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都有哪些非常坑的武器?

赤焰哒哒哒



所谓很坑的武器大多是指:花费巨大的研制经费,但使用效能低下的装备!这些装备几乎都是出自“个人的好恶”或者是一帮“技术官僚”不经过战场实地调查、研究…在办公室里讨论出来的装备,研制出来之后与战场需求和装备发展趋势格格不入…最后都成了“废物点心”!

由于这类装备种类太多,只能介绍一两种有代表性的,这类装备当中“最出色”的就是图片上的德国克虏伯公司的800毫米列车炮,这炮一共有两门:古斯塔夫和多拉。
800毫米列车炮所使用的7吨穿甲爆破弹。


德国大军火商克虏伯家族与德国军方有着非常好的关系(正因为这个原因二战后被盟军强行解体、拆分!永久性的不得制造武器)希特勒上台之后,对他参加一战时的“巴黎大炮”情有独钟,就要求克虏伯公司研制出射程超远、威力极大的列车炮,为将来的战争提供摧毁最坚固工事的攻坚利器!经过几年的设计和制造,“元首”梦寐以求的巨炮终于研制成功了,它的重量超过了3000吨,采用重型轨道机车为底盘,由于炮弹过重非人力所及,炮弹的运输、吊运、装填均由轻型坦克改造的特种车辆来完成…加上它设计太复杂需要有1500人的工兵组成的团级单位来伺候它,并且它的运作涉及到了铁路部门,还需要有铁道兵对铁路和路基进行勘察,铺设…总之非常的麻烦!
那么,800列车炮的实际使用效果如何呢?它参加的唯一一次重大战役就是“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当时曼施坦因上将(战役结束后晋升元帅)正在围困港区的苏军,由于“塞港”早在沙俄时期就构筑了极其坚固的工事,德军虽然炮火猛烈但是仍旧止步不前,为了打破僵局,曼施坦因请求希特勒派:古斯塔夫800炮和卡尔600炮前来助阵…得到批准后两门巨炮从德国运抵了“塞港”的外围,经过紧张的发射阵地构筑之后,两炮开始发威!800列车炮发射的一发7吨穿甲爆破弹直接打进了苏军在30米地下的弹药库,在剧烈的爆炸和引爆爆炸巨响声中,强烈的冲击波将几百人“震死”!火光、烟雾…如同地狱一般,这也是800巨炮诞生之后最初、最好也是最后的战果…从那之后它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战役。

800炮后来未被使用的原因是它太笨重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机动性太差,不但要有上千人直接伺候它,还需要几个营的防空部队,否则一架轰炸机就能要了它的命!

第二:虽然威力极大,但是发射效率极低!参战“塞瓦战役”它24个小时一共才发射了14发炮弹…它的发射过程是笨拙而耗时的,先将炮管摇至水平→由坦克底盘改装的吊车(也可以是其它吊车)将弹丸吊高至“弹药承载车”上→通过轨道精确的对准炮膛→再由坦克改造的“弹药装填车”使用推送杆将弹丸推进炮膛内→再将发射药包填满发射药室,关闭炮闩→将炮管摇到需要发射的角度、开炮,发射一发炮弹需要一个多小时时间…,这样低的效率远不及“容克轰炸机”携带航弹打击效果块!所以,800炮参加完“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后,被德军弃用。

800列车炮和V-1、V-2导弹都是二战期间的“黑科技”,但是800炮走了歪路,耗资巨大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后两者虽说技术也不成熟,但它们却成了人类战争开始进入到“导弹化”的先驱。
图片上这种“呆头呆脑”


