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視門第,士族當道的樑朝,庶人陳霸先是如何攀上權力高峰的

在宇宙大將軍侯景稱帝僅僅三個月以後,也就是公元552年2月,王僧辯率大軍順流而下,與沿贛江北上的陳霸先在白茅灣(今江西九江東)會師。(前情詳見智慧大話小作《陳霸先霸氣側漏讓越南史籍第一個真正的政權領導李南帝變為罹難帝》以及《歷史上唯一把自己的姓做國號的霸氣側漏的陳霸先!》,不再贅述)

此時的陳霸先兵強馬壯,有甲兵三萬,強弩五千,戰船兩千餘條,糧食五十萬石。看到王僧辯軍中缺糧,陳霸先慷慨地送給他三十萬石軍糧作為見面禮,王僧辯大為感激。

隨後王、陳兩位主帥登上高臺,歃血為盟,一起宣讀檄文,全軍將士人人振奮。

兩軍會師後合兵一處繼續東進,勢如破竹,很快進佔蕪湖。

侯景急忙派大將侯子鑑率主力據守建康上游的重鎮姑孰(今安徽當塗),臨行前他特意叮囑:荊州軍擅長水戰,千萬不要與他們在水上交鋒。別忘記任約的教訓。

侯子鑑按照侯景的要求,舍舟登岸,在陸地上安營紮寨,嚴陣以待。

王僧辯則在蕪湖逗留,徘徊不進,甚至幾次好像要進攻可是還沒交手就哆哆嗦嗦地退了回去——好像一個娘娘腔面對美女又想追又不敢追的樣子,一副慫樣。

在重視門第,士族當道的梁朝,庶人陳霸先是如何攀上權力高峰的

王僧辯

十幾天後,侯子鑑終於有了自己的判斷,看來王僧辯是害怕我,如果再不出手,只怕要被他逃回去了。

立功心切的侯子鑑率軍登上戰船,向王僧辯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王僧辯故意把大船隱藏在長江兩岸,用小船與侯子鑑交戰。

戰不多久,就紛紛敗退。

侯子鑑心頭大喜,荊州軍果然不堪一擊,急忙率軍追趕。

王僧辯大旗一揮,梁軍隱藏起來的大船紛紛駛出,切斷了侯子鑑的退路。

隨後王僧辯也回軍力戰,兩下夾擊,侯子鑑大敗,隻身逃回建康。

這消息,震天地,侯景驚得呆若木雞:侯子鑑,賤猴子,這回你真是坑了老子!

一代殺神竟然也忍不住淚流滿面。

但侯景畢竟是侯景,他的沮喪就像呵在玻璃上的熱氣一樣很快就銷聲匿跡,沒過多久他又恢復了冷靜。

自己還有數萬人馬,廣陵、京口以及三吳等地區還都掌握在自己手裡,只要死守建康,等待援軍,也許還有翻身的可能。

他下定了決心:只要有一線希望,就不要嘆氣。只要有一絲機會,就不要放棄。

於是他收集了各種大小船隻裝滿石頭沉於江中,以堵塞秦淮河口;又於秦淮河北岸構築工事,在從石頭城到朱雀橋長達十幾裡的範圍內密集佈防。

然而這一切卻根本無法阻擋士氣正盛的梁軍。

王僧辯率軍乘漲潮的機會進入秦淮河,順利突破了侯景的第一道防線。

然而看到秦淮河北面密密麻麻的敵軍工事,諸將都不免有些畏懼,連王僧辯也覺得很為難,便問身邊的陳霸先:看樣子不好辦啊,陳將軍有何良策?

陳霸先斬釘截鐵地說:三年前,柳仲禮率數十萬大軍不敢渡河,止步於秦淮河南岸,咱們決不能讓歷史重演。我願意擔任先鋒!

他一馬當先,率部強行渡河,很快就突破了侯景的防線,王僧辯則率大軍緊隨其後,在秦淮河北面紮下營寨。

侯景困獸猶鬥,他留王偉守臺城,自己親率僅存的一萬步兵、八百鐵騎出城迎擊。

陳霸先對王僧辯說:兵法雲,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如今我眾敵寡,咱們應該把部隊展開,既便於互相救援,又可分敵人之兵,便於各個擊破。

