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 讓桑植旅遊融出新內涵

文旅融合 让桑植旅游融出新内涵

桑植縣旅遊市場持續火熱。

紅網時刻5月5日訊(桑植站通訊員 謝德才 黎治國 盛健)5月3日, “五一”小長假第三天,桑植縣旅遊市場持續火熱 。 當天,桑植縣接待遊客達3.11萬人次,旅遊總收入0.11億元。

這個小長假,桑植縣旅遊市場呈現以下特點:以自駕遊為主要旅遊到達方式,散客遊多於跟團遊,親子游、鄉村遊熱度不減,晴朗天氣帶旺室外體驗遊,新業態旅遊備受青睞。

“鄉村遊火熱,自駕遊佔比大。” 記者從桑植縣文旅廣體局瞭解到,多彩的文化、便捷的交通、規範的秩序、良好的口碑和充裕的接待能力,使更多遊客以自駕遊、散客遊等方式來到桑植。同時,民俗寄情遊、研學遊、茶體驗遊等新興方式,賦予了桑植旅遊更豐富的內涵,越來越受到遊客青睞。

“五一”來到桑植,除了傳統的看山水,還能玩什麼?遊客們在“茅巖河漂流”終點上岸後,馬上來到張家界西線旅遊“九天峰戀”景區,在這裡找到了答案。連日來,“傳統文化進景區”惠民表演在景區進行,表演包括唱桑植民歌、品桑植白茶、唱吹薩克斯、 跳白族仗鼓舞等,為遊客和當地群眾打造山水與文化交融的盛宴。在千年古鎮苦竹寨,甘肅省遊客賈晶晶一邊聽歷史,一邊品民俗,玩得不亦樂乎,她高興地說:“這裡不僅山山水水令人耳目一新,風景好,服務好,民俗文化表演好,我第一次來就愛上了這裡,今後肯定還會來。”

近年來,桑植縣實施“文旅融合”發展,大力挖掘紅色文化,凸顯美麗鄉村建設,對桑植民歌等非遺文化進行挖掘、整理,推出了原生態休閒鄉村遊、紅色體驗遊、文化生態旅遊。在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賀龍故居、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主要旅遊區,記者看到,不少省內外遊客駕車前來,體驗這裡美麗的人文風光。

在這個小長假,人潮溪、五道水、八大公山等鄉鎮,還推出茶路訪古、民宿寄情、田間賞荷等鄉村遊線路,桑植的茶體驗遊、研學遊繼續走俏。在洪家關美麗鄉村、劉家坪犀牛村田園綜合體、西界休閒農莊、柳楊溪度假村等鄉村旅遊景點,登山、徒步、騎行遊客爆滿。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不少遊客已成為桑植的回頭客、忠實“粉絲”,在開展紅色教育的同時,到茶館品茶,到白族鄉鎮探訪700年前雲南大理遷徙而來留下的白族民俗文化。“不用去大理,梭子丘讓你感受純正的白族風情。”在馬合口梭子丘白族風情街,一條網絡宣傳語及白族風格的戲劇院、文化廣場、文化牆、白族商鋪顯得格外惹眼,讓這裡成為周邊遊客嚮往的“小大理”。名頭漸響的梭子丘,日均接待遊客達200人。

市級儺戲傳承人向國建,靠著在外“賣藝”,勉強維持一家人生計。隨著梭子丘鄉村旅遊品牌打響,他迅速拉起了一支40多人的藝術團,為慕名而來的遊客表演各種非遺節目,藝術團成員也漸漸鼓起了腰包。

“來這裡學茶、品茶,結交朋友,陶冶情操,感知桑植文化內涵,這是一次回味無窮的愉快旅行。” 正在梭子丘白族茶館體驗的遊客發出感慨地說。 桑植文化底蘊深厚,當地政府將文化作為旅遊的增值服務,不斷完善旅遊產品,啟動“張家界看山看水,桑植聽歌看戲”旅遊新模式,讓八方遊客來桑植,感受桑植魅力文化的別樣風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