,显得很萌的导弹是英国的“海猫”舰载防空导弹…这型导弹是世界上唯一一型飞行速度低于绝大多数喷气机的防空导弹(0.9马赫),导弹的速度低于要打击的飞机,也确实够奇葩的!所以,“海猫”导弹也是一种“非常坑”的装备。
“海猫”
导弹之所以飞行速度慢,是因为它本身就是由反坦克导弹改造而成的,它是在1950年代末的澳大利亚“马尔特拉”反坦克导弹基础上研制的(上图),就连制导方式也是:红外跟踪、手柄操作…可问题是飞机的飞行速度远高于坦克行驶速度,靠手柄操作怎么可能击中飞机?另外它的最大射程也仅5500米,这个拦截距离也很难打到飞机,飞机即便是不携带反舰导弹使用某些大口径的火箭弹也在它的射程之外。

“海猫”导弹参加过马岛战争,安装在了“女将”护卫舰上,担任近距离防空的任务,由于性能太差一架阿根廷的飞机也没有被它击落,而且当时阿根廷的A-4“天鹰”轻型攻击机是携带1000磅航弹去凌空轰炸英国军舰,飞行速度和机动能力都很低,即便是这样“海猫”都未击落一架,说明它的作战效能都不如舰载高炮…。

“海猫”导弹由于是反坦克导弹改造而成,它还能当轻型反舰导弹使用,当然它也没有机会去打击敌舰…其实,皇家海军也知道“海猫”导弹的不堪,但是二战后英国实力一落千丈,没多少钱去发展先进的防空导弹,只能是拿反坦克导弹改造防空导弹凑合用,可问题是这种自我欺骗总归不是办法,所以英国还是研制出了“海狼”点防御防空导弹(和法制“海响尾蛇”相当),“海狼”在马岛战争中与“海标枪”导弹配合构成中程、近程舰队防空体系,也确实击落了多架阿根廷飞机,表现良好。

通过对800巨炮和“海猫”导弹的简单描述,就可以明白:武器装备一定要根据战场的实际需要去发展,研究部门的科技工作者要下基层部队甚至去前线进行深入考察和研究,这样才能积累出实际经验从而研制出部队所喜欢的装备,否则就是“闭门造车”!研制出来也是奇葩武器,坑人的武器!而武器装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战争的胜负和战士们的生命!


皇家橡树1972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解放军老军人,尤其是炮兵,估计都记得一个超级坑爹的武器:罗马尼亚喀尔巴阡卡车。

这是我国在文革时期,因饥不择食从罗马尼亚进口的。

这种卡车是罗马尼亚山寨苏联的产品,还自称学习了美国发动机技术。

搞笑的是,产品不但没有苏联卡车的简单、结实,更没有美国卡车的可靠、稳定。

这种卡车装备我军以后,恶评如潮。

部队卡车兵认为,喀尔巴阡卡车除了外形比较洋气以外,基本就是垃圾。

其一,操纵性很差。

喀尔巴阡卡车的操纵性很绝,不能以较高速度机动,不然就很容易翻车。

部队有句顺口溜:喀尔巴阡,拐弯就翻。

其二,故障多如牛毛。

因为山寨不到家,加上罗马尼亚工人松松垮垮的质量意识,该卡车制造很烂,导致故障极多。

多说一句,80年代罗马尼亚变天以后,罗曼卡车工厂曾经邀请德国奔驰公司进厂指导,改进技术。

结果奔驰公司的德国佬进去就惊呆了,不但同一种零件用同一个机床加工结果相差很大,甚至罗马尼亚工人还在车间里面喝酒吃饭。

德国人建议:与其改进工厂,不如直接关闭。再好的机器让罗马尼亚工人操纵,也难以保证质量。

于是,该工厂关闭停产12年。

扯远了,我军官兵对喀尔巴阡卡车极为厌恶,重要原因就是故障太多,而且不可测。

就算平时保养的再完美,你也不能保证今天卡车开出去以后,能再自己开过来。

同时,维修尤其是野外维修难度极大,就算最有经验的技工往往也找不到故障原因。

于是,喀尔巴阡卡车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外号“坑人不浅!!!”。

还有个顺口溜叫做:喀尔巴阡,一坏八天。


萨沙


这几个武器坑不坑,不知道,可不可控,会不会砸到自己人头上,我也不知道,但是一个个的怎么说呢...都不好形容

这个意大利飞行酒桶,萌不萌?就问你萌不萌?但是这东西跑的都没摩托车快,速度也才两位数....作为武器这东西坑到家了。但是一萌遮百丑



但是这几个武器着实是....


