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西:盛滿頁岩氣的聚寶盆

鄂西地處湖北省崇山峻嶺的西部地區,長江三峽、清江畫廊、太極湖(丹江水庫)、古隆中、荊州古城、炎帝神農、嫘祖、屈原、王昭君故里、神農架……這一個個名揚四海的地方或者人物,都是鄂西地區的“名片”。鄂西地區不僅歷史悠久、景色優美,它還是盛滿頁岩氣的聚寶盆。

現在人們所說的是地質意義上的鄂西地區,其北部地區以青峰-襄廣斷裂為界,南至湖北省界與湖南省境內的桑植-石門復向斜相連,東以南漳-荊門斷裂為界,東南與江漢盆地相連,西以齊嶽山斷裂為界與川(渝)東褶皺帶相接。受多期構造運動的影響,鄂西地區地質地形複雜、山高谷深。這種地理環境造成了交通上的不便,因此鄂西長期以來都是湖北省發展相對比較落後的地區。可是誰會想到,其地底下竟然是個盛滿頁岩氣的聚寶盆,埋藏著異常豐富的頁岩氣資源。

鄂西地區一直是地質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區域,頁岩氣在我國上升到國家戰略能源以後,這裡也成了地質學界及能源學界關注的重點區域。研究發現,鄂西地區各時代地層發育齊全,震旦系-白堊系均有露出地表。在地球的歷史上,自震旦紀以來,伴隨著構造古地理演化、海平面升降變化等,鄂西地區發育了震旦系、寒武系、志留系、二疊系等多套富有機質的頁岩層系,其中,震旦系、寒武系和志留系分佈廣泛且厚度大、埋深適中,是區內頁岩氣勘探的主要目的層系。在這個層系,地質學界希望能找到儲藏豐富且便於開採的頁岩氣。

鄂西地區的油氣地質調查早在1958年就已經展開,但是長期以來總體勘探程度依舊很低。不過經過50餘年的勘探實踐,在本區還是取得了一些油氣成藏地質條件的基本認識,而且成功發現了建南氣田,這為下一步油氣勘探奠定了基礎。

從2009年起,鄂西地區開始了頁岩氣的基礎地質調查。截至目前大體經歷了區域性頁岩氣資源潛力評價階段和頁岩氣基礎地質調查階段。通過這些階段的工作,地質學家發現這一區域擁有異常豐富的頁岩氣資源。

2014年,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在巴東縣野三關鎮實施的“巴頁1井”,在二疊系鑽探遇到黑色頁岩的厚度近60米,現場解析表明頁岩氣蘊藏良好。。2015年,油氣資源調查中心、湖北地調院和武漢地質調查中心所佈設的“秭地1井”、“秭地2井”、“宜地1井”,又先後發現寒武系、震旦系和志留系三套含頁岩氣層,岩心頁岩氣顯示比較理想。

根據頁岩氣基礎地質和戰略選區評價調查資料和成果,進行了鄂西地區頁岩氣遠景區、有利區和目標區劃分,並預測了頁岩氣資源量。

據測算,鄂西地區震旦系、寒武系、志留系三個層系共有8個遠景區,合計面積3.8萬多平方公里,地質資源量約11.7萬億立方米9個有利區,合計面積8300平方公里,地質資源量約3.3萬億立方米;7個有利目標區,合計面積2000多平方公里,地質資源量8600多億立方米。鄂西地區有利區頁岩氣可採資源量超過4000億立方米,初步具備建設100億立方米/年產能的資源基礎。

策劃: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科普辦公室(中國地質調查局地學文獻中心)

作者: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 郭天旭

審核專家: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 包書景

本文是中國數字科技館(www.cdstm.cn)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否則我們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收藏:0

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