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特賜狀元張顯宗

福建寧化石壁是客家祖地。明朝從這裡走出了一位狀元,他出生貧寒,祖居鄉村,世代務農,六歲喪父,母親靠編草鞋、挖野菜,含辛茹苦將他撫教成人。他的名字叫張顯宗。

明代特賜狀元張顯宗

寧化石壁客家祖地

張顯宗(1363——1408),字名遠,原住寧化縣石壁鎮陂下村,後移居縣城薛家坊。他自幼聰慧,膽識過人。相傳,有一天,張顯宗和小夥伴們在河邊洗澡,知縣騎馬從河邊經過,小夥伴嚇得一驚而散,馬匹也因此受驚直衝河邊,張顯宗鎮定自若,上前挽住馬繩,穩住驚馬,救了知縣一命。

知縣見顯宗眉清目秀、機智靈活,既感激又喜歡,暗暗稱奇,便下轎出對考其才華:“千年古樹為衣架”,顯宗隨口應對:“萬里長河當浴盆”。知縣驚歎不已,誇其神童,問顯宗家世,知其貧寒,便保薦入縣學。

明代特賜狀元張顯宗

客家人塑像

張顯宗在縣學勤奮苦讀,學業日進。有一下雨天,顯宗去挑水,走到花心街,不小心滑倒。路人取笑道:花心街裡滑溜溜,摔倒一頭牛。才思敏捷的顯宗不甘示弱,脫口道:花心街裡水汪汪,跌倒一個狀元郎。眾人見他口氣大,便譏諷說:如你能中狀元,花心街便拆給你建祠堂。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秋,張顯宗鄉試中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會試中式;同年三月十日,在殿試《御戎策》中,張顯宗結合時局,引經據典,才氣側漏,初選為第二名。禮部將殿試卷呈明太祖朱元璋御覽,太祖親諭:“文辭詳贍,答回意足,有議論,有斷制,必有學之士,宜在首選,特賜狀元。”

張顯宗高中狀元后,當年在花心街取笑他摔跤的老少爺們不好食言,只得將花心街拆了給他建祠堂。

明代特賜狀元張顯宗

特賜狀元張顯宗

據史書記載:“張顯宗,福建寧化人,洪武二十四年登許觀榜第二人,後觀以靖難削籍,故是榜以顯宗為第一。” 這裡順便介紹下許觀(也作黃觀):他是歷史上少有的“六首狀元”,即縣考、府考、院考、鄉試、會試、殿試均為第一名,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學霸。因效忠建文帝,而得罪皇叔朱棣,後來朱棣稱帝,怒削其狀元籍,並株連九族,直到萬曆年間才得以昭雪,補諡“文貞”。

張顯宗狀元及第後,初授翰林院編修,奉敕撰述文章,檢閱經史,撰寫《榜文編錄》《諸司職掌》《逆臣錄》《忠義錄》等。並以翰林院編修隨侍親王,得其賞識,升任太常寺丞,賜衣一襲。

洪武三十年(1397年),太祖以顯宗年少博識,命署監國子監學事。顯宗針砭監內時弊,認真擬定十條整改措施,獲得太祖嘉獎,不久被正式任命為國子監祭酒。張顯宗在任內造就大批人才,後來官至國子司業的吳溥就出自他門下。為紀念他的功績,家鄉人在寧化縣薛家坊建立大司成坊。

明代特賜狀元張顯宗

客家宗祠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正月,顯宗任工部侍郎。同年太祖駕崩,惠帝即位。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起兵爭奪帝位,惠帝命顯宗前往江西召集壯丁,籌募軍糧,以御靖難。朱棣奪得帝位後,顯宗被縛送京師,明成祖朱棣念及顯宗是太祖舊臣,愛惜其才幹沒有誅殺,流放到興州(今寧夏境)鎮守邊關。

張顯宗佐助興州軍政長官,引導回漢人民興修水利,傳播和改進耕作制度,開發牧場,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回漢文化交流,消除民族隔閡,為西北邊疆繁榮安定作出了貢獻。

永樂四年(1406年),交趾(今雲南、越南境)黎季犛父子據地叛亂。明成祖翻閱《御戎策》,賞識張顯宗才幹,派他隨同朱能、張輔領八十萬大軍南征交趾。王師所到之處,軍紀嚴明,秋毫無犯,撫輯夷民,賑災恤難,不久大破叛軍於執江。

張顯宗因功績被舉薦為交趾布政使。他推行“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的懷柔政策,免除苛政,起用人才,興辦水利,發展生產,興辦教育,把交趾治理得井井有條。

永樂六年(1408年)十二月,顯宗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任所,終年46歲。朝廷追封他為工部尚書。

明代特賜狀元張顯宗

明代狀元坊

為褒揚先賢功德,嘉靖十七年(1538年),汀州郡守馬坤為顯宗立祠祀;萬曆八年(1580年),推官金俸籌款立狀元坊於寧化縣衙儒學前;清左副都御史雷鋐為顯宗故居贈制匾額,上書“雲表二龍”。

(作者簡介:林琪翔,資深媒體人,高級編輯,廈大歷史學士,北大文學碩士,頭條號“東南新華”,代表作《尋找南少林》《福建狀元的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