為止美國白宮團隊在軍事介入委內瑞拉問題上,仍然侷限於震懾性宣傳層面也就是“輿論戰”。如果真的像特朗普和博爾頓所暗示的早就有對委內瑞拉動武預案的話,就不用眼看瓜伊多集團一次次失敗而反擊乏力了。美國的委內瑞拉問題特使說過,針對委拉問題的經濟、外交制裁的手段和資源正在接近枯竭。

美國針對委內瑞拉發動一場短平快的戰爭,在實力上是沒有人敢懷疑的。也正是如此,白宮團隊才敢於一直在軍事介入委內瑞拉問題上玩“空城計”。而且從2月底到現在,美軍在拉美地區沒有明顯的軍事調動部署跡象。在4月30號瓜伊多發動的鬧劇式軍事政變失敗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說了一句話,前半部分是希望委拉實現權力和平交接(真心話),後半部分在此暗示不排除軍事介入(為自己撐面子)。


高峰軍事觀察


5月1日美國《華盛頓郵報》援引特朗普的兩名顧問的消息報道稱,特朗普已經授予博爾頓更泛權限,處理涉委內瑞拉事務,而後者力主採取更加強硬的政策。特朗普偶爾會沉思對著其他人稱,“博爾頓會將其帶入戰爭”,然而他並不想讓美國捲入任何長期衝突。

(特朗普與約翰·博爾頓)

特朗普本人作為一個商人總統,在作出決策的時候,其考的往往是成本的問題。而成本最為直觀的體現就是花費。很顯然戰爭絕對不會是特朗普在處理外交與安全戰略時優先考慮的手段。不過作為一名美國共和黨總統,保守派的立場使得其在對外戰略和國家安全方面,又不得不倚重國內的“鷹派”。這也就是為什麼其在去年讓約翰·博爾頓來接替麥克馬斯特擔任總統國家安全顧問的主要原因。

(兩人握手)

在對待委內瑞拉問題的態度上,特朗普一直堅持“所有選項都擺在桌子上”。這種說法其實並不是他的專利,而是美國的慣用“外交辭令”,看似霸道,其實算是最為謹慎的一種表達方式。特朗普從骨子裡並不想幹涉委內瑞拉問題,因為他其實明白這件事所面對的風險。他擔心美國會陷入一場猶如阿富汗那樣的長期戰爭,持續不斷的消耗著美國的國力。還有一點就是美國的入侵肯能會導致整個委內瑞拉徹底失控,會有大批的難民裹挾這幫派、毒品、槍支沿著中美地峽湧向美國。這可不是去年大篷車移民那區區一萬多人。

(特朗普與馬杜羅和瓜伊多)

然而在處置委內瑞拉局勢時,目前特朗普很顯然已經沒有太多的辦法。當前的情況就是美國的外交和經濟制裁已經價碼到將近最高程度,然而瓜伊多方面的持續抗議示威,並未能夠迫使馬杜羅下臺。相反委內瑞拉的經濟狀況越發惡化,這使得更多的委內瑞拉難民外逃,自去年11月以來委內瑞拉難民人數已經從300萬增長到了370萬人。這對於特朗普而言約等於慢性自殺。讓委內瑞拉支撐到今天的是俄羅斯與古巴。特朗普在這種情況下,只能將希望寄託於鷹派,這才賦予博爾頓更多權限,主要負責委內瑞拉事務。

(委內瑞拉難民入境哥倫比亞)

博爾頓是戰爭鷹派,其外交安全戰略極其保守,在他看來美國為了保護自身並投射權力,其必須具有侵略性,單方面和好戰性。所以他將委內瑞拉問題沒有能夠解決的根源歸咎為俄羅斯對於拉美事務的干預。所以他準備引用門羅主義,向俄羅斯施壓的同時,認為應該對委內瑞拉採取必要的武力來強調美國對於西半球事務的絕對統治力。這麼做的關鍵,就在於如何拿捏好力度。

(博爾頓與威脅便籤)

總體而言,特朗普與博爾頓之間不能算是分歧與矛盾,更像是特朗普無奈的選擇。在對伊問題上決定取消進口伊朗石油豁免的決定也是博爾頓推動的。至於美國是否要真的入侵委內瑞拉,這個目前看來雖然看不太可能。不過苗頭已經顯現,美國國防已經提出相應的方案,南方司令部司令法勒也於上個月下旬與各國。國務卿蓬佩奧也在5月1日表態稱,美國可能會採取軍事幹預手段。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加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關注!


