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小学校实行全员竞聘,你认为这对中小学教师的发展是否有利?

糊涂畘悳


全员竞聘在中小学能否开展都是个问题,还谈什么对教师发展有利?

以我曾经工作的某一乡镇中学为例:

该校初中三个年级,每年级3个班级,每班有40个左右学生,学生不足400名,但是教师有78名,真正在一线拿粉笔上课的也就毛毛30人。

按照班均2.7老师标准,将剩余将近50名老师。这些教师中有2人借调到教育局,有13人退居二线,3人由副校长升为闲职担任督导员,剩下的老师分别安排分管食堂、门卫、宿舍。

在课堂上课的老师平均年龄38岁,最大52岁,最年轻刚毕业。

这就是学校和师生的基本概括。如果竞聘上岗会产生这样一些问题:

第一,富余的老师去哪里?

教师吃的是体制饭,我教了20多年书,从来没有听说哪位老师因为教学成绩而下岗的,有的老师被解聘,那一定是因为师德问题。再说了这些老师真的落聘,那么社会有哪些岗位可以安排?如果不安排,能确保这些教师不上访,不闹事吗?

第二,真正采取竞聘上岗,那么是否真的能够按绩效取人?

绩效取人这一条人为主观因素更多,学校里一般校长、副校长代课最少,而且成绩一般较差,但是年终绩效却常常最好。

在这样一个人情社会,最后落聘的一定是没有关系,没有靠山的老师。学校里能够出成绩、肯干事的一般都是这些老师;一旦实行竞聘上岗,我看首当其冲落聘的是这些能教书的老师。

第三,有何量化考评标准,如何实现公平、公开、公正聘任呢?

如果以教育教学成绩作为标准,但是,教育部有明文规定,不准以考试作为考评老师的依据。如果以职称作为标准,那么这个矛盾将会更大,产生的后果将更加严重!

竞聘的标准都难以确定,难道就凭与领导的亲疏远亲关系吗?显然不能。既然如此,又谈何对教师发展的促进呢?

这种全员竞聘上岗,只是挑起教师之间明争暗斗,助长不正之风,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教师发展问题。


乱语三千


我来说说吧,我家2公里内有三个小学,一个是9小,老城区几十年的老学校,破,小,没有足球场,门口停辆车就堵车,成绩是最好的,课外补课最少的,都是老教师。

一个2012年新建的小学,就是你说的大多数聘任制,教学质量超级差,小学数学不及格的比比皆是,80多分算高分,听家长说因为老师换的太快了,学校招聘的教师工资很低,而且没有编制,很多刚毕业的学生去干个半年一年过度一下就考走了,或者转行干培训机构,私立学校了。而且由于聘任制,没有人怕丢了饭碗,所以课下老师疯狂有偿补课,挣点是点,到时候给校长送送礼就过去了,就算真开除了也不怕,因为没有编制。

还有一个私立学校,设施好,教学质量中等,好在 谁都可以上不要户口,学费从学前班开始一年2万,每升一个年级好像是加2000,教师工资是7000左右,是我们这编制老师的不到2倍,我们这编制老师4000,而且人家也有五险一金,福利发放的比正式的多,现在正式单位不敢发。

你想想如果都是聘任制,合同工,会出现什么现象?9小的老教师都会被私立挖走,私立敢给一万一个月,五险一金,地方政府给得起吗?专门给老教师成立一个VIP班,学费4万,老百姓上得起吗?如果都是聘任制,谁还去公立学校?挣那点可怜的工资?但是公立又不是盈利机构是9年义务教育,不收费,所以没钱给老师补助,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又负担不起高工资,所以到那时候公立学校就会成为毕业生增长经验的跳板,所有好教师,老教师,全都跳板到有钱有实力的私立学校,有钱的家长也会把孩子送到私立,因为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没钱的也会咬牙上私立,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最后公立只是一帮学渣,学生混子,甚至家长都无所谓的在那上学。

我给你举一个现实的例子,没有任何应试教育压力的,幼儿园。(所有有孩子的家长都懂


大太阳旺


不请自来,我说说。

几年前我从国企辞职去了私企,发现同样的事情风格差异很大。基本上老板会给你国企两倍的工资和三倍的工作量,回头看自己国企的十年经验,也是看到各种人浮于事、混日子,无非就是铁饭碗。老师也是铁饭碗,但又有不同,必定是特殊群体,涉及面大,搞不好要出大问题。但在北京现在看,问题开始浮现,北京很多不错的学校,收入也不低,但留不住最好的老师,他们纷纷去了私营性的学校和机构。这也没什么,问题是长期的淘汰优秀的,普通的看到的只有铁饭碗,问题就越来越大了。

