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是满洲第一勇士,康熙为何轻敌,只选几个小青年对付他?

少年康熙亲政后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权臣鳌拜。鳌拜原本是皇太极时期的勇士,为后金的壮大立下过汗马功劳,还曾经多次因保护皇太极而负伤。顺治登基后,他继续忠君护主,为此多次遭到多尔衮的打压,动不动就革职、论死,受多尔衮压制的鳌拜,其实也经历过一段难熬的岁月。

鳌拜是满洲第一勇士,康熙为何轻敌,只选几个小青年对付他?

鳌拜虽然能忠于皇太极和顺治,但是对于先皇的子孙康熙却并不友善。他在朝廷上骄横跋扈、扶植亲信、打击异己,为了除掉对手苏克沙哈连续多日在朝堂上撸胳膊挽袖子振臂高呼,逼得康熙一点办法都没有。随着苏克沙哈被处死,康熙和鳌拜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才十几岁的少年天子暗下决定,必须要处死这个专横跋扈的老臣。

鳌拜是满洲第一勇士,康熙为何轻敌,只选几个小青年对付他?

鳌拜是满洲巴图鲁(勇士),给很多人的印象就像是诸多电视剧中演的一样,有金刚不坏之身,刀枪不入,简直是无敌啊。对付这个武功高强的权臣,康熙为何没有选择高薪应聘杀手,或者是挑选经验丰富的大内侍卫,反而是选择了几个跟他年纪差不多的侍卫呢?

鳌拜是满洲第一勇士,康熙为何轻敌,只选几个小青年对付他?

难道是康熙太过轻敌才会随便选了几个小侍卫就匆匆上台?以康熙的才能和谋略来看,他显然不会做这么草率的决定。康熙能拿下鳌拜,靠的不是运气,他非常明白如果一次解决不了鳌拜,自己的处境将会多么难堪,他虽然年少,但也是思虑良久,才做了最合适的安排。

鳌拜是满洲第一勇士,康熙为何轻敌,只选几个小青年对付他?

鳌拜年轻时善于骑射能征善战,确实立下了不少战功,但是大清建成后,他就从武职转文职,许久未上战场。再加上不断增长的年龄,鳌拜也体会到了什么叫岁月不饶人。康熙要对付鳌拜时,鳌拜大约是59岁的年龄,再厉害的体格也得服老啊。况且鳌拜曾经常年征战,年老后各种伤痛时常困扰他,体格早就不如壮年时。

顺治13年时,鳌拜就因为旧伤复发,导致病得不能下床。想想有如此体格的一个老者,难道几个小青年还摆不平吗?欺负老别欺负小,鳌拜欺负小皇帝原本就不对,更何况这个小皇帝还是康熙呢。

鳌拜是满洲第一勇士,康熙为何轻敌,只选几个小青年对付他?

康熙计划除掉鳌拜,最关键的问题不是缺少高手,而是要隐秘进行,不能走漏风声。鳌拜辅政多年,朝廷上下都遍布了他的亲信,康熙必须先把这些人疏散开,才能专心对付没有援兵的鳌拜。鳌拜见小皇帝整天看侍卫们练摔跤,还觉得这是他玩物丧失,心理更加放松。

鳌拜是满洲第一勇士,康熙为何轻敌,只选几个小青年对付他?

鳌拜的亲信被一一派往京城外,放松警惕的他并没有起疑。随后,康熙又给小侍卫们做思想工作。鳌拜权势熏天又有勇士的称号,康熙必须让这些侍卫敢于和鳌拜斗争,让他们在关键时刻使上劲。一切准备就绪后,鳌拜受诏进宫,很快就被擒拿。

鳌拜是满洲第一勇士,康熙为何轻敌,只选几个小青年对付他?

虽然鳌拜劣迹斑斑,但康熙并没有将他处死,念在他对两任皇帝的忠心上,只是将他囚禁。几个月后,鳌拜还是死在了禁所中。一个步入暮年的权臣,他身上有的也只是年轻时的光辉,到了老年随便找几个青年就能将其摆平。康熙是用了最恰当的力度,扳倒了一块绊脚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