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種植小麥,如何實現高產?

春季是小麥生長的關鍵時期,更是為小麥的高產打好基礎的前提條件。開春後,農民朋友如果要想提高小麥產量,需要早抓早管,合理應用水肥。那麼,到底需要注意哪些環節呢?

在農村,種植小麥,如何實現高產?

首先是追肥。關於追肥,不同的地區表現不一樣,但總體而言都是結合小麥的長勢情況來進行施肥的。具體而言,對於小麥地塊長勢比較旺 的地方,追肥可以在三月下旬至四月初進行,結合澆水配合尿素即可。但如果小麥地塊長勢較為矮小,則要適當提前,在三月中旬之前進行追肥比較適宜。此外,對於乾旱和凍害而造成的死苗現象,如果返青之後發現長出了新根,也要立即進行施肥和澆水。

在農村,種植小麥,如何實現高產?

其次是除草。一般而言,對於在年前沒有進行噴灑除草劑的小麥塊地,需要在過完年後,在5日連續日平均溫度穩定在8度以上的情況下進行除草。而對於不同的雜草,所需噴灑的除草劑也是不同的。而防治節節麥、看麥娘以及雀麥的時間都需要儘早,必須在拔節前結束。

在農村,種植小麥,如何實現高產?

再次是病蟲害的防治。防治病蟲害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在春季,易發生的蟲害有蚜蟲、紅蜘蛛,病害主要有紋枯病、鏽病。近幾年來,為了增加小麥的產量,“一噴三防”逐漸興起,即通過一次噴藥,同時預防病、蟲和乾熱風,但不同的地方“一噴三防”的使用配方都會有些微的差異。防治病蟲害,最好的時機是孕穗期,也就是四月底到五月初這一時期。

在農村,種植小麥,如何實現高產?

最後是吸漿蟲的防治。山東、河南、河北是小麥的主產區,而近幾年,吸漿蟲在這些地區呈現局部偏重發生的趨勢。在一些新發現的地區,由於農民在防治吸漿蟲方面意識的缺乏,往往等危害發生以後才能夠意識到,而這個時候再進行防治就以及來不及了。所以對於吸漿蟲的防治,需要在5月10號以前進行,噴灑有機磷之類的農藥,三天一次,連續兩次。

在農村,種植小麥,如何實現高產?

種植小麥如果想要提高其產量,需要在種植期間做好各類防治措施,從種植之前的準備工作到種植過程中,再到種植後期,都需要謹慎為之。每一個環節需要注意的地方都需要處理好,預防比出了問題之後在處理要重要的多。至少要抓住以上幾個方面的管理,小麥才能有高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