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口古井挖出了36000本丟失的古籍,徹底改寫了秦始皇的形象

說到秦始皇,許多人從歷史書上知道這是一個有著偉大歷史成就的“暴君”。在歷史上,即使是現代人也認為秦始皇是暴君,因為秦始皇的“暴政”被記載在歷史書上。

這口古井挖出了36000本丟失的古籍,徹底改寫了秦始皇的形象

秦始皇,歷代的第一位皇帝,是中國歷史上站在最高點的皇帝,歷史上沒有人能超過他。然而,他自己的這些偉大事業卻被歷史書誤解了。直到本世紀初,一個秦代遺址在湖南省的一個小鎮上被發現。但是,秦的腹地在陝西,湖南秦遺址出土的珍貴文物不會有很多。然而,經過考古發掘,該遺址被認為是秦朝的大型遺址,與兵馬俑享有同等的聲譽。

這口古井挖出了36000本丟失的古籍,徹底改寫了秦始皇的形象

遺址的發現是由於當地的瓦匠在1985年6月挖泥造土胚時偶然挖出了一些秦陶器,但沒有對其進行考古發掘。直到2002年,碗米坡水電站將在當地建設。為了不讓歷史遺蹟沉入水中,考古學家決定對古代遺址進行搶救性挖掘。在長期的考古發掘中,考古學家發掘出許多珍貴的文物,甚至出土了秦朝的古城遺址,廢墟中發現的三口古井卻是人們最感興趣的。

這口古井挖出了36000本丟失的古籍,徹底改寫了秦始皇的形象

好奇的不僅僅是人民群眾,考古學家對這三口秦古井也很感興趣。在獲得發掘許可後,大量珍貴文物被髮掘出來,但沒有人敢相信這些文物的內容。畢竟,出土的文物不是青銅、玉器或陶器。但戰國秦漢時期的竹簡,是當時丟失的古籍。這古書有36,000卷,總計200,000字。這二十萬字的古籍記載了秦朝所有的政治活動。這些記錄按月和日詳細記錄,持續了十多年。從安撫其他國家到任免地方官員;在此之前,中國古代官方歷史上關於秦朝的文字還不到1000個。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本真實而完整的秦歷史書。

這口古井挖出了36000本丟失的古籍,徹底改寫了秦始皇的形象

到目前為止,這20萬字還沒有完全公開。已經披露的只是冰山一角。他們沒有被披露的原因只有兩個。首先,古籍解釋不到位,時機還不成熟,不適合公開出版。第二,20萬字的竹簡已經被解讀,但其內容與官方歷史不符,不應公之於眾。一些學者甚至推測,古籍的內容可能改寫歷史,甚至完全改寫秦始皇的形象。如何推測也是基於一定的理由,因為目前出版的竹簡內容改寫了一些秦史,如秦朝的行政史,突然出現了史書上沒有記載的“洞庭郡”和震驚西方的“99口訣”。

這口古井挖出了36000本丟失的古籍,徹底改寫了秦始皇的形象

想象一下,這些已經公開的竹簡中,這些都能夠改寫如此多的歷史,還有多少關於秦朝和秦始皇的秘密留在竹簡裡。因此,裡耶古城和秦簡被認為是秦朝考古中繼兵馬俑之後的又一個驚世發現。至於秦始皇為什麼幾千年來因其提倡道德和法治、改革和儒生的反自然觀而受到歷史的斥責,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有了思想的力量,自然要抹黑秦始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