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都有哪些非常坑的武器?

赤焰噠噠噠



所謂很坑的武器大多是指:花費巨大的研製經費,但使用效能低下的裝備!這些裝備幾乎都是出自“個人的好惡”或者是一幫“技術官僚”不經過戰場實地調查、研究…在辦公室裡討論出來的裝備,研製出來之後與戰場需求和裝備發展趨勢格格不入…最後都成了“廢物點心”!

由於這類裝備種類太多,只能介紹一兩種有代表性的,這類裝備當中“最出色”的就是圖片上的德國克虜伯公司的800毫米列車炮,這炮一共有兩門:古斯塔夫和多拉。
800毫米列車炮所使用的7噸穿甲爆破彈。


德國大軍火商克虜伯家族與德國軍方有著非常好的關係(正因為這個原因二戰後被盟軍強行解體、拆分!永久性的不得製造武器)希特勒上臺之後,對他參加一戰時的“巴黎大炮”情有獨鍾,就要求克虜伯公司研製出射程超遠、威力極大的列車炮,為將來的戰爭提供摧毀最堅固工事的攻堅利器!經過幾年的設計和製造,“元首”夢寐以求的巨炮終於研製成功了,它的重量超過了3000噸,採用重型軌道機車為底盤,由於炮彈過重非人力所及,炮彈的運輸、吊運、裝填均由輕型坦克改造的特種車輛來完成…加上它設計太複雜需要有1500人的工兵組成的團級單位來伺候它,並且它的運作涉及到了鐵路部門,還需要有鐵道兵對鐵路和路基進行勘察,鋪設…總之非常的麻煩!
那麼,800列車炮的實際使用效果如何呢?它參加的唯一一次重大戰役就是“塞瓦斯托波爾戰役”,當時曼施坦因上將(戰役結束後晉升元帥)正在圍困港區的蘇軍,由於“塞港”早在沙俄時期就構築了極其堅固的工事,德軍雖然炮火猛烈但是仍舊止步不前,為了打破僵局,曼施坦因請求希特勒派:古斯塔夫800炮和卡爾600炮前來助陣…得到批准後兩門巨炮從德國運抵了“塞港”的外圍,經過緊張的發射陣地構築之後,兩炮開始發威!800列車炮發射的一發7噸穿甲爆破彈直接打進了蘇軍在30米地下的彈藥庫,在劇烈的爆炸和引爆爆炸巨響聲中,強烈的衝擊波將幾百人“震死”!火光、煙霧…如同地獄一般,這也是800巨炮誕生之後最初、最好也是最後的戰果…從那之後它再也沒有參加過任何戰役。

800炮後來未被使用的原因是它太笨重了!隨之而來的就是機動性太差,不但要有上千人直接伺候它,還需要幾個營的防空部隊,否則一架轟炸機就能要了它的命!

第二:雖然威力極大,但是發射效率極低!參戰“塞瓦戰役”它24個小時一共才發射了14發炮彈…它的發射過程是笨拙而耗時的,先將炮管搖至水平→由坦克底盤改裝的吊車(也可以是其它吊車)將彈丸吊高至“彈藥承載車”上→通過軌道精確的對準炮膛→再由坦克改造的“彈藥裝填車”使用推送杆將彈丸推進炮膛內→再將發射藥包填滿發射藥室,關閉炮閂→將炮管搖到需要發射的角度、開炮,發射一發炮彈需要一個多小時時間…,這樣低的效率遠不及“容克轟炸機”攜帶航彈打擊效果塊!所以,800炮參加完“塞瓦斯托波爾戰役”後,被德軍棄用。

800列車炮和V-1、V-2導彈都是二戰期間的“黑科技”,但是800炮走了歪路,耗資巨大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而後兩者雖說技術也不成熟,但它們卻成了人類戰爭開始進入到“導彈化”的先驅。
圖片上這種“呆頭呆腦”


