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廠工到“鋼鐵沙皇”,年營收2210億,坐飛機卻只坐經濟艙

大家都知道,江蘇省是我國的經濟大省,誕生了很多全國聞名的企業和企業家,比如蘇寧、雨潤、海瀾、揚子江藥業等等。在眾多的江蘇企業中,有一家企業不僅在去年的中國民營企業五百強榜單中以2210億元的年營收排名第十六位,還躋身世界五百強榜單,名列第364位。這家企業就是江蘇省重點企業集團,也是全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沙鋼)。

從小廠工到“鋼鐵沙皇”,年營收2210億,坐飛機卻只坐經濟艙

說到沙鋼,就不得不提它的掌門人沈文榮了。沈文榮在三十八歲的時候成為沙鋼集團的廠長,他花了三十多年的時間,把這家毫無名氣、甚至身陷經營危機的小鋼鐵廠造就成為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是沙鋼集團當仁不讓的最大功臣和最強領導人。

從小廠工到“鋼鐵沙皇”,年營收2210億,坐飛機卻只坐經濟艙

沈文榮於1946年生於江蘇省張家港,家裡兄弟姐妹眾多,生活非常拮据。中專畢業後,沈文榮進入江蘇省沙洲縣的錦豐軋花剝絨廠工作,也就是沙鋼集團的前身。之後,他憑藉自己的能力當上了副廠長。1984年,沈文榮從老廠長手中接棒,成為廠長。上任後不久,沈文榮就表現出了出色的業務能力。他通過深入考察發現門窗的鋼材市場很大,而競爭又相對較小,所以他就決定集中所有力量投入到這塊市場中。在正確的發展戰略的引導下,沙鋼逐漸從一個落魄的小廠發展成為年產量較高的鋼鐵廠。

從小廠工到“鋼鐵沙皇”,年營收2210億,坐飛機卻只坐經濟艙

1987年,沈文榮提出貸款數千萬元從國外引進一批先進的生產設備,當時很多員工都對他的這一提議持反對意見,但沈文榮認為只有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行業中立於不敗之地。於是,他力排眾議堅決執行了這一提議。第二年,沙鋼的年產量達到十三萬噸,市場佔有率達到60%,積累資金突破一億元。

幾年後,國家經濟開始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各地都開始大力發展建設,鋼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尤其是優質的鋼材。而沙鋼集團因為擁有先進的設備,其產品非常受歡迎,業績不斷攀升,積累了雄厚的資本。

從小廠工到“鋼鐵沙皇”,年營收2210億,坐飛機卻只坐經濟艙

1993年,沈文榮又斥資十三億元購買設備,並建成了處於當時國際先進水平的亞洲第一座超高功率豎式電爐鍊鋼、LF精煉、連鑄、連軋高速線材生產線。投產第二年,沙鋼的電爐鋼產量就突破了百萬噸。之後,沈文榮又斥巨資購買了德國霍施鋼鐵公司總價值超過二十億的所有設備。就這樣,沙鋼可以生產的鋼材種類越來越多,而且還能生產別的企業無法生產的鋼材,擁有了很大的優勢。

從2006年起,沙鋼開始了併購重組之路。它先是花了二十億元收購了江蘇省的另一大鋼鐵企業江蘇淮鋼集團80%的股權,之後又將河南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河南安陽永興鋼鐵收入麾下,接著又收購了常州鑫瑞特鋼半數以上的股份,再後來又控股無錫錫興鋼鐵等,最終壯大為全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

從小廠工到“鋼鐵沙皇”,年營收2210億,坐飛機卻只坐經濟艙

如今,73歲的沈文榮已經是身家超百億的成功企業家,但他卻非常節儉,坐飛機都是坐經濟艙,能省的都要省。但他對慈善事業卻從不吝嗇,不僅捐資助學、扶持文藝團體,還出資修橋鋪路、防汛抗洪等等,為自己也為沙鋼積累了非常好的聲譽。

從默默無聞的軋花廠工人,到身家百億的“鋼鐵沙皇”,沈文榮的成功史可以說是非常勵志了。當然,他的成功除了和時代背景和大環境的影響有一定關係,他自身的才能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知道大家怎麼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