古姿


特朗普是個說話隨便的人,去年委內瑞拉局勢遠沒有這麼緊張時,特朗普就說過要武裝入侵委內瑞拉,當時很多人還不理解,特朗普說不更迭顛覆別國的政府,還準備申報諾貝爾和平獎,怎麼說變就變了呢?後來,我們經常看到特朗普食言自肥,也就見怪不怪了。


說到委內瑞拉的問題,特朗普不僅說過要入侵,還多次說過“所有的選項都擺在桌面上”,而博爾頓這次正是引用了他這句話,威脅對委內瑞拉動武的,卻遭到他的埋怨,認為博爾頓想把美國拉入戰爭。這個話是白宮對《華盛頓郵報》講的,不言而喻,是希望報紙召告天下,希望俄羅斯,也許希望更多的人聽到。

5月6日,應美國的提議,美俄兩國將在芬蘭會晤,談判委內瑞拉問題。為什麼是委內瑞拉問題而不是烏克蘭問題或敘利亞問題。因為委內瑞拉駐有一百名俄羅斯軍人。“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美國人急了,當特朗普剛聽到這個消息時馬上就爆出了粗口,並且大吼,讓俄羅斯人“滾”!不過,俄羅斯士兵只聽普京的。



美俄這次談判估計是美國國內共識,連民主黨也不再提“通俄門”了。自從2014年克里米亞歸俄羅斯後,美國除了制裁俄羅斯沒有別的,雙方基本沒有接觸。但,俄羅斯軍人入駐了美國的後院,美國人老實了許多,不動聲色就和俄羅斯達成了談判協議。談判雖是未知數,但美國卻做足了功課。


彭佩奧,博爾頓仍是出面發出強硬叫囂,而特朗普卻做出要和平的樣子。美國政府有分岐嗎?分岐肯定有而且不會小。但對外戰爭的發聲只能是總統的專利。博爾頓是個極具冷戰思維的人,一味示強可能是他的風格,但正是這一點,特朗普選擇了他。他可能和特朗普有分岐,但只會壓在肚子裡,而不會反對特朗普。

特朗普為了這場談判,談之前還和普京通了一個多鐘頭的電話,大部分時間是在聆聽普京的教誨,而且表態說感覺良好。特朗普任期過半,下一屆選舉準備就要開始,俄羅斯在美國的後院“埋了個地雷”,估計對特朗普的選情不利,這才是特朗普著急的,也是美國向俄羅斯低頭的主要原因。


天太2


特朗普不希望動武,博爾頓也不可能指揮特朗普。以特朗普特立獨行的個性,沒有人能指揮他,從國內修隔離牆的事情,頻繁解職不對路的政府高級職員就知道了。

美國政府解決委內瑞拉問題,基調是和平演變,就是博爾頓說的前半句,“權利和平交接過渡”,但做任何事情像談判一樣,不能透露底牌,洩露底牌肯定實現不了戰術目標。那麼就要在底牌上加碼,對方几經掙扎後,才能落到底牌上。

所以,特朗普很大可能授權博爾頓,發表“所有選項都在桌面上”,甚至故意讓媒體拍到筆記本上派兵5000人到哥倫比亞的字句。沒有特朗普的授權,安全顧問不可能直接決定派兵的問題。

博爾頓這種戰爭介入的言論,有兩個方面的目的:一是給瓜伊多撐腰壯膽打氣,不要氣餒,我們隨時保護你。二是威脅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不下臺就直接消滅你,和平下臺還可以保住性命。同時也間接警告馬杜羅不要抓捕或關押瓜伊多。

特朗普和博爾頓唱雙簧,另一個考慮是給自己找臺階,如果沒有對委內瑞拉進行軍事打擊,馬杜羅沒有垮臺,這種戰爭論就是博爾頓一家之言,特朗普不同意軍事介入。

從當前國際形勢和美國國內局勢分析,國際上鮮有支持美國軍事介入委內瑞拉的國家,歐盟委員會主要領導發言希望和平解決,俄羅斯甚至派出200名軍人入駐委內瑞拉,發出力保馬杜羅信號,以巴西為首的利馬集團也反對美國軍事幹預。加上美國國內民主黨和大量民眾反對出兵委內瑞拉。所以,博爾頓的戰爭選項論,甚至發出戰爭咆哮,只是一種心理威懾,真正目的是希望馬杜羅自動下臺,美國代理人瓜伊多上臺,好控制委內瑞拉近2000億桶的石油儲量。