,顯得很萌的導彈是英國的“海貓”艦載防空導彈…這型導彈是世界上唯一一型飛行速度低於絕大多數噴氣機的防空導彈(0.9馬赫),導彈的速度低於要打擊的飛機,也確實夠奇葩的!所以,“海貓”導彈也是一種“非常坑”的裝備。
“海貓”
導彈之所以飛行速度慢,是因為它本身就是由反坦克導彈改造而成的,它是在1950年代末的澳大利亞“馬爾特拉”反坦克導彈基礎上研製的(上圖),就連制導方式也是:紅外跟蹤、手柄操作…可問題是飛機的飛行速度遠高於坦克行駛速度,靠手柄操作怎麼可能擊中飛機?另外它的最大射程也僅5500米,這個攔截距離也很難打到飛機,飛機即便是不攜帶反艦導彈使用某些大口徑的火箭彈也在它的射程之外。

“海貓”導彈參加過馬島戰爭,安裝在了“女將”護衛艦上,擔任近距離防空的任務,由於性能太差一架阿根廷的飛機也沒有被它擊落,而且當時阿根廷的A-4“天鷹”輕型攻擊機是攜帶1000磅航彈去凌空轟炸英國軍艦,飛行速度和機動能力都很低,即便是這樣“海貓”都未擊落一架,說明它的作戰效能都不如艦載高炮…。

“海貓”導彈由於是反坦克導彈改造而成,它還能當輕型反艦導彈使用,當然它也沒有機會去打擊敵艦…其實,皇家海軍也知道“海貓”導彈的不堪,但是二戰後英國實力一落千丈,沒多少錢去發展先進的防空導彈,只能是拿反坦克導彈改造防空導彈湊合用,可問題是這種自我欺騙總歸不是辦法,所以英國還是研製出了“海狼”點防禦防空導彈(和法制“海響尾蛇”相當),“海狼”在馬島戰爭中與“海標槍”導彈配合構成中程、近程艦隊防空體系,也確實擊落了多架阿根廷飛機,表現良好。

通過對800巨炮和“海貓”導彈的簡單描述,就可以明白:武器裝備一定要根據戰場的實際需要去發展,研究部門的科技工作者要下基層部隊甚至去前線進行深入考察和研究,這樣才能積累出實際經驗從而研製出部隊所喜歡的裝備,否則就是“閉門造車”!研製出來也是奇葩武器,坑人的武器!而武器裝備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了戰爭的勝負和戰士們的生命!


皇家橡樹1972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解放軍老軍人,尤其是炮兵,估計都記得一個超級坑爹的武器:羅馬尼亞喀爾巴阡卡車。

這是我國在文革時期,因飢不擇食從羅馬尼亞進口的。

這種卡車是羅馬尼亞山寨蘇聯的產品,還自稱學習了美國發動機技術。

搞笑的是,產品不但沒有蘇聯卡車的簡單、結實,更沒有美國卡車的可靠、穩定。

這種卡車裝備我軍以後,惡評如潮。

部隊卡車兵認為,喀爾巴阡卡車除了外形比較洋氣以外,基本就是垃圾。

其一,操縱性很差。

喀爾巴阡卡車的操縱性很絕,不能以較高速度機動,不然就很容易翻車。

部隊有句順口溜:喀爾巴阡,拐彎就翻。

其二,故障多如牛毛。

因為山寨不到家,加上羅馬尼亞工人鬆鬆垮垮的質量意識,該卡車製造很爛,導致故障極多。

多說一句,80年代羅馬尼亞變天以後,羅曼卡車工廠曾經邀請德國奔馳公司進廠指導,改進技術。

結果奔馳公司的德國佬進去就驚呆了,不但同一種零件用同一個機床加工結果相差很大,甚至羅馬尼亞工人還在車間裡面喝酒吃飯。

德國人建議:與其改進工廠,不如直接關閉。再好的機器讓羅馬尼亞工人操縱,也難以保證質量。

於是,該工廠關閉停產12年。

扯遠了,我軍官兵對喀爾巴阡卡車極為厭惡,重要原因就是故障太多,而且不可測。

就算平時保養的再完美,你也不能保證今天卡車開出去以後,能再自己開過來。

同時,維修尤其是野外維修難度極大,就算最有經驗的技工往往也找不到故障原因。

於是,喀爾巴阡卡車有一個赫赫有名的外號“坑人不淺!!!”。

還有個順口溜叫做:喀爾巴阡,一壞八天。


薩沙


這幾個武器坑不坑,不知道,可不可控,會不會砸到自己人頭上,我也不知道,但是一個個的怎麼說呢...都不好形容

這個意大利飛行酒桶,萌不萌?就問你萌不萌?但是這東西跑的都沒摩托車快,速度也才兩位數....作為武器這東西坑到家了。但是一萌遮百醜



但是這幾個武器著實是....


