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司马迁把匈奴列入黄帝后人,那么“炎黄子孙”之称到底始于何时?

82年前的今天,1937年4月5日,这一天是清明节。毛泽东、朱德派林伯渠为代表,以鲜花水果之仪致祭民族始祖轩辕黄陵之墓。同祭的还有国民党中央党部特派员张继、顾祝同,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和陕西省政府主席孙蔚如。


司马迁把匈奴列入黄帝后人,那么“炎黄子孙”之称到底始于何时?


国内曾经围绕“黄帝祭拜”,发生了一场论战。论战双方,身份横跨政学两界,虽然都承认“黄帝是整个民族公认的标记和符号”,却各秉“学术”见解,本文仅从历史角度溯源“黄帝”为何成为国人的“共同祖先”?

满足大一统王朝“维稳”的需要

“黄帝”这个人物,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春秋以前的文献,像《诗经》、《书经》,所载最古老的帝王是禹,没有黄帝;稍后一点的《论语》、《墨子》、《孟子》,所载最古老的帝王,是尧、舜,也没有黄帝。

到汉代,司马迁父子综合战国以来对“黄帝”的各种描述,出于“五德始终说”的现实政治需要,才将其当作帝王谱系的第一位,写入了《史记》当中。此外,《史记》还以“黄帝”为始祖,构筑了一套“完整”的帝王血脉传承体系,不但尧、舜、禹是黄帝后人,连被视为“戎狄”的秦、有“蛮夷”之称的楚,与西汉连年交战的匈奴,都不例外。略言之,《史记》中所有的帝王及部族,都是“黄帝”的血脉。这种刻意给所有部族提供一个共祖的做法,显然是为了满足大一统王朝“维稳”的需要。


司马迁把匈奴列入黄帝后人,那么“炎黄子孙”之称到底始于何时?

皇帝像


“种族主义救国”的需要

戊戌维新失败后,梁启超等人流亡海外,眼界稍有开阔,救亡的法宝,逐渐从“孔子”和“儒学”,变更为“黄帝”和“种族主义”。1899年,康有为在加拿大对华侨演说,开口即称:“我国皆黄帝子孙”。

清末民初的这场“种族主义”救国潮流,将“黄帝”迅速抬上了“国族共祖”的地位。滔海志士陈天华曾在黄帝的肖像前如此恸哭:“哭一声我的始祖公公,叫一声我的始祖公公,在天之灵,能不忧恫?望皇祖告诉苍穹,为汉种速降下英雄。”

历史进入1920年代,“种族主义救中国”渐被纠正为“民族主义救中国”,“黄帝”的“国族共祖”地位也愈加不可动摇。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1937年的清明节,在经历十年内战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首次同时派代表共同祭奠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毛泽东主席为此专门写了一篇铿锵、激越的《祭黄帝陵文》,表明与日寇抗战到底的决心。

这次祭祀主要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后,通过两党的团结统一,来促进全民抗日,来摒弃前嫌,让大家都认为我们是华夏儿女,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日本侵略者。

司马迁把匈奴列入黄帝后人,那么“炎黄子孙”之称到底始于何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