但我也反对全员竞聘,这个涉及面太大,操作上现在可行性小,容易滋生新的腐败,还是算了吧。

第一步我觉得是建立完善的教师绩效评估体系,通过几年的积累,让这个体系变得公平公证。绩效评估体系要从很多方面综合考虑,不能一刀切。比如北京有的高中就采用中考入门成绩和高考成绩比值去考察是不是好,这就太唯成绩论了,要多方面考量。

第二步让这个绩效评估体系的结果逐步加入到教师分配体系中去。由于前期绩效评估结果可能差异大,所以在收入分配中的比值也不宜占比太多。但可以逐步扩大。

第三步才是让这个绩效评估系统作为优胜劣汰的标尺。也不是什么全员竞聘,而是末尾淘汰制。所谓流水不腐,让教师队伍的两头都流起来就好了。

总体来说,过程不能急,慢慢来吧。现在教师挺累的,先通过绩效评估结果给优秀的涨点工资吧,先别动存量,教育投资给点增量吧。


飞翔的弱智


那么谁来决定聘用,校长吗,那我只能恭喜校长发财了,学生家长吗,那就恭喜家长,你的孩子一定不会受一丁点的委屈,老师管教学生要注意了,影响工作。大家有没有想过以前也没有那么多治老师的政策和方法,也没那么多的二百五出馊主意,为什么老师们要抢着上课,为什么那时会有无偿补课,周六周日和陪学生,放学不回家陪学生,现在这些情况都没有了,老师还是那些老师,为什么变化。哪些所谓的专家,所谓的媒体,还有自己不努力但还看不得别人好的,当然也有害群之马怎么就不去反思下,只会博同情,博眼球,你自己得到了利,但毁掉的是整个教育。教育的变化是眼看着变化,唉!


翱翔82378034


一、如果中小学校实行全员竞聘,对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的发展肯定有利。

实行全员竞聘,能者上,庸者下,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有利于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广大教师没有大锅饭吃、没有铁饭碗端,无疑会增强忧患意识。为了不掉队、不被淘汰,必须加强学习,努力工作。

二、如果中小学校实行全员竞聘,对中小学教师个人的发展有利有弊。

对那些优秀教师来说,他们是不怕竞聘,甚至是渴望竞聘的。因为只有全员竞聘,才能更好地体现他们的价值。不然干好干坏一个样,对他们来说实在不够公平。

对那些落后教师来说,他们是反对竞聘,甚至是害怕竞聘的。因为论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在实行全员竞聘机制后,他们是很难混下去的,甚至会成为被淘汰的对象。他们当然希望保持原状,慢慢的混日子。

对大多数普通教师来说,虽然不会极力抵触全员竞聘,但也不会那么热衷于全员竞聘。他们习惯了没有竞争的生活,不想陡然增加压力,活得太累。

三、如果中小学校实行全员竞聘,难点在落聘人员的处理。

从科学管理角度而言,当然要实行全员竞聘,但是落聘人员的处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我校曾经连续几年实行过竞聘上岗,也落聘过部分教师,让他们转岗做门卫或是待岗。待岗人员除了不拿课时津贴,其他待遇一样。这样一来,落聘教师似乎并没什么损失,有的教师甚至还想落聘。因为无论怎样,学校都不敢将在编教师予以解聘,除非有严重违纪违规甚至违法行为。我们到人事局和教育局多方咨询政策,都得不到明确的答复。可想而知,这样的竞聘机制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

四、如果中小学校实行全员竞聘,必须制定统一的具有操作性的政策。

国家必须统一制定政策,不能让学校各行其是,各行其是实际上就什么也做不成。学校本来就没有办学自主权,让学校独自承担全员竞聘制带来的风险是极不现实的。


光哥说教育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中、小学校实行全员竞聘,不但对中小学校的教师发展有百利无一害,而且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弊少利多!

人皆可教,全民聘教。

关于教师的岗位问题,先前我曾有篇呼吁取消教师的体制、编制的“惊世骇俗”之答。奈何在极短时间形成数万阅读量爆文后竟被举报、屏蔽了……

现在,这一异曲同工的问题的再度浮出,不正说明了教师岗位的漏洞百出吗?

见贤思齐,从善如流。

关于教育,只有整个社会形成一股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的良好风气,我们的教师、教育,才可百舸争流,才会更上层楼!

振兴教育,大刀阔斧。

我们的教改,之所以阻力重重,举步维艰,就在于教改触动了太多个人、集团的既得利益。只有大刀阔斧地雷厉风行,我们的教育才能走出迷途、走向振兴!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让教改更彻底些吧……



山仁水乐


中小学全员竞聘,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十分复杂。为什么说复杂呢?