從正面說,就是特朗普和博爾頓不但沒有矛盾,而且配合的很好。從反面說,就是老奸巨猾、狼狽為奸……


總兵哥哥


筆者願意相信特朗普的上述“真情流露”,對委內瑞拉,他與博爾頓“倒馬”目標一致,動武成本太高而不值,至於博爾頓,他有另外的思量。

論證特朗普話語真偽毫無意義,因為話越少越有料:特朗普外交政策的架構與運作已顯露無疑――

一、與此前奧巴馬總統、副總統、國務卿、防長、國安助理、參聯主席、中情局長等的龐大班子相比,他特朗普已經“精簡”為同道二人組,蓬佩奧都沒啥用,“瘋狗”防長去職更省心。如今一個發推特,一個忙籌劃,高效簡潔,出臺即驚人――對以色列、伊朗、委內瑞拉等,大膽無忌,風格凸顯,毫無城府和盟友考量。

二、兩人沒有戰略分歧和個人好惡,奇妙的是輕重緩急排列順序。特朗普經濟利益第一,地緣政治其次,意識形態最末;博爾頓恰好倒置,建立在價值觀基礎上的意識形態最優先,地緣和經濟排其後。

這在委內瑞拉政策上很好體現,特朗普惦記石油及其衍生的地緣政治(有人說美國不指望其重油,但它把委納入石油全球戰略更重要,全世界只有美國有完整的全球能源戰略並堅持執行,伊拉克、利比亞都是其中的環節,每天那百萬桶油只是數字化的體現),博爾頓看重清除“後院”的敵對者,因此近來重拳制裁古巴、尼加拉瓜等,一看就是老博做派:亂棍打幾個,比單挑一個更有收穫。

三、特朗普確實不想打委內瑞拉,沒有近利,卻有遠憂。最根本一點是壞了連任大計,這是特朗普的最高和最直接目標,把一個對阿對伊兩戰賠錢的美國第三次帶入戰爭,等於宣判連任失敗,所以特朗普也不會打伊朗。

四、特朗普還有一大弱點(也是優點),死不認錯。為了拿個諾貝爾和平獎,一而再地“屈尊”會見朝鮮最高領導,一無所獲也無怨無悔。峰會沒有經濟利益,就是個臉面呀!美國戰後歷任總統搞不定的,我一個商人能擺平,歷史怎麼寫吧!

至於博爾頓,心中有恨也得順從總統,包括對華關係,絕對得服從經貿大局,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否則特朗普會翻臉開人,兩年時間,國家安全班子不是都換第二岔了。

從今往後,特朗普-博爾頓組合將大秀拳腳,將帶給世界更多震撼,更多意外。





ruixuezhaofeng


特朗普曾在瓜伊多自立為王后,面對馬杜羅要求美國駐委外交人員務必於72小時內離境的限令,曾發出震天一吼,聲稱美國外交人員就是不撤,如果馬杜羅膽敢對瓜伊多及美國外交人員不利,將採取軍事手段。

誰知,特朗普後來自食其言,陸續將本國駐委外交人員撤出,並且至今沒有對委內瑞拉宣戰,這說明本質上,他並不想對委內瑞拉開戰。這也印證了其日前所稱的不希望對委動武的言論。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5月1日,特朗普稱,“博爾頓會將其帶入戰爭”,而實際上,他並不想將美國引入美委衝突乃至戰爭。可見,特朗普在委內瑞拉問題上是否非要採取軍事選項,與政府“代言人”博爾頓還是存在一定分歧的。

伊朗外長扎裡夫不久前曾明確指出,特朗普本人並不想發動戰爭,之所以他會逐步邁向戰爭邊緣,主要是深受身邊“團隊B”的影響,而該團隊裡就有博爾頓這位“鷹牌”人士,戰爭狂人。

