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什么都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这样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用户8496298166742


先看看你的陈述:“尝试鼓励”“用奖惩的方式”“投其所好”“自己的好脾气没了”——动

再看看孩子的表现:“爱吃好的,“爱玩”“无所谓的态度”“动粗又一脸懵逼”——静

一动一静,不同步啊!

从以上陈述来看,作为家长在孩的“较量”中,心理上你已经输了。任你怎么努力,孩子“我自岿然不动”,孩子无法理解你,你也无法走进孩子的心里。

很理解你焦急的心情,分析一下孩子这样表现的原因:

①可能是家长在某个阶段,缺少对孩子的陪伴,让孩子在心理上与家长有了距离,这种距离使孩子与你们的想法不同步,他无法理解你们的需求(心理上对他的),无形中把父母当成熟悉的陌生人,所以你们再着急,他会无所谓。

②也可能是家长常常忽略孩子造成的。一般来说,孩子的喜怒哀乐惧是丝毫不会掩饰的。但如果以前你们经常忽略孩子的各种感受,少有分享他的进步的喜悦,少有分担他的失意的痛苦。孩子在心里就会认为他做好做坏,你们都无所谓,他自然就什么都无所谓了。

鉴于以上原因(果真是那样),给你以下建议:

①学会反省,勇于认错。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一定全都正确。要时常反省,如果意识到某方面做的不够好,要勇于承认错误。放低了姿态,孩子会重新审视你。对你的心理评价也会提高,自然与你的心理距离就拉近了。孩子可能会想:“父母和我一样会犯错,他们不再高高在上了。”,这是一种孩子式的平衡的心理感受。

②培养孩子一种兴趣。前提是你要对这件事了解和感兴趣,并征得孩子的同意,然后陪伴孩子去发展这种兴趣。这样孩子与你就有了共同的爱好,就有了共同的话题,那你们可能会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③适当让孩子学会分享,分担。家长可以给孩子分享你生活中的点滴喜悦,一起和孩子承担一些家庭责任(比如干家务)。经常这样做,孩子会受影响,并主动分享他的点滴进步,主动承担家务责任。

以上是与孩子正确沟通的方法,他最起码可以让你和孩子步调一致,心里距离拉近。

希望帮到你。


格超梅上


一般来说佛系的孩子都有一个唠叨,急躁的家长。而且才2年级,孩子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家长的言传身教比任何大道理都管用,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只关注家长做了哪些事情,而不去关注家长讲了哪些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