於是梁軍擺開一字長蛇陣,迎戰侯景。

侯景真是足夠彪悍,他率軍猛打猛衝,梁將王僧志的部隊抵擋不住,眼看就要被沖垮。

關鍵時刻,陳霸先命部將徐度率兩千士兵出其不意地迂迴到叛軍身後,亂箭齊發,叛軍頓時一片混亂,王僧志終於轉危為安。

看到形勢有利,陳霸先立即指揮部將杜僧明、周文育、侯安都等人奮勇衝鋒,王僧辯麾下的猛將王琳、杜龕等人也緊隨其後,叛軍逐漸落了下風。

侯景想要跳水逃生。

然而已經太晚了,羊鵾等人早已用刀擋住了他的去路,他轉身逃回船艙,羊鵾順手拿起一把長矛,狠狠地刺進了他的後背。

侯景當場斃命。

在重視門第,士族當道的梁朝,庶人陳霸先是如何攀上權力高峰的

侯景

給江南地區的社會經濟遭到毀滅性的破壞的長達四年之久的“侯景之亂”終於平定了。

但擺在蕭繹(508年9月16日 ―555年1月27日後世稱為梁元帝 )面前的,此時還有一個問題,該怎麼處置侯景當初所立的廢帝蕭棟呢?

他早有安排。

在出兵時,王僧辯就想到過這個問題,他問蕭繹:平賊之後,該以何種禮節對待嗣君?

蕭繹的回答是:六門之內,自極兵威!——臺城共有六個城門,這意思明擺著,臺城內的人都可以殺,嗣君當然也不例外。

王僧辯當然知道蕭繹的意思,他回答說:討賊的事,臣義不容辭;成濟的事,您讓別人幹!——成濟是什麼人?看過三國的都知道,那是殺死曹魏皇帝曹髦的兇手!

蕭繹也不勉強王僧辯,把這個髒活交給了親信朱買臣。

朱買臣請重獲自由的廢帝蕭棟兄弟三人到船上喝酒,隨後有人找他有事,他出去了一下。

他剛走,就發生了意外——不發生意外那才是真的意外。

船翻了,蕭棟等人全都溺死。

國不可一日無君,沒有皇帝怎麼行?

王僧辯趕緊領銜群臣勸進。

蕭繹照例推辭了幾次,當然最後只能“勉為其難”地在江陵正式即皇帝位,改年號為承聖,是為梁元帝。

在重視門第,士族當道的梁朝,庶人陳霸先是如何攀上權力高峰的

梁元帝

然而此時他管轄的範圍卻十分有限,在上游的益州,他的弟弟蕭紀已先於他稱帝;在他北面的雍州,是他的死對頭——已經投靠西魏的侄子蕭詧;而巴陵(今湖南嶽陽)以東、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都已經被西魏和北齊所瓜分。

新帝登基,當然要大封功臣。

此次平定侯景,王僧辯功勞最大,因此被加封為司徒、揚州刺史,鎮守京城建康;陳霸先次之,也被封為徵北大將軍、南徐州刺史,鎮守京口。

當然,多疑的蕭繹也沒忘了把陳霸先的兒子陳昌和侄子陳頊徵召到江陵,名義上封為京官,實際上作為人質,畢竟出身庶族的陳霸先不是他的嫡系。

此時的王僧辯春風得意,意氣風發。

男兒手中持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大亂已平巨賊死,手提舊京還天子。

這是何等的功績,這是何等的榮耀!

身為平叛的最高統帥,他怎麼可能不得意!

在收復建康後,

作為統帥,王僧辯對士兵也不加約束——也許他根本就約束不了,荊州軍在建康城中大肆劫掠,城內到處火光沖天,甚至連宮中的太極殿(皇宮的正殿)、東西堂(皇帝的住所)也被燒燬,宮中的大量金銀珠寶全都不知所蹤。

而由於都城陷落,皇帝被殺,剛剛安定的不久的梁朝不可避免地再次陷入了混亂,以至於四分五裂。

公元554年9月,北朝西魏權臣宇文泰派柱國大將軍為主帥,中山公宇文護(宇文泰的侄子)、大將軍楊忠、荊州刺史長孫儉為副帥,在已向西魏稱藩的雍州刺史蕭詧接應下率軍五萬迅猛攻入梁朝都城江陵。

蕭繹也連忙派人前往建康和廣州,急召王僧辯和陳霸先火速率軍前來救援。

接到命令後,王僧辯和陳霸先都立即率軍出發,然而他們都遠在千里之外,即使再快又怎麼可能快得過距離江陵不過百里的西魏軍?南梁帝國的國都告破,作為皇帝的蕭繹,登基時間前後不超過三年,就落了個身死國滅!

