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財引巨禍身死救家人

喻世明言故事

黃金散盡貂裘敝,悔向咸陽去上書。 

南宋乾道年間,嚴州有家姓汪的富戶,主家叫汪孚,原是一方豪強,地方上的一霸。後來這汪孚殺人犯了事,被髮配充軍。但是這種人交友廣闊,買通差人,脫罪回家,憑藉原來的關係,又發家致富了。這汪孚有一個弟弟叫汪革,文武全才,但是跟哥哥不和。就因為一句閒話,兩人起了爭執,汪革一氣之下就離家出走,就帶了把雨傘,發下誓言“不置千金不還鄉”。

這汪革從家出來,身無分文,走到大街上,脫了外袍,捲起袖子,耍起了把式,使幾路拳法,眾人喝彩,給些小錢,到也夠了吃穿盤費。這汪革一路到安慶府,到一個叫麻地坡的地方。這個地方荒無人煙,只有一所破廟,但是山間樹木蔥蘢,碳材無數。汪革就糾結一些流民,以破廟為家,賣炭買鐵,鑄成鐵器出售。汪革用人恩威並施,大家都敬服。沒幾年時間,汪革就發起個大家勢,四方窮民歸附,出則佩刀帶劍,騎從如雲,儼然也是地方豪強,如官貴一般。

惜財引巨禍身死救家人

這地方上原有一個宣撫使,招募地方豪強,朝夕訓練,養得一支軍隊稱“忠義軍”。但是宰相懼怕他勢大,怕無法掌控,就讓朝廷革了他的職,解散忠義軍,這些軍士有歸鄉的,也有就成了綠林好漢的。其中有兩兄弟,程彪程虎,都是一身好武藝。忠義軍解散這兩人也沒了事做,沒有錢了。他們想起以前的洪教頭現在開了個茶坊,於是就投奔而來。

這洪教頭自思家中窄小,小本生意,但又不好意思拂了這二人的面子。於是就殺雞煮飯招待一番,給他倆寫了封推薦信,推薦給汪革,說這汪家富貴,你們去了一定有好前程。程彪程虎拿著推薦信找到汪革家中,汪革一看原是忠義軍,武藝高超,非常高興,就讓他倆給兒子當教官,教兒子習武和兵法。

轉眼程彪程虎在汪家住了三個月。這一日,汪革要去臨安,二程聽說主人要出門,就來辭行,汪革怕自己不在家,家人慢待,也同意了,得知二程要回洪教頭那裡,就寫了封信讓帶過去。結果汪革的兒子說自己還有很多沒學好,希望二程留下繼續當老師,汪革就苦留二人,程彪程虎只好住下。

汪革自己去了臨安,忙完自己的事情,就結交了一些朝廷官員。恰逢朝廷跟金人打仗吃了敗仗,汪革就上書,自己願意率忠勇鄉民替朝廷出力。皇帝本來就軟弱,看到只是一介布衣上書,就沒當回事。但是汪革被樞密院官員留了下來。這一耽擱,就不知道什麼時候了,汪革就在臨安住了下來。

惜財引巨禍身死救家人

且說那程彪程虎住在汪家,將自己所學傾囊相授給汪革的兒子,已經一年了。兩人教完之後,提出要走。汪革的兒子非常的感激這兩人,願以重金酬謝,誰知這父親汪革一去不歸,自己又做不了主,到處找也只找到五十兩銀子,分贈二人,並置酒飯款待送行。程彪程虎見錢這麼少,本以為有場富貴,結果還不如在軍中,心下憤懣。兩人就說要回去洪教頭那裡,討封書信,汪革的兒子文墨不通,只將父親上次寫的那封信又拿出來,與二人話別。

程彪程虎二人投宿到一個小酒館,兩人心中憤憤不平,彼此抱怨這汪革和和他兒子太小氣,那麼大從產業,偏就裝自己拿不出千兒八百的,騙三歲的孩子嗎?這個洪教頭也真是的,找這麼個人家給哥兩個。兩人抱怨不已,越說越來氣,之後就拆了那封信,信裡說了很慚愧不能給這兩人很多錢,還說什麼時候有空就找洪教頭有事情商議。兩人一看信,心裡更氣了,原來人家本來就沒打算給很多錢,但是想著跟洪教頭說道說道。

兩人直奔洪教頭而來,誰知今時已不同於往日。這洪教頭娶了個小妾,這小妾是個清苦持家的,一分一毫都看得緊,見這兩個大漢在家裡吃吃喝喝,洪教頭還要送錢送東西,就指桑罵槐,摔東西砸碗的,嘴裡禽獸禽獸的罵,讓這洪教頭顏面盡失。

這程彪程虎哪裡受得了,心下更加的憤懣,恨汪革,也恨著洪教頭,覺得什麼指望都沒了。想起那封信裡有什麼事情要商議的話來,心生一計,何不陷害這兩人謀反,把這兩邊的氣都出了。於是兩人就從長計議起來。

惜財引巨禍身死救家人

兩人到這潯陽樓上飲酒,正好碰見以前軍隊的隊友,這人還在衙門當差,於是對他說,我倆本來在汪革家當家庭老師,結果發現這廝要謀反,就跑了出來。這官差一聽,天啦,機會來了。證據呢?兩人就將那封信交了上去。於是層層上報到樞密院,這樞密院的人本來就覺得一介布衣如此勢大,還要替朝廷跟金人作戰,這到底什麼意思,於是上奏朝廷,皇帝一聽,就下令捉拿洪教頭和汪革。可憐這兩人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成了反賊。

這洪教頭耳目眾多早跑了,汪革家大業大,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汪革逃到家中,只好召集家丁隨眾反抗。這一反抗,謀反就坐實了啊。汪革的兒媳婦勸說公公不如負荊請罪,以證清白,還可保全老小,可是汪革沒聽,殺了朝廷來談判的官員,這下沒了退路。

朝廷出動大軍來剿滅反賊,汪革也快走投無路了,於是將錢財散與眾人,希望大家留得青山,各自逃命。一把大火,燒了這麻地坡。汪革三歲的孫子在亂軍中被殺,兒媳婦投火自盡。最後,汪革只剩兒子和三十心腹,家財散盡,無奈只好自首,希望搞清楚這滔天的巨禍究竟怎麼來的。

最後眾人皆到場,汪革父子,洪教頭,程彪程虎一齊對質,原來就是這樣的一回事。可是汪革父子殺朝廷命官,製造如此大的聲勢和混亂,怎能逃脫?最後汪革獄中自盡,兒子發配兩千裡,程彪程虎也發配千里充軍。

惜財引巨禍身死救家人

汪革雖死,但是以往的死忠隨扈還在,他們買通官吏,保全了汪家剩餘的人。新皇帝即位,大赦天下,汪革的兒子也回到了伯父汪孚的家中,汪孚家財勢大,汪革的兒子很快又東山再起了,又成了地方上的富豪。

古人講,一碗米養恩人,一斗米養仇人,除非你是孟嘗君,無限量供應,有求必應。人心的詭譎之處就是這樣,不知道哪一刻就恨意叢生,人生就改變了方向。

我想起那些春秋時期的流亡公子,他們重新崛起總是比常人要容易,那些千絲萬縷的因果輪迴。世界好像變了,又好像從來都沒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