第一,在中小学竞聘中,到底谁是来聘?

是校长聘老师吗?如果是,校长能公平无私的对待工作吗?与校长关系好的,教学水平一般的教师和与校长关系不好的,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校长会聘哪一个呢?如果真的是校长聘教师,教师为了个人的利益,会不会给校长送钱,从而滋生更多的不公平?

第二,规则谁来制定?

我们学校晋职称,制定的规则都是对中层领导有利的,对副科一点好处都没有。有些规则就是给特定人制定的。普通教师与中层领导在规则面前就是不平等,因为规则本身就是学校领导制定的,领导既是规则制定者,又是参与者,而普通教师呢,只是没有发言权的参与者,最后聘不上的只能是普通教师而不能是中层领导。

第三,如果实现竞聘,最好在全国范围内打破体制,让优秀教师随意流动。

很多优秀教师并不担心竞聘,他们会选择待遇和薪资更多的学校,会选择给自己发展空间更大的学校。

一旦竞聘实行,优秀教师将会远走高飞,走不出的教师依然对校长溜须拍马,好的学校会越来越好,落后的学校越来越落后,两极分化将产生。

第四,实行竞聘,教师队伍不再稳定。

一旦实行教师竞聘,教师会把挣钱放在首位,假期补课更无法控制。因为教师可以与学校签订一年的聘书,在一学年结束后辞职,然后补课一个假期,就可以挣很多钱,在结束补课后继续与其他学校签订聘书。当然平时也可以随意补课,学校如果不满意随时可以解聘,至少教师可以去补课机构,总不至于饿着。

第五,教师竞聘的目的是什么?

我想,就是想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实,绝大多数教师已经非常认真敬业了,对于个别不努力工作的人,竞聘他们就努力了吗?

另外,如果想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不是竞聘这么简单,更不是折腾教师,而应该给教师职业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让每个从业教师发自肺腑的喜爱这个工作,更喜欢让自己成长的教育职业本身,或者喜欢这个平台。如果是那样,中国的教师职业一定会成为令人向往的职业!

你怎么看这件事?谈谈你的想法!


中考政治刘老师


教师全员竞聘上岗?一个提了多年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哪个人头脑一热就能实现的!诸多因素,诸多程序带来了诸多麻烦!搞得教师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竞聘上岗有好处,如果真实有能力的老师上了岗,真正优秀的教师上了岗,教学成绩只能是上升。但是结果往往都是事如愿违的!这里面就掺杂着各种关系问题!加上教育上的诸多腐败问题。难免有些真优秀者会”跑路“。学校各方面条件优越,倒还可以待下去,如果达不到教师满意,很可能会”此处不留爷,自有留人处“!搞乱教育教学秩序是板上钉钉的局面。再说每所学校所属主学科缺少教师,”一个萝卜一个坑“聘谁不聘谁都在未知中。如果因为竞聘上岗,把学校搞乱,搞垮的确得不尝失!我建议别搞教师上岗竞聘了,先搞一下校长竞聘上岗吧!


君临天下102102459


这个提议有意义!

如果中小学教师实行全员竞聘,无疑会增加很多老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这对提升教师的素质能力是有意义的!



可以这样设想,竞聘实行百分制,异地考核。考核分数由三部份组成:由一线教师组成评审团评分40分、学生评分40分、教育理念考试20分。考核内容两部分:临时指定授课、教育案例分析及教育理念展示。A县教师到B县考核,B县教师到C县考核。陪审组负责评估教师课对重难点的把握,知识结构,广度、深度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合理运用。学生通过课堂看实际教学效果。案例分析检验教师对教育个案的处理能力,教育理念展示考察教师对未来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这样的考核竞聘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平公正,也有利于考察出教师的真正势力和应变能力,同时还能够最大程度的挖掘出教师的潜力并增强老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这样的竞聘,完全可以考虑运用到实践中去!


流浪小夜曲


🌟异想天开🌟——有百害而无一利!⛳️提议老师全员竞聘,的确很有建设性,有的人都亢奋了,恨不得举双手赞成,不是我要泼您冷水,您那是盲目客观。😄

老师压力已经够大,全员竞聘会是压垮教师的最后一根稻草,再折腾,不淘汰,都没人愿意去,再淘汰,那些持乐观赞同态度的人能顶上还是智能机器人能顶上?😀

取消职称呼声那么高,为什么?因为职称评定链条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公允,体现不出多劳多得,我就想问问,全员竞聘就能力保公平?若不能,你觉得会如何?显而易见竞聘掉的会是一些脚踏实地、不会耍乖卖巧的老师。这就是你们想要的结果???那你们真是“人才”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