在重視門第,士族當道的梁朝,庶人陳霸先是如何攀上權力高峰的

江陵之戰

王僧辯和陳霸先在建康擁立蕭繹的第九子年僅12歲的晉安王蕭方智為主。

而這時和西魏一樣覬覦南朝的北齊皇帝高洋敏銳地發現王僧辯雖然在建康擁立了蕭方智,卻並沒有馬上稱帝,而只是以太宰承製,顯然王僧辯此時還患得患失,在觀望各方面的反應。

高洋覺得這是個好機會,他立刻遣使到建康,給王僧辯指派了一個新皇帝——在寒山之戰中被俘獲的飯桶蕭淵明。

王僧辯當然不可能答應。

這是赤裸裸地干涉別國內政。

如果皇帝人選都由你指定,那我們梁朝還算是獨立國家嗎?這和西魏立蕭詧為傀儡皇帝有何區別?更何況,蕭淵明只是梁武帝的侄兒,是旁枝;而蕭方智卻是梁武帝的孫子,梁元帝的兒子,是直系。廢蕭方智立蕭淵明,就如拋棄白富美嫩的前妻而與再娶一個黑醜窮老的母夜叉一樣,太沒道理了。

王僧辯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高洋的要求。

然而霸道的高洋可不管你同意不同意,他馬上派其弟上黨王高渙率大軍護送蕭淵明,到建康上任。

北齊大軍勢如破竹,連克皖城(今安徽潛山)、東關(今安徽含山)等地,斬殺梁朝大將裴之橫,很快就打到了長江邊。

殘酷的現實讓王僧辯不得不重新考慮這個問題,他覺得以自己目前的實力和北齊相比,就像一個48公斤級的舉重選手要與96公斤級的選手對抗一樣——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

他徹底失去了信心,只好喃喃地自言自語:生活就像強姦,既然無力抵抗,不如躺下來好好享受吧。

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他無奈地同意了高洋所提的條件——迎立蕭淵明,但他還是留了個心眼,提了個小小的要求作為緩兵之計:必須立蕭方智為太子。

高洋表示同意。

公元555年5月,蕭淵明在文武百官的迎接下,進入建康,正式即皇帝位,任命王僧辯為大司馬、太子太傅、揚州牧,陳霸先為侍中。

當然這個朝廷是向北齊稱臣的。

在重視門第,士族當道的梁朝,庶人陳霸先是如何攀上權力高峰的

南北朝形勢圖

朝政總算穩定下來了,王僧辯鬆了一口氣。

然而他這次屈服於北齊的行為還是給人留下了口實,也暴露了他作風偏軟的弱點——他缺乏放手一搏的勇氣,缺乏力挽狂瀾的魄力,缺乏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的狠勁,更缺乏主宰天下、號令群雄的膽略。

這一點小子我看出來了,陳霸先也看出來了。

說起來王僧辯和陳霸先兩人關係不錯,討伐侯景時兩人曾並肩作戰,配合得可謂親密無間,後來他們甚至還結成了兒女親家,只是因為恰逢王僧辯母親去世,因此暫時沒有成婚。

但兩人的個性卻完全不同。

王僧辯處事穩健保守,不打無把握之仗;陳霸先則積極進取,敢於鋌而走險。

王僧辯信奉的是:量入為出,有多少實力辦多少事;陳霸先信奉的則是:富貴險中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從他們的經歷也可以看出他們的不同。

王僧辯是出身士族名門的官二代,年輕時就一直跟隨蕭繹,先後擔任參軍、太守等職,最終憑藉蕭繹的器重和本身的能力而位極人臣;而陳霸先卻是出身底層的庶族平民,從里長、油庫吏一步步做起,最終在亂世乘勢而起,化不可能為可能,在極其注重門第的梁朝創造了奇蹟!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王僧辯好比是根紅苗正、秘書出身、得到領導賞識的高學歷人才,陳霸先好比是沒有任何背景、赤手空拳打天下的農民企業家。

這樣的兩個人,觀念自然大不一樣。

在是否要迎立蕭淵明這個問題上,王、陳二人產生了巨大的分歧。

陳霸先對此堅決反對,他曾先後四次派使者前往建康勸阻王僧辯,但王僧辯依然固執己見,陳霸先心裡極為不滿。

在重視門第,士族當道的梁朝,庶人陳霸先是如何攀上權力高峰的

陳霸先

這幾年,陳霸先一直駐紮在在京口。此時江北的土地大多被北齊佔領,百姓不滿北齊的統治,紛紛揭竿而起,陳霸先果斷率軍渡江接應,雖然最終由於缺乏支持而被迫撤回京口,但卻大大增強了陳霸先在江淮一帶的聲望,京口附近的流民紛紛前來歸附,其中以吳明徹最為有名。