長安cs95的武裝版?物美價廉,十一二萬就能拿下...就是頭上的武器站就比較貴了...話說買下面的送武器站嗎?

初代傘兵,怎麼投放的?騎到轟炸機上(注意是騎,不是坐!)然後,跳下去。emmm


嘯鷹評


法制M1915/1918紹沙機槍

M1915紹沙機槍是浪漫的法國人設計的一款風格時尚、讓美國士兵“又愛又恨”的輕機槍。

紹沙機槍與同時代的其它輕機槍相比,可靠性、射速、重量均不佔優。較低的射速並沒有帶來較高的精度,射擊時的可控性也很糟;位於機匣下方巨大的鐮刀形彈匣容彈量僅20發,攜帶時及不方便;尤其是彈匣的鏤空設計,原本是為了方便副射手在行進間觀察紹沙的彈藥剩餘情況,以便及時為其更換彈匣,但在複雜的戰場環境下,泥水和戰場上的各種碎屑極易通過彈匣上碩大的壁板鏤空進入槍內,造成卡彈。

不過此時發射8毫米里勒伯爾步槍彈的M1915尚堪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從法國購買了37000挺紹沙機槍裝備美軍遠征軍,為了便於補給,法國將部分機槍的槍機和槍管進行簡單改裝,使之能夠發射美製斯普林菲爾德0.30-06步槍彈,彈匣也變成了16發直形彈匣,重新命名為紹沙1918。但就是這種改型槍,卻幾乎敗光了紹沙機槍的全部名聲。

由於法制8毫米里勒伯爾步槍彈椎度很大且底部帶有厚厚的突出底緣,這給抽殼動作提供了不少方便,保證了長後坐自動方式的正常完成;而相比之下,美製.30-06步槍彈威力更大,後坐也更劇烈,其彈殼幾乎沒什麼椎度,底緣也較薄;這些差異再加上紹沙結構和製造工藝上的瑕疵,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該槍被美軍戲稱為“打三髮卡一次殼的栓動機槍”,紹沙1918奇高的故障率也是讓紹沙背上惡名的主因之一。


浪里爾


一看到這個問題就想到日本鬼子,什麼事一到了他們這裡肯定就不大正常了。比如太平洋戰爭時期日軍垂死掙扎,“發明了”自殺性進攻武器——神風特攻隊,戰鬥機出發前先把艙門焊死,裡面的飛行員不管勝敗與否還有沒有戰鬥力,都是一個結局——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飛行員只能抱著必死無疑之心與美軍同歸於盡,你說坑不坑?坑了美軍也坑了自己人!

太平洋戰爭還有坑人坑己的。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戰爭爆發。在戰爭開始上班半年內,日軍處於攻勢,佔領了東南亞和太平洋大片島嶼。但是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日本聯合艦隊大敗,被美軍擊沉數艘航母,攻守之勢易位。隨著美軍依靠比日本大十幾倍的國家實際為後盾逐步完善戰爭機器,日本節節敗退,到1944年,日本必敗無疑,而且已經縮小到所謂“最小防衛圈”。為了挽留失敗命運,日本人又腦洞大開,想到了用氣球攻擊美國本土的“辦法”。


說幹就幹,第一批200個氣球騰空而起,不過一個也沒到達美國西海岸。但是日軍毫不氣餒,1944年10月,第二批改進版氣球出爐了!氣球由羊皮紙做成,用植物膠黏在一起,根據設計它們必須抵達一定高度,然後藉助於盛行風飛向美國。氣球上載有燃燒彈、人體殺傷彈和30個6磅重的沙袋,當飛行高度低於三萬英尺時,由氣壓器控制的裝置就會陸續放下沙袋。當沙袋全部釋放後,炸彈就接踵而至,日軍設計的這一切都是假想發生在美國上空。