长安cs95的武装版?物美价廉,十一二万就能拿下...就是头上的武器站就比较贵了...话说买下面的送武器站吗?

初代伞兵,怎么投放的?骑到轰炸机上(注意是骑,不是坐!)然后,跳下去。emmm


啸鹰评


法制M1915/1918绍沙机枪

M1915绍沙机枪是浪漫的法国人设计的一款风格时尚、让美国士兵“又爱又恨”的轻机枪。

绍沙机枪与同时代的其它轻机枪相比,可靠性、射速、重量均不占优。较低的射速并没有带来较高的精度,射击时的可控性也很糟;位于机匣下方巨大的镰刀形弹匣容弹量仅20发,携带时及不方便;尤其是弹匣的镂空设计,原本是为了方便副射手在行进间观察绍沙的弹药剩余情况,以便及时为其更换弹匣,但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泥水和战场上的各种碎屑极易通过弹匣上硕大的壁板镂空进入枪内,造成卡弹。

不过此时发射8毫米里勒伯尔步枪弹的M1915尚堪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从法国购买了37000挺绍沙机枪装备美军远征军,为了便于补给,法国将部分机枪的枪机和枪管进行简单改装,使之能够发射美制斯普林菲尔德0.30-06步枪弹,弹匣也变成了16发直形弹匣,重新命名为绍沙1918。但就是这种改型枪,却几乎败光了绍沙机枪的全部名声。

由于法制8毫米里勒伯尔步枪弹椎度很大且底部带有厚厚的突出底缘,这给抽壳动作提供了不少方便,保证了长后坐自动方式的正常完成;而相比之下,美制.30-06步枪弹威力更大,后坐也更剧烈,其弹壳几乎没什么椎度,底缘也较薄;这些差异再加上绍沙结构和制造工艺上的瑕疵,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该枪被美军戏称为“打三发卡一次壳的栓动机枪”,绍沙1918奇高的故障率也是让绍沙背上恶名的主因之一。


浪里尔


一看到这个问题就想到日本鬼子,什么事一到了他们这里肯定就不大正常了。比如太平洋战争时期日军垂死挣扎,“发明了”自杀性进攻武器——神风特攻队,战斗机出发前先把舱门焊死,里面的飞行员不管胜败与否还有没有战斗力,都是一个结局——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飞行员只能抱着必死无疑之心与美军同归于尽,你说坑不坑?坑了美军也坑了自己人!

太平洋战争还有坑人坑己的。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战争爆发。在战争开始上班半年内,日军处于攻势,占领了东南亚和太平洋大片岛屿。但是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日本联合舰队大败,被美军击沉数艘航母,攻守之势易位。随着美军依靠比日本大十几倍的国家实际为后盾逐步完善战争机器,日本节节败退,到1944年,日本必败无疑,而且已经缩小到所谓“最小防卫圈”。为了挽留失败命运,日本人又脑洞大开,想到了用气球攻击美国本土的“办法”。


说干就干,第一批200个气球腾空而起,不过一个也没到达美国西海岸。但是日军毫不气馁,1944年10月,第二批改进版气球出炉了!气球由羊皮纸做成,用植物胶黏在一起,根据设计它们必须抵达一定高度,然后借助于盛行风飞向美国。气球上载有燃烧弹、人体杀伤弹和30个6磅重的沙袋,当飞行高度低于三万英尺时,由气压器控制的装置就会陆续放下沙袋。当沙袋全部释放后,炸弹就接踵而至,日军设计的这一切都是假想发生在美国上空。