經過在京口的苦心經營,陳霸先的實力大大增強,如今的他的兵力已由北伐時的三萬擴充到十餘萬人。

從一個草根變成了手握重兵而且是建康朝廷僅次於王僧辯的二號人物,陳霸先該滿足了吧。

不,他不滿足。

他從來都不是甘居人下的人。

雄心勃勃的他一直想取代王僧辯,甚至取代皇帝。

現在,王僧辯的軟弱讓他看到了期待已久的機會。

疾病不會自愈,成功需要自予。

他決定以王僧辯無端廢立、投靠北齊為由發動兵變,除掉王僧辯,掌握建康政權。

公元555年9月,有探子向王僧辯密報,稱壽春一帶出現大量北齊軍隊,可能會大舉南侵——後來發生的一切證明這純屬子虛烏有,顯然是陳霸先策劃的假消息。

王僧辯急忙派人通知陳霸先,讓他趕緊做好防守的準備。

陳霸先隨即召集侯安都、周文育、徐度、杜稜等幾位心腹大將密謀,打算藉機集結部隊,襲擊王僧辯。

杜稜認為難以成功——無論實力還是名位,王僧辯都佔有優勢。這樣做實在太危險了!

眼見無法說服杜稜,陳霸先乾脆把他用毛巾堵住口,關在密室,以防走漏風聲。

隨後陳霸先立即採取行動,他命侯安都、徐度率水軍溯江而上,自己則親率步騎走陸路,兵分兩路,向王僧辯所在的石頭城進發。

外人都以為是由於局勢緊張,建康在徵兵增防,因此對此毫不介意。

京口和建康相距不過百餘里,兩支部隊很快就在石頭城外會合。

關鍵時刻,陳霸先卻突然勒馬不前,停了下來

難道他猶豫了?想打退堂鼓了?

不,這不是他的性格。

他是在試探,看看部下是否鐵了心地跟他造反。

果然,侯安都急了,衝上去對他大聲吼道:今日作賊,事勢已成。你留在後面幹嘛?難道事敗後可以不被砍頭嗎?要趕遠路就不要帶太多東西,要幹大事就不要想太多東西!你這樣畏首畏尾,算什麼好漢!

被下屬一頓臭罵,陳霸先卻沒有生氣,而是笑著對周圍的部下說:侯安都罵我了,罵得好,我們就應該一往無前!

在重視門第,士族當道的梁朝,庶人陳霸先是如何攀上權力高峰的

陳霸先

隨後陳霸先下令進攻石頭城。

石頭城北面與山崗相連,城牆不是太高,侯安都命令士兵圍成一圈,把他拋到城牆上,隨後他打開城門,大軍蜂擁而入。

此時王僧辯正在房內辦公,聽到外面大聲喧譁,情知有變,趕緊與兒子王頠(wěi)以及數十名衛士衝到門外,看到北面有大量士兵,便慌忙向南門逃跑。

然而此時陳霸先已率軍控制了南門,王僧辯根本出不去,只好逃到了南門樓上,向樓下的老戰友求饒。

陳霸先不為所動,反而揚言要放火燒樓。

走投無路的王僧辯只能下樓就擒。

兩人一見面,陳霸先就厲聲質問:我有何辜,你要與北齊軍隊一起來討伐我!

王僧辯莫名其妙。

接著,陳霸先又問:你為何全無防備?——是啊,令他最困惑的就是這一點:石頭城居然無人防守。如果王僧辯相信北齊將要入侵,用重兵防守石頭城,他可就沒這麼容易攻進來了。

王僧辯反駁道:讓你扼守建康的北門,怎麼叫沒有防備?——建康附近有兩個主要渡口,南面的採石,北面的京口,因此京口被稱為建康的北大門。

陳霸先無言以對,便乾脆不再多話,下令立即絞死王僧辯父子。

王僧辯就這樣糊里糊塗地死在了他最親密的戰友手下。

也許他至死都想不明白:我如此信任陳霸先,他為何會這樣對我?

小子我卻要說:正因為你如此信任他,所以,他才會這樣對你!

你的信任,正是他用來殺你的刀刃!

在陳霸先的眼裡,權力重如泰山,而親家、盟友卻隨時可刪!

王僧辯太大意了,他只顧如何應付外敵的壓力,卻完全沒有防備來自後方的冷箭,這就好像走路時只顧看著地上生怕踩到狗屎,卻完全沒有看上面——結果頭上捱了一坨五彩繽紛的鳥糞。

雖然王僧辯死了,但作為平定侯景之亂的主帥,他的歷史功績永垂史冊,沒人可以抹殺。

殺掉王僧辯後,陳霸先立即傳檄天下:王僧辯圖謀不軌,已經被我誅殺。除王氏父子外,其餘人等一律不予追究。

隨後,在陳霸先的安排下,蕭淵明退位,13歲的蕭方智登基,改年號為紹泰,是為梁敬帝。

陳霸先則被加封為尚書令、都督中外諸軍事、揚州、南徐州二州刺史,從此他取代了王僧辯,成為建康朝廷的實際控制人。

作為下一目標,霸氣側漏的陳霸先就要積極為登基做準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