數月來,博爾頓的言論要比特朗普犀利得多,鋒芒畢露。就在俄軍於3月24日“駕臨”委內瑞拉後,他怒髮衝冠表示,絕不準俄羅斯在委內瑞拉或西半球任何地方駐軍,氣勢逼人,令人不寒而慄。

相反,特朗普在接見瓜伊多妻子法比亞娜時,只是輕描淡寫地表示,將採取“任何形式”,迫使俄軍離開。

之所以兩人在委內瑞拉問題上意見相左,主要在於出發點不同,特朗普力求以“美國利益優先”為考量,最好不戰而屈人之兵,輕鬆將委內瑞拉變為美國的附庸,而一旦戰爭,難免耗費大量人財物,風險很大,會否陷入越戰泥潭也未可知,再說難民問題也令人頭大。

但博爾頓可能不計後果,不會計較於利益得失,只想像當年小布什那樣,依仗美國的強大實力,不宣而戰,迫使委內瑞拉臣服。

但是,不管特朗普與博爾頓是否存在意見分歧,馬杜羅都要提高警惕,時刻防範美國可能的入侵行動,因為美國看似大國,其實小人一個,這就有必要“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唯如此,才能防患於未然。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江淮聖手


特朗普說的話能信嗎?特朗普領導的美國就像一個怨婦,更像一個寡婦,覺得村裡的人都在佔他的便宜。作為世界領導者的美國,本應具有領袖風範,到如今反而更像是到處收保護費的黑幫老大,話說人窮志短,美國也不窮啊,說明骨子裡強盜邏輯根深蒂固,只能自己佔別人便宜,別人不能佔它的便宜。實力才是地球競爭的本質推動力量,世界第一的美國現在不敢用硬實力,但又缺乏足夠軟實力,小姐的心丫鬟的命,一不如意就容易歇斯底里。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世界變換大王旗,莫等閒,白了少年頭。


隨風而去6726379


剛開始的時候,特朗普認為博爾頓是一個將才,但是,畢竟特朗普不是一個侵略性的戰略家。所以,特朗普更希望的是能夠提振美國的經濟,以及加強美國在世界上的管控能力,而戰爭並不是特朗普需要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特朗普上任之後,就積極的提出了要從阿富汗撤軍,要從敘利亞撤軍的號令。然而,這種號令到現在為止,仍然沒有能夠執行。實際上這讓特朗普非常的惱火,特朗普希望有足夠的精力來建設自己的國家,發展自己的經濟。而博爾頓則更希望是對這些國家進行極限制的壓制和侵略性的威脅,這與特朗普的初衷是格格不入的。

特朗普啟用了博爾頓這麼長的時間,而在和平建設上面沒有博爾頓的聲音,而在對其他國家進行極限施壓和侵略性的軍事威脅的時候,卻處處顯示出博爾頓的聲音,這也充分的顯示出了,博爾特是一個極端的好戰分子。

特朗普在看見了一系列的情況之後,對博爾頓的思想感到了懷疑,因為啟用博爾頓,並沒有給特朗普的經濟發展帶來幫助,反而讓事情越來越複雜化,也讓自己越來越孤立化。兩人產生分歧,也是遲早的事情,只不過,是早產生分析,總比晚產生分析要好的多。此時產生分析,長了會對美國不利,也對特朗普產生不利。

如果美國對委內瑞拉動武,還真的會把美國拉入戰爭,而且,可能會是一場十分糟糕的戰爭。而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中的失敗,已經讓自己焦頭爛額的了。而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中,花費了18年的時間,傷亡了23,000多人,耗費了3萬多億美元,而到現在卻一事無成,反而被打得屁股尿流,這讓美國這個世界霸主的面子,無處存放。而且,美國現在想從阿富汗撤軍,卻得不到塔利班的同意,讓自己深陷其中,而百般焦慮。在這個時候美國已經求爹爹,拜奶奶的要求俄羅斯和中國出面斡旋,而才剛剛和塔利班達成協議,美國可能將會真正的全面的從阿富汗撤軍。這些血的教訓,讓特朗普不能夠不對對委內瑞拉動武產生懷疑。所以,出現分析,和不願開戰,是特朗普的正確的選擇。

如果博爾頓要長期的和特朗普僵持下去,恐怕被炒掉魷魚的可能性會迅速到來,而這個狗頭軍師很有可能就此以後,將退出美國曆史的舞臺。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