理論上來說,燃燒彈會對美國西海岸的森林造成巨大威脅。但是實際上,日軍從1942年開始放過來的9000個氣球大約只有1000個到達西海岸,而且美軍早有準備,實際上引起的損害不大,但是也有一些傷亡和引發山火(懷疑至今加利福尼亞山火不斷也是因為。。。)。不過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美國決策層嚴密封鎖消息,致使日軍以為氣球全掉海里了,一點作用都沒有,於是1945年4月,停止了這一勞民傷財的武器生產和攻擊。

殘骸


磨史作鏡


最坑的武器就是方天畫戟了!這個被歷史小說神話掉的武器,實際上只是一款儀仗隊用的。在現實中由於方天畫戟有致命缺陷,根本不做正規兵器使用,而是用來做儀仗隊使用的!比如,我們在看水滸的時候有看到一個片段是善使方天畫戟的郭盛和呂方兩人在打鬥的時候竟然把戟櫻纏到一塊去了,結果還是由花容拿弓箭射開的。

歷史上能真正用來打仗的是戟,而不是方天畫戟!包括歷史上那些使用戟作為武器的武將實際上也是被曲解了。比如,著名戰將項羽,在野史中他是使用畫戟的,但是真實情況下他是用矛的;三國名將夏侯惇實際上使用的兵器才是戟,他是一名真正的戟將;呂布使用的兵器則是矛,但是在演義裡他的兵器就換成方天畫戟了;

比如下圖中的左右兩圖就能看到區別所在,左圖是真正使用在戰場的戟。右圖是出現在宮廷皇室的儀仗隊。




優己


歷史上最坑人的武器我認為有以下幾個;

第一是沙俄在一八七零年代硏制的園盤重炮巡洋艦,這種武器本來是打算在伏爾加河流域及黑海海域淺水區使用的。結果是這種艦在伏爾加河中的水流中稍微一開快了就打轉在黑海中一遇到風浪就顛簸的要命,幾乎所有的船員都暈船。這樣的軍艦最後成為了笑柄,不到十年就拆毀了。

第二是一次大戰期間的齊伯林飛艇,這種飛艇既速度慢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充滿氫氣的氣囊一打就著火爆炸。開始它襲擊英法時英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到被英法方面抓住弱點後它的未日就開始了!直到敢後它只能夜間出擊,既便如此齊伯村飛行隊員在出擊前都說“天堂見"。

第三應該是萊興式衝鋒槍,這種由美國陸軍部專們給美國海軍陸戰隊定製的武器在太平洋戰場上不是卡亮就是炸膛!氣得陸戰隊員們直大罵陸軍,最後直接把這些武器統統報廢換成了一戰時期的春田步槍。


牧羊人38241019


核火炮、火箭筒等戰術核武器。比如原子安妮核火炮、M388核火箭筒等武器,屬於戰術核武器,主要就是用來對付華約集團的裝甲集群目標,但是普遍問題就是威力太大,以至於會對發射人員產生殺傷,最終這些武器都早早退役。


飛行坦克,蘇軍通過給坦克加裝機翼等設備,讓坦克具有滑翔能力。不過受制於噸位,只能給輕型偵查坦克裝上這些東西。但是這些輕型坦克的裝甲薄弱,即使是抵達敵軍後方,也很難發揮什麼作用,所以也是很快就被否決,不再發展。



多管武器。提升火力一直是很多武器設計師的追求,期間也誕生了一些特殊設計,這就是多管武器。冷戰期間美國就有齊射項目,意在通過多管來提升火力密度,但是實戰價值不高,最終沒有投入實用。


英軍反坦克手榴彈,這屬於典型的辦公室思想的產物。其並不是通過常見的磁性方式來吸到坦克上的,而是通過黏性很強的黏膠。但是問題在於,實戰中的坦克往往並不乾淨,根本就無法粘附在敵軍坦克上,所以在生產一部分之後,就被英軍否定,直接停產。






戰壕


部隊以前曾經裝備過試用來,拉14.5高機的,我們營長那個時候就在用這個,對他批評辣的要命。就叫坑人不淺。


hls1969


七十年代的車,當時叫羅馬車,分大羅馬、小羅馬,這個車馬力大,上坡老解放用一檔,羅馬車三檔就能上,駕駛室座位比解放車寬廠,在當時比老解放視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