理论上来说,燃烧弹会对美国西海岸的森林造成巨大威胁。但是实际上,日军从1942年开始放过来的9000个气球大约只有1000个到达西海岸,而且美军早有准备,实际上引起的损害不大,但是也有一些伤亡和引发山火(怀疑至今加利福尼亚山火不断也是因为。。。)。不过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美国决策层严密封锁消息,致使日军以为气球全掉海里了,一点作用都没有,于是1945年4月,停止了这一劳民伤财的武器生产和攻击。

残骸


磨史作镜


最坑的武器就是方天画戟了!这个被历史小说神话掉的武器,实际上只是一款仪仗队用的。在现实中由于方天画戟有致命缺陷,根本不做正规兵器使用,而是用来做仪仗队使用的!比如,我们在看水浒的时候有看到一个片段是善使方天画戟的郭盛和吕方两人在打斗的时候竟然把戟樱缠到一块去了,结果还是由花容拿弓箭射开的。

历史上能真正用来打仗的是戟,而不是方天画戟!包括历史上那些使用戟作为武器的武将实际上也是被曲解了。比如,著名战将项羽,在野史中他是使用画戟的,但是真实情况下他是用矛的;三国名将夏侯惇实际上使用的兵器才是戟,他是一名真正的戟将;吕布使用的兵器则是矛,但是在演义里他的兵器就换成方天画戟了;

比如下图中的左右两图就能看到区别所在,左图是真正使用在战场的戟。右图是出现在宫廷皇室的仪仗队。




优己


历史上最坑人的武器我认为有以下几个;

第一是沙俄在一八七零年代硏制的园盘重炮巡洋舰,这种武器本来是打算在伏尔加河流域及黑海海域浅水区使用的。结果是这种舰在伏尔加河中的水流中稍微一开快了就打转在黑海中一遇到风浪就颠簸的要命,几乎所有的船员都晕船。这样的军舰最后成为了笑柄,不到十年就拆毁了。

第二是一次大战期间的齐伯林飞艇,这种飞艇既速度慢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充满氢气的气囊一打就着火爆炸。开始它袭击英法时英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到被英法方面抓住弱点后它的未日就开始了!直到敢后它只能夜间出击,既便如此齐伯村飞行队员在出击前都说“天堂见"。

第三应该是莱兴式冲锋枪,这种由美国陆军部专们给美国海军陆战队定制的武器在太平洋战场上不是卡亮就是炸膛!气得陆战队员们直大骂陆军,最后直接把这些武器统统报废换成了一战时期的春田步枪。


牧羊人38241019


核火炮、火箭筒等战术核武器。比如原子安妮核火炮、M388核火箭筒等武器,属于战术核武器,主要就是用来对付华约集团的装甲集群目标,但是普遍问题就是威力太大,以至于会对发射人员产生杀伤,最终这些武器都早早退役。


飞行坦克,苏军通过给坦克加装机翼等设备,让坦克具有滑翔能力。不过受制于吨位,只能给轻型侦查坦克装上这些东西。但是这些轻型坦克的装甲薄弱,即使是抵达敌军后方,也很难发挥什么作用,所以也是很快就被否决,不再发展。



多管武器。提升火力一直是很多武器设计师的追求,期间也诞生了一些特殊设计,这就是多管武器。冷战期间美国就有齐射项目,意在通过多管来提升火力密度,但是实战价值不高,最终没有投入实用。


英军反坦克手榴弹,这属于典型的办公室思想的产物。其并不是通过常见的磁性方式来吸到坦克上的,而是通过黏性很强的黏胶。但是问题在于,实战中的坦克往往并不干净,根本就无法粘附在敌军坦克上,所以在生产一部分之后,就被英军否定,直接停产。






战壕


部队以前曾经装备过试用来,拉14.5高机的,我们营长那个时候就在用这个,对他批评辣的要命。就叫坑人不浅。


hls1969


七十年代的车,当时叫罗马车,分大罗马、小罗马,这个车马力大,上坡老解放用一档,罗马车三档就能上,驾驶室座位比解放车宽廠,在当时比老解放视线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