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舊溝”尋古1——總貌!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茶舊溝”尋古1——總貌!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茶舊溝”尋古1——總貌!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茶舊溝”尋古1——總貌!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茶舊溝”位於“路羅鎮”距邢臺市60公里,是個依山而建的小村落,“邢汾高速”途徑該村,據傳當時溝中有石,形如茶臼,得名茶臼溝,後寫成茶舊溝。”這一帶的人們也把豆沫叫做茶湯,有時直接簡稱“茶”,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門口都放置著搗豆沫的紅石臼,這大約也是茶舊溝村名的起源之一。就從人們對“豆沫”的稱謂就顯示出該村落的人們是如何的“洋氣”了······

“茶舊溝”尋古1——總貌!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茶舊溝”尋古1——總貌!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村中依然流傳著:“從‘羊範’遷來,由‘李馬’人家手中買的村子,其井臺石頭不賣·····”之說,其建村史不知何時,村中現有500餘人,多以“宋”姓為主,後有幾戶‘小姓’,村中宋姓排輩以:

“茶舊溝”尋古1——總貌!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茶舊溝”尋古1——總貌!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x、子、進、成、祿、文、明、思、玉、幾個字排列;民族——漢!

主要農作物以:玉米、高粱、雜豆、芝麻、土豆、栗子、核桃、蘋果、柿子、黑棗為主······

“茶舊溝”尋古1——總貌!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茶舊溝”尋古1——總貌!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該村落不大卻從建築上看彰顯曾經的財富,那依山而建的房屋由於地勢的緣故與土地的侷限形成了高低錯落的格局,其建築多以樓房為主,其門樓的做工與地勢的臺階形成了難以想象的意境。或許這裡與“古棧道”文化有著不解的淵源······

“茶舊溝”尋古1——總貌!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茶舊溝”尋古1——總貌!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石頭的臺階在夕陽下照射的令人神往,而在這裡幾乎每家都有石頭臺階,其數量不等的臺階或彎曲或徑直延伸至家門口,一個個地臺階都被歲月“打磨”的油光發亮,或許這就是“山裡人”多以“布底鞋”起早貪黑地“踩踏”所造成的······

“茶舊溝”尋古1——總貌!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茶舊溝”尋古1——總貌!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這裡的門樓與樓房都是那樣的有特色,或雕樑畫棟、或精耕細作,在這裡依然可以看到“民間審美”的空間,有的“門券”、“窗券”多以“紅石板”之石與主建築的石頭顏色區分,彰顯了“民間審美”之情,或許這就是真正的“人民創造世界”、“人民推動了社會的發展”的依據······

“茶舊溝”尋古1——總貌!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茶舊溝”尋古1——總貌!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當看到這裡的人們在坦然、祥和地聚集在一起時,或許這就是“體面生活”的展現,人們在不慌不忙悠閒地遊走著,那漫無目的地而又自信的表情另我們這些“生活緊張”的人們羨慕不已,或許這就是真正的“慢生活”?人們不去為了“錢財”出賣自己、不去為了“生活”而緊揍的去“拼命的奔跑”,倚在牆根邊上,慢慢地吸上一顆煙,看著吐出的雲霧毫無思索的“圪蹴”著,就這樣一直可以“圪蹴”一下午,——不去思考!不去顧慮!更不會去思索著明天、後天、大後天吃什麼,或許這就是“山裡人”真正的生活······


“茶舊溝”尋古1——總貌!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茶舊溝”尋古1——總貌!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茶舊溝”尋古1——總貌!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天——湛藍湛藍地,幾縷白雲從那高空飄過,伴隨著鳥的鳴叫與喜鵲的叫聲我們暫時離去,我們大家都在一步一回頭地戀戀不捨地走著,汽車的鳴笛打破了我的遐想,就如我可以與這些無憂無慮的人們生活在一起那是多麼幸福的事啊······

“茶舊溝”尋古1——總貌!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茶舊溝”尋古1——總貌!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茶舊溝”尋古1——總貌!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

2019年5月3日22時5分·····


“茶舊溝”尋古1——總貌! ——五方元音【紀實邢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