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炎黄子孙不应忘却的名字——张纯如

说起张纯如这个名字,可能有很多人不知她是何许人也。张纯如是美国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祖籍江苏淮安。1968年3月28日,出生在美国新泽西的第二美国华裔。她用新颖独特的手法描述华人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揭示鲜为人知的中国历史和美国华人史的重要史料。她撰写的《钱学森传》、《南京大屠杀》、《华人在美国》等作品。尤其是1997年出版的《南京大屠杀》详细描写了日军在南京强奸、虐待、杀害大批中国平民的情况。

一个炎黄子孙不应忘却的名字——张纯如

张纯如撰写的英文历史著作《南京大屠杀》出版后,一个月内就进入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可以说,张纯如因此书而闻名,也因此书给她的人生带来莫大的打击和摧残,以至最后让她“自尽”,终结了她年轻的生命。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就写了一本书怎么会遭此不幸呢?对于中国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当年日军制造骇人听闻、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讲,事过60年又有多少知道南京大屠杀,而知晓屠杀详情的更是寥寥无几。而张纯如就做了这样一件事情,就是通过撰写英文历史著作《南京大屠杀》,把日军的罪行详详细细地告诉了外国人。所以遭到了意想不到的摧残和打击。

一个炎黄子孙不应忘却的名字——张纯如

张纯如的创作冲动,是在1994年她看见了南京大屠杀的照片开始的。照片画面的暴行令人触目惊心,但是更让人心酸和不解的是,这样一场人间大悲剧竟然不被世界知晓。为什么二战德国屠杀犹太人广为人知,而在同一时期日本屠杀中国人却被遗忘?在世界上几乎所有英文图书没有记载过这段历史。所以,从1937年这场浩劫的发生,到1997年这60年间这场二战浩劫早已被人遗忘。西方只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面的堆积成山的白骨,却不知南京城30万生灵惨遭屠杀的血流成河。

一个炎黄子孙不应忘却的名字——张纯如

想到这些,年仅25岁的张纯如,血如潮涌,再也抑制不住创作的冲动。为了让世界都知道、都记住日本这一暴行,她开始了撰写工作。为了写书张纯如每天工作都要超过十小时,而且还要去联系一些日本的二战老兵以及一些经历过南京暴行的幸存者,获取第一手资料,为的是高度还原当时日军的暴行。同时她还参阅了《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并且翻阅大量有关书籍以及寻访采访幸存者,最终撰写成《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

一个炎黄子孙不应忘却的名字——张纯如

就以上这样寥寥数语概括了张纯如的创作,我实在有些于心不忍。其实,从创作到发行,这当中充满了压力、艰辛、曲折和威胁恐吓,甚至是谋杀。

1995年,张纯如到南京的采访,她觉得第一次去大陆直飞上海,有些可惜,就比照当年钱学森返回大陆的路线,先飞到香港,再由深圳乘火车,经广州到南京。当时的中国交通还很落后,加之语言不通,从黄牛手中高价买到的头等票,其实是二等硬铺,在没有空调二等卧铺折腾两晚,到南京她已经病倒。

一个炎黄子孙不应忘却的名字——张纯如

当时她的创作压力也是很大的。出版公司的意思在1997年南京大屠杀60周年时出版,给她的创作时间只有两年,而她搜集的资料却堆积如山,加之她的中文认知障碍,所以掌握一手材料的压力可想而知。但她却发现了当年德国驻南京代表拉贝的日记,当年拉贝挺身要求日军停止屠杀,还解救了许多南京居民。并找到拉贝的外孙女,在《南京大屠杀》出版前一年正式公开了日记,引起美国社会高度重视。

为还原当年日军的残暴,她阅读了大量资料,每每读到日军在南京暴虐、杀戮、奸淫和凌虐的纪录,情绪总是难以平静,那段时间她难以入睡,常做恶梦,掉头发,处在十分痛苦和无比寂寞之中。

一个炎黄子孙不应忘却的名字——张纯如

经过努力,《南京大屠杀》虽然赶在1997年12月13日的60周年纪念日前出版,但是过程并不顺利,刊登书摘的《新闻周刊》先是受到日商的百般阻挠,出书之后又遭到日本右翼分子的威胁恐吓,尽管如此,但《南京大屠杀》在出版市场受到欢迎,连续十周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印销量高达五十万册。

为《南京大屠杀》,她在美国各地签书和接受采访,却给她平添很大压力,尤其日本政府与右翼人士的威胁,她还收到包了两颗子弹的恐吓信,对此她既愤慨又担忧。1998年12月1日,她参加一再批评她《南京大屠杀》的日本驻美大使在公共媒体辩论,面对她的如山铁证,凛然言辞,日本大使也表现出理亏之色。

一个炎黄子孙不应忘却的名字——张纯如

有了《南京大屠杀》的成功,她有机会参加许多重要场合的活动和演讲,她形象庄重,言辞感人,她批评日本政府不肯道歉,指出《旧金山合约》没有解决的赔偿问题,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她说,“美国对于二战的亚洲史与欧洲史有双重标准!”

就这样,张纯如填补自二战结束以后,没有英文反映有关日本侵华暴行图书的空白。在她的《南京大屠杀》发表后,抨击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暴行的有关书籍和报道多了起来,南京大屠杀也不再是被遗忘的浩劫了。

一个炎黄子孙不应忘却的名字——张纯如

由于张纯如情感、情绪太过投入到这段沉重历史之中,她写完书就患上抑郁症,加上日本右翼势力不断的骚扰恐吓威胁,终因精神崩溃而住进医院,可是住院不久,她就失踪了,而找到她的时候,已经自尽在自己的轿车里。一个精神崩溃的病人在自己的轿车里用手枪自尽,这很蹊跷。她在遗书中提她被什么组织盯上了,而且还被人跟踪。至于到底谁盯上她?谁跟踪了她?不用说什么大家一想便知。

就这样,一个为南京30万冤魂伸冤的女子年仅36岁,就这样不明不白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是她告诉了世人日本侵华的暴行,是她详详细细告诉世人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一个炎黄子孙不应忘却的名字——张纯如

她的死,也许会让她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线,也许再过一段时间她就会被人们彻底遗忘。但我相信每一个有良知的炎黄子孙,只要提起南京大屠杀都会想起